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664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框架技术领域,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包括:外框架,通槽内壁底部粘结有一圈防潮垫,外框架内部开设有通槽,且外框架包括隔板、弹簧杆、支杆以及加强筋,隔板与外框架内壁轴线相吻合,且隔板平行于通槽内部中间位置,弹簧杆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上表面与通槽内壁上方之间,且支杆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下表面与防潮垫上表面之间,加强筋设有至少三根并分别垂直等距贯穿于隔板上下面;且外框架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槽口内设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减震和整体性能/方便安装隧道灯,无需在隧道表面打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
本技术涉及隧道框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常规的隧道框架其减震和整体性能较为一般,并且在安装隧道灯时,需要在隧道表面钻孔,不仅影响隧道的完整性并且降低隧道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隧道框架减震、整体性能一般和不好安装隧道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所述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包括:外框架,所述通槽内壁底部粘结有一圈防潮垫,所述外框架内部开设有通槽,且所述外框架包括隔板、弹簧杆、支杆以及加强筋,所述隔板与外框架内壁轴线相吻合,且所述隔板平行于通槽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弹簧杆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上表面与通槽内壁上方之间,且所述支杆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下表面与防潮垫上表面之间,所述加强筋设有至少三根并分别垂直等距贯穿于隔板上下面;且所述外框架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有连接板,且所述槽口内壁左右两侧上方均固定有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螺纹槽,且所述槽口内壁左右两侧靠下方均设有开于外框架内部的边槽,两个所述边槽内均粘结有磁块,且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中部靠上方均固定有螺纹钉,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中部靠下方均水平固定有铁块。优选的,至少三根所述支杆分别与至少三根所述弹簧杆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上端与通槽内壁上方固定,且所述加强筋下端与防潮垫上表面固定,至少三根所述加强筋与至少三根所述支杆和至少三根所述弹簧杆错位排布。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面与外框架底面齐平。优选的,所述螺纹钉长度小于螺纹槽长度,且两个所述螺纹钉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螺纹槽内,两个所述铁块分别插入边槽内并与磁块相互吸引,且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钉和铁块固定于槽口内部。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外壁固定有至少十颗均匀分布的圆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由于弹簧杆位于通槽内壁上方与隔板上表面之间,所以弹簧杆能够有效缓冲外框架外部上方传递的压力和震慑力,这样便可以增强整个外框架的减震和抗震性能,而通过支杆可以起到支撑弹簧杆的作用,增加弹簧杆的抗压能力,通过加强筋可以有效加强隔板和整个外框架之间的整体强度和硬度;将螺纹钉插入螺纹槽内,这样便可以将连接板初步卡接在槽口内,再将两个铁块插入槽口内壁左右两侧中下方的边槽内,铁块将会被磁块牢牢吸附固定在边槽内,这样能够将连接板加固在槽口,而安装隧道灯时,只需在连接板的下表面进行打孔安装即可,这样不仅无需在隧道表面进行打孔,同时也有效保证的隧道表面的完整性,使其可以保持整体强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块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框架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框架;101-隔板;102-弹簧杆;103-支杆;104-加强筋;105-防潮垫;106-通槽;107-固定块;108-螺纹槽;109-边槽;110-磁块;111-圆珠;112-槽口;2-连接板;201-螺纹钉;202-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包括:外框架1,通槽106内壁底部粘结有一圈防潮垫105,外框架1内部开设有通槽106,且外框架1包括隔板101、弹簧杆102、支杆103以及加强筋104,隔板101与外框架1内壁轴线相吻合,且隔板101平行于通槽106内部中间位置,弹簧杆102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上表面与通槽106内壁上方之间,且支杆103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下表面与防潮垫105上表面之间,加强筋104设有至少三根并分别垂直等距贯穿于隔板101上下面,至少三根支杆103分别与至少三根弹簧杆102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加强筋104上端与通槽106内壁上方固定,且加强筋104下端与防潮垫105上表面固定,至少三根加强筋104与至少三根支杆103和至少三根弹簧杆102错位排布,通过通槽106内部的至少三根弹簧杆102,由于弹簧杆102位于通槽106内壁上方与隔板101上表面之间,所以弹簧杆102能够有效缓冲外框架1外部上方传递的压力和震慑力,这样便可以增强整个外框架1的减震和抗震性能,而通过支杆103,支杆103与至少三根弹簧杆102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便可以起到支撑弹簧杆102的作用,增加弹簧杆102的抗压能力,通过加强筋104可以有效加强隔板101和整个外框架1之间的整体强度和硬度,由于建有隧道的地方通常阴暗潮湿,所以通过防潮垫105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本技术实施例中且外框架1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112,槽口112内设有连接板2,且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上方均固定有固定块107,两块固定块107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螺纹槽108,且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靠下方均设有开于外框架1内部的边槽109,两个边槽109内均粘结有磁块110,且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上方均固定有螺纹钉201,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下方均水平固定有铁块202,连接板2底面与外框架1底面齐平,螺纹钉201长度小于螺纹槽108长度,且两个螺纹钉201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纹槽108内,两个铁块202分别插入边槽109内并与磁块110相互吸引,且连接板2通过螺纹钉201和铁块202固定于槽口112内部,将连接板2中的两个螺纹钉201分别对准两个固定块107底部的螺纹槽108,并将螺纹钉201插入螺纹槽108内,这样便可以将连接板2初步卡接在槽口112内,接着,再将两个铁块202插入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中下方的边槽109内,由于磁块110与金属相互吸引,所以铁块202将会被磁块110牢牢吸附固定在边槽109内,这样能够将连接板2加固在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包括:外框架(1)内部开设有通槽(106)内壁底部粘结有一圈防潮垫(105),且所述外框架(1)包括隔板(101)、弹簧杆(102)、支杆(103)以及加强筋(104),所述隔板(101)与外框架(1)内壁轴线相吻合,且所述隔板(101)平行于通槽(106)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弹簧杆(102)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上表面与通槽(106)内壁上方之间,且所述支杆(103)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下表面与防潮垫(105)上表面之间,所述加强筋(104)设有至少三根并分别垂直等距贯穿于隔板(101)上下面;且所述外框架(1)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112),所述槽口(112)内设有连接板(2),且所述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上方均固定有固定块(107),两块所述固定块(107)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螺纹槽(108),且所述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靠下方均设有开于外框架(1)内部的边槽(109),两个所述边槽(109)内均粘结有磁块(110),且所述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上方均固定有螺纹钉(201),所述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下方均水平固定有铁块(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隧道建设的框架构造包括:外框架(1)内部开设有通槽(106)内壁底部粘结有一圈防潮垫(105),且所述外框架(1)包括隔板(101)、弹簧杆(102)、支杆(103)以及加强筋(104),所述隔板(101)与外框架(1)内壁轴线相吻合,且所述隔板(101)平行于通槽(106)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弹簧杆(102)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上表面与通槽(106)内壁上方之间,且所述支杆(103)设有至少三根并垂直等距固定于隔板(101)下表面与防潮垫(105)上表面之间,所述加强筋(104)设有至少三根并分别垂直等距贯穿于隔板(101)上下面;且所述外框架(1)底部中间开设有槽口(112),所述槽口(112)内设有连接板(2),且所述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上方均固定有固定块(107),两块所述固定块(107)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螺纹槽(108),且所述槽口(112)内壁左右两侧靠下方均设有开于外框架(1)内部的边槽(109),两个所述边槽(109)内均粘结有磁块(110),且所述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上方均固定有螺纹钉(201),所述连接板(2)左右两侧中部靠下方均水平固定有铁块(2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现文崔久龙孙烽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