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93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流通管,流通管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和壳体内腔连通的导流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便于导热目的,使流通管侧壁设有能够和冷媒接触的凸起,增强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和冷媒热交换不充分,可更为有利冷凝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一种属于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原理,将气体或蒸汽的热量带走。列管式换热器属于冷凝器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时,物料进入列管式换热器壳体一端的流通管内,从列管式换热器壳体另一端的流通管流出,冷媒由壳体的冷媒进口进入,从壳体上的冷媒出口处流出。但是,现有的冷凝器中物料和冷媒间接接触时,热交换不充分,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不利于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便于导热的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本技术可实现便于导热目的,使流通管侧壁设有能够和冷媒接触的凸起,增强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和冷媒热交换不充分,可更为有利冷凝物料。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流通管,流通管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和壳体内腔连通的导流腔。在本技术中,当物料需要进行冷凝时,物料经过流通管,冷媒经过壳体内部,通过热交换原理,物料通过流通管将热量传递给冷媒,冷媒吸收热量,从而使物料的温度降低,又由于导流腔和壳体内腔连通,使壳体内腔内的冷媒能够进入到导流腔内,其设置导流腔的凸起深入流通管内,使流通管内的物料通过凸起将热量传递给导流腔内的冷媒,增加了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实现便于导热的目的。本技术可实现便于导热目的,使流通管侧壁设有能够和冷媒接触的凸起,增强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和冷媒热交换不充分,可更为有利冷凝物料。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壳体内设有冷凝腔,冷凝腔包括用于密封冷凝腔端口的隔板,流通管固定在相对隔板之间并贯穿隔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下部连通的冷媒进口,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上部连通的冷煤出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壳体靠近冷媒出口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壳体靠近冷媒进口一端设有物料出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壳体上设有与冷凝腔连通靠近冷凝腔底部的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堵头。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连通能够向外打开的检修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实现便于导热目的,使流通管侧壁设有能够和冷媒接触的凸起,增强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和冷媒热交换不充分,可更为有利冷凝物料;(2)本技术通过壳体内设有冷凝腔,冷凝腔包括用于密封冷凝腔端口的隔板,流通管固定在相对隔板之间并贯穿隔板,用隔板将壳体内部隔开从而形成封闭的冷凝腔,使冷媒在冷凝腔内流通而不能与物料直接接触,有利于物料传输到连通管内而不与冷媒接触;(3)本技术通过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下部连通的冷媒进口,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上部连通的冷煤出口,冷媒从壳体下部的冷媒进口灌入到冷凝腔内,随着冷媒的持续灌入,冷凝腔内的冷媒在和流通管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后从冷媒出口排出,实现冷媒在冷凝腔内的进入和排出;(4)本技术通过壳体靠近冷媒出口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壳体靠近冷媒进口一端设有物料出口,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从物料出口排出,且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与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相反,有利于减缓冷媒的在冷凝腔内的流通速度,使冷媒能够吸收更多物料的热量,增加冷媒的利用率;(5)本技术通过壳体上设有与冷凝腔连通靠近冷凝腔底部的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堵头,由于冷凝腔长时间流入和流出冷媒,可能导致冷媒沉积在冷凝腔内,打开排污口处的堵头,从冷媒出口通水,用水对冷凝腔内部进行洗刷,再从排污口排出,实现对冷凝腔内部的清洗;(6)本技术通过壳体上设有和冷凝腔连通能够向外打开的检修门,通过检修门,可以观察到冷凝腔内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准确判断冷凝腔是否需要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壳体,110冷凝腔,120冷媒进口,130冷媒出口,140物料进口,150物料出口,160排污口,161堵头,2流通管,3凸起,310导流腔,4隔板,5检修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4,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流通管2,流通管2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3,凸起3上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导流腔310。在本实例中,当物料需要进行冷凝时,物料经过流通管2,冷媒经过壳体1内部,通过热交换原理,物料通过流通管2将热量传递给冷媒,冷媒吸收热量,从而使物料的温度降低,又由于导流腔310和壳体1内腔连通,使壳体1内腔内的冷媒能够进入到导流腔310内,其设置导流腔310的凸起3深入流通管2内,使流通管2内的物料通过凸起3将热量传递给导流腔310内的冷媒,增加了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实现便于导热的目的。本技术可实现便于导热目的,使流通管2侧壁设有能够和冷媒接触的凸起3,增强物料与冷媒传递热量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和冷媒热交换不充分,可更为有利冷凝物料。实施例2:参见图1~4,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流通管2,流通管2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3,凸起3上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导流腔310。通过壳体1内设有冷凝腔110,冷凝腔110包括用于密封冷凝腔110端口的隔板4,流通管2固定在相对隔板4之间并贯穿隔板4,用隔板4将壳体1内部隔开从而形成封闭的冷凝腔110,使冷媒在冷凝腔110内流通而不能与物料直接接触,有利于物料传输到连通管内而不与冷媒接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壳体1上设有和冷凝腔110下部连通的冷媒进口120,壳体1上设有和冷凝腔110上部连通的冷煤出口,冷媒从壳体1下部的冷媒进口120灌入到冷凝腔110内,随着冷媒的持续灌入,冷凝腔110内的冷媒在和流通管2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后从冷媒出口130排出,实现冷媒在冷凝腔110内的进入和排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壳体1靠近冷媒出口130一端设有物料进口140,壳体1靠近冷媒进口120一端设有物料出口150,物料从物料进口140进入,从物料出口150排出,且冷媒进口120和冷媒出口130与物料进口140和物料出口150相反,有利于减缓冷媒的在冷凝腔110内的流通速度,使冷媒能够吸收更多物料的热量,增加冷媒的利用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壳体1上设有与冷凝腔110连通靠近冷凝腔110底部的排污口160,排污口160处设有堵头161,由于冷凝腔110长时间流入和流出冷媒,可能导致冷媒沉积在冷凝腔110内,打开排污口160处的堵头161,从冷媒出口130通水,用水对冷凝腔110内部进行洗刷,再从排污口160排出,实现对冷凝腔110内部的清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通管(2),所述流通管(2)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3),所述凸起(3)上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导流腔(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通管(2),所述流通管(2)管壁设有多个深入管内的凸起(3),所述凸起(3)上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导流腔(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冷凝腔(110),所述冷凝腔(110)包括用于密封冷凝腔(110)端口的隔板(4),所述流通管(2)固定在相对隔板(4)之间并贯穿隔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导热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和冷凝腔(110)下部连通的冷媒进口(120),所述壳体(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意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