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12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组件及连接实验组件的控制组件,所述实验组件包括氮气瓶、真空泵和带有橡胶瓶塞的实验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触摸屏的方式来实现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请求信号并控制相应的负压电磁阀工作。与传统的厌氧培养箱相比,等待的时间变短。同时因为减少了人工干预,使得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更高。负压真空电磁阀,密闭性更高,减轻了在频繁实验中出现的漏气情况。主管道上串接有若干个实验通道,可以通过添加实验容器,实现更多工位同时操作,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减少了成本。该装置方便携带,可以随时进行微生物厌氧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为微生物的重要成员厌氧微生物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与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相关实验中,严格控制厌氧环境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厌氧操作箱一方面难以保证严格的厌氧环境,在频繁的操作中存在着连接处漏气的现象,无法控制严格的厌氧环境,同时实验等待时间过长,导致实验效率低,成本大。另一方面实验人员无法时刻监测厌氧环境的形成,需要人工记录厌氧实验的历史数据,同时也无法做到多工位同时进行作业。而且传统的厌氧操作箱体积大,实验操作不方便,也不易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组件及连接实验组件的控制组件,所述实验组件包括氮气瓶、真空泵和带有橡胶瓶塞的实验容器,所述真空泵通过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形成抽送气体的主管道,主管道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氮气瓶连接,主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组实验通道以便与实验容器连接,每组实验通道与单独的实验容器连接,实验容器内腔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并连接在实验通道的直通快插对接头上,每组实验通道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通道阀门;所述实验通道与真空泵之间设有压力真空表检测耐高压PU气管内的气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抽真空动作的第一负压电磁阀、控制抽空气动作的第二负压电磁阀和控制进氮气动作的第三负压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第二负压电磁阀和第三负压电磁阀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负压电磁阀和第二负压电磁阀为并列结构安装在真空泵的外端一侧,所述第三负压电磁阀安装在主管道靠近氮气瓶的一端;所述压力真空表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主管道的气压。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氮气瓶与第三负压电磁阀连接的气管上依次设有控制阀、流量计和调节阀,用于调节控制氮气瓶的输出量和气压。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第二负压电磁阀和第三负压电磁阀为常闭螺纹负压电磁阀。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有触摸屏,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通过通信电缆相连接,触摸屏用于设置控制参数和显示监控数据。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CPU226PLC可编程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触摸屏的方式来实现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请求信号并控制相应的负压电磁阀工作。与传统的厌氧培养箱相比,等待的时间变短。同时因为减少了人工干预,使得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更高。负压真空电磁阀,密闭性更高,减轻了在频繁实验中出现的漏气情况。主管道上串接有若干个实验通道,可以通过添加实验容器,实现更多工位同时操作,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减少了成本。该装置方便携带,可以随时进行微生物厌氧实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触摸屏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组件及连接实验组件的控制组件,所述实验组件包括氮气瓶1、真空泵2和带有橡胶瓶塞的实验容器3,所述真空泵2通过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形成抽送气体的主管道4,主管道4远离真空泵2的一端与氮气瓶1连接,主管道4上串联有若干组实验通道5以便与实验容器3连接,每组实验通道5与单独的实验容器3连接,实验容器3内腔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并连接在实验通道5的直通快插对接头上,每组实验通道5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通道阀门51;所述实验通道5与真空泵2之间设有压力真空表6检测耐高压PU气管内的气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抽真空动作的第一负压电磁阀7、控制抽空气动作的第二负压电磁阀8和控制进氮气动作的第三负压电磁阀9,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7、第二负压电磁阀8和第三负压电磁阀9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电性连接,第一负压电磁阀7和第二负压电磁阀8为并列结构安装在真空泵2的外端一侧,所述第三负压电磁阀9安装在主管道靠近氮气瓶1的一端;所述压力真空表6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电性连接用于检测主管道4的气压。所述氮气瓶1与第三负压电磁阀9连接的气管上依次设有控制阀11、流量计12和调节阀13,用于调节控制氮气瓶1的输出量和气压。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7、第二负压电磁阀8和第三负压电磁阀9为常闭螺纹负压电磁阀。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连接有触摸屏11,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11通过通信电缆相连接,触摸屏11用于设置控制参数和显示监控数据。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为CPU226PLC可编程控制器。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进行控制的在线检测系统、操作系统和报警系统,所述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压力真空表6实时检测气管的气压状态,压力真空表6可发送两种信号,分别为高限位信号和低限位信号,用于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发送请求信号,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上的输入信号I0.0口和I0.1口分别接收压力真空表6的高限位和低限位信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主管道4内部会出现正压环境和负压环境,当主管道4内处于正压环境的时候,压力真空表6处于高限位,会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一个正压信号,如果主管道4内处于负压环境的时候,压力真空表6处于低限位,会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一个负压信号,进而控制下一步的操作;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接收压力真空表6请求的正压信号和低压信号进而控制相对应的负压电磁阀和真空泵2的工作与停止;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以触摸屏11的来实现操作,手动模式中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手动点击进行循环操作,自动模式通过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设定好次数和时间等参数进行循环控制操作;所述报警系统为触摸屏11上设有报警界面,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运行出错的时候,触摸屏11会报警,提醒实验人员当前操作出现问题,以免意外的发生。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设置有三个输出口分别为Q0.0、Q0.1和Q0.2,其中Q0.0连接用于控制抽真空动作的第一负压电磁阀7上面,Q0.1连接用于控制抽空气动作的第二负压电磁阀8上面,Q0.2连接用于控制进氮气动作的第三负压电磁阀9上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起始,压力真空表6检测主管道4的压力处于高限位,向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发送高限位的信号,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控制第一负压电磁阀7打开,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组件及连接实验组件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件包括氮气瓶、真空泵和带有橡胶瓶塞的实验容器,所述真空泵通过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形成抽送气体的主管道,主管道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氮气瓶连接,主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组实验通道以便与实验容器连接,每组实验通道与单独的实验容器连接,实验容器内腔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并连接在实验通道的直通快插对接头上,每组实验通道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通道阀门;所述实验通道与真空泵之间设有压力真空表检测耐高压PU气管内的气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抽真空动作的第一负压电磁阀、控制抽空气动作的第二负压电磁阀和控制进氮气动作的第三负压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第二负压电磁阀和第三负压电磁阀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负压电磁阀和第二负压电磁阀为并列结构安装在真空泵的外端一侧,所述第三负压电磁阀安装在主管道靠近氮气瓶的一端;所述压力真空表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主管道的气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厌氧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组件及连接实验组件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件包括氮气瓶、真空泵和带有橡胶瓶塞的实验容器,所述真空泵通过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形成抽送气体的主管道,主管道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氮气瓶连接,主管道上串联有若干组实验通道以便与实验容器连接,每组实验通道与单独的实验容器连接,实验容器内腔与耐高压PU气管连通并连接在实验通道的直通快插对接头上,每组实验通道上设有控制通断的通道阀门;所述实验通道与真空泵之间设有压力真空表检测耐高压PU气管内的气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抽真空动作的第一负压电磁阀、控制抽空气动作的第二负压电磁阀和控制进氮气动作的第三负压电磁阀,所述第一负压电磁阀、第二负压电磁阀和第三负压电磁阀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负压电磁阀和第二负压电磁阀为并列结构安装在真空泵的外端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姗姗曹成茂王成武罗坤吴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