一种真空紫外激发及荧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672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紫外激发及荧光光谱仪的光学结构。由氘灯光源1,真空紫外单色仪中包括前置反射镜2、第一入射狭缝3、第一光栅4和第一出射狭缝5;后置反射镜6、样品7、反射镜8、窗口9、可见单色仪中包括第二入射狭缝10、第二光栅11、第二出射狭缝12、光电探测器13组成。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氘灯光源和真空紫外单色仪产生115nm-300nm的连续激发光谱;为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利用三个反射镜作光学传递,在取得真空紫外连续激发光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损失,采用反射镜及可见单色仪构成系统的探测部分,实现了激发源的连续激发谱及样品受激后的荧光光谱的探测,并根据需要算出相对亮度和色坐标等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已形成产品,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测量仪器
,它涉及一种真空紫外激发及荧光光谱仪的光学结构。
技术介绍
为适应国内研究需要,长春光机所1990年先后为杭州大学和信息产业部55所研制了真空紫外荧光光谱仪,图1所示包括光栅1-1、真空紫外单色仪1-2、空心阴极光源1-3、入缝1-4、出缝1-5、样品室1-6、可见光谱仪1-7。该谱仪采用真空紫外空心阴极光源做真空紫外光源,在120nm、145.9nm及175.5nm能产生很强的单谱线辐射。90年代末浙江大学采用气体放电管做真空紫外激发源配合滤光片在145.5nm处产生较强的单谱线。随着国内等离子体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PDP),用单一谱线作激发源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已远不能满足需要。现有的荧光光谱仪均采用单一波长的光源做激发源,如真空紫外空心阴极光源,在120nm、145.9nm及175.5nm能产生很强的单谱线辐射;气体放电管做真空紫外激发源配合滤光片在145.5nm处产生较强的单谱线。而用30W氘灯作光源,虽然通过VUV单色仪可实现连续谱做激发源,但存在着能量不足的缺点。用大功率的氘灯,工作时过热会给系统带来一系列问题。专利技术内容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紫外激发及荧光光谱仪的光学结构,包括:氘灯光源(1)、第一入射狭缝(3)、第一光栅(4)、第一出射狭缝(5)、样品(7)、窗口(9)、第二入射狭缝10、第二光栅(11)、第二出射狭缝(12)、光电探测器(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前置反射镜(2)、后置反射镜(6)、反射镜(8),前置反射镜(2)将氘灯光源(1)1∶1成像于真空紫外单色仪的第一入射狭缝(3)上;再经第一光栅(4)进行色散并汇聚于第一出射狭缝(5),使第一出射狭缝(5)的出射光为发散光,发散光经过后置反射镜(6)汇聚形成激发光,激发光照射在样品(7)上产生漫反射可见波段的荧光,反射镜(8)将样品(7)受激发射的可见光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荣李福田王立朋冯志庆林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