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664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包括底板、上拱架和支撑架,所述上拱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上拱架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板之间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柱,且两个第二支撑柱关于支撑架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所述支撑架与上拱架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支撑架配合第一支撑柱,可以对上拱架的拱形顶部进行支撑,且支撑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使得支撑架的受力可以分散到底板上,提高了支撑架的强度,并且第二支撑柱与上拱架两竖直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边墙支撑柱,形成三角结构,使得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还可以对边墙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个隧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围岩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开挖后,为了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围岩的变形,加强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以及为了确保运营过程中的稳定、耐久、减小通风阻力和整体美观,均需要施作必要的支护结构。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围岩支护结构薄弱会使隧道围岩的应力恶化,围岩变形加剧,围岩结构易遭破坏,所以隧道沉降发生率较大,加剧了隧道施工的风险,经常造成隧道周围环境的沉降超标,甚至造成地表建筑破坏或地表坍塌。目前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结构简单,一般在隧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撑,边墙缺少支撑结构,其次支撑架一般直接固定在隧道拱架上,支撑架的支撑力较小,再有缺少防撞结构,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包括底板、上拱架和支撑架;所述上拱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上拱架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板之间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柱,且两个第二支撑柱关于支撑架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所述支撑架与上拱架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柱分别与上拱架的两竖直方向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边墙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边墙支撑柱的一侧通过弹簧固定有防撞板。优选的,所述边墙支撑柱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边墙支撑柱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柱与上拱架的两个竖直壁形成的空间内。优选的,所述防撞板的顶部通过第一滑块与支撑架上开设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防撞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块与底板上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拱架的内表壁上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排水槽,且排水槽通过连接槽与导流槽导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撞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撞板关于支撑架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首先设置有支撑架配合第一支撑柱,可以对上拱架的拱形顶部进行支撑,且支撑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使得支撑架的受力可以分散到底板上,提高了支撑架结构的强度,并且第二支撑柱与上拱架两竖直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边墙支撑柱,形成三角结构,使得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还可以对边墙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个隧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效果。2、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设置有防撞板,防撞板通过弹簧固定在第二支撑柱上,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防撞板具备一定弹性缓冲防撞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对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进行防撞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上拱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板;2、上拱架;3、支撑架;4、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边墙支撑柱;7、防撞板;8、弹簧;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第二滑块;12、第二滑槽;13、导流槽;14、排水槽;15、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上拱架2和支撑架3;上拱架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上拱架2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与底板1之间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柱5,且两个第二支撑柱5关于支撑架3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支撑架3与上拱架2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两个第二支撑柱5分别与上拱架2的两竖直方向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边墙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5远离边墙支撑柱6的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有防撞板7。参照图1,边墙支撑柱6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边墙支撑柱6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柱5与上拱架2的两个竖直壁形成的空间内。参照图1和图2,防撞板7的顶部通过第一滑块10与支撑架3上开设的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防撞板7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块11与底板1上的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防撞板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撞板7关于支撑架3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参照图1、图3和图4,上拱架2的内表壁上开设有导流槽13,底板1上开设有排水槽14,且排水槽14通过连接槽15与导流槽13导通连接,导流槽13和排水槽14的设置,用于围岩隧道内的积水和气化水滴的排出。工作原理: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使用时,首先设置有支撑架3配合第一支撑柱4,可以对上拱架2的拱形顶部进行支撑,且支撑架3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5,使得支撑架3的受力可以分散到底板上1,提高了支撑架3的强度,并且第二支撑柱5与上拱架2两竖直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边墙支撑柱6,形成三角结构,使得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还可以对边墙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个隧道围岩的强度和支撑效果,并且,设置有防撞板7,防撞板7通过弹簧8固定在第二支撑柱5上,通过弹簧8的设置,使得防撞板7具备一定弹性缓冲防撞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对该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进行防撞保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拱架(2)和支撑架(3);/n所述上拱架(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所述上拱架(2)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底板(1)之间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柱(5),且两个第二支撑柱(5)关于支撑架(3)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所述支撑架(3)与上拱架(2)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n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柱(5)分别与上拱架(2)的两竖直方向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边墙支撑柱(6),所述第二支撑柱(5)远离边墙支撑柱(6)的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有防撞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拱架(2)和支撑架(3);
所述上拱架(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所述上拱架(2)内部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底板(1)之间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柱(5),且两个第二支撑柱(5)关于支撑架(3)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所述支撑架(3)与上拱架(2)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
所述两个第二支撑柱(5)分别与上拱架(2)的两竖直方向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边墙支撑柱(6),所述第二支撑柱(5)远离边墙支撑柱(6)的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有防撞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支撑柱(6)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边墙支撑柱(6)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智能严兵乐腾胜梁荣柱范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