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514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及施工方法。锁脚构造包括锁脚组件,所述锁脚组件包括旋喷桩、锚管及连接筋;所述锚管设置于所述旋喷桩中,所述连接筋与所述锚管固定相连,且所述连接筋用于与所述初期支护的钢架固定相连。施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的锁脚构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锁脚构造及施工方法能够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期间初期支护结构基础的沉降、防止侵入限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是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时代,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高标准铁路、轨道交通及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特别是长大隧道越来越多。对于长大隧道,不可避免要穿越软弱带、断层带、溶洞充填体、土层等多种不良地质及软土体。在上述地层中修建隧道,由于围岩软弱,基础承载能力低,施工中沉降控制是难题。对于大断面隧道,不可能一次开挖成洞,一般采用分部开挖、分部施作支护,待初期支护成环后,再一次性施作二次衬砌。无论采用什么分部施工方法,在上部台阶开挖后,便立即施作相应的初期支护,对于穿越软弱围岩、溶洞充填体及土层中的大断面隧道,由于承载能力低、围岩荷载大,加之爆破振动、下部台阶开挖等影响,往往发生整体沉降大,在初期支护尚未成环之前,结构已侵限界,不得不拆换重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及建设时间。因此,为有效控制施工期间初期支护结构的沉降,防止侵入限界,除应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脚组件(22),所述锁脚组件(22)包括旋喷桩(221)、锚管(222)及连接筋(223);/n所述锚管(222)设置于所述旋喷桩(221)中,所述连接筋(223)与所述锚管(222)固定相连,且所述连接筋(223)用于与所述初期支护的钢架(1)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脚组件(22),所述锁脚组件(22)包括旋喷桩(221)、锚管(222)及连接筋(223);
所述锚管(222)设置于所述旋喷桩(221)中,所述连接筋(223)与所述锚管(222)固定相连,且所述连接筋(223)用于与所述初期支护的钢架(1)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223)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223a)和第二弯折段(223b),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和所述第二弯折段(223b)固定相连或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与所述锚管(22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弯折段(223b)用于贴合于所述钢架(1)表面并与所述钢架(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23b)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与所述锚管(222)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弯折段(223b)与所述钢架(1)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与所述锚管(222)重叠设置,所述第一弯折段(223a)的侧面与所述锚管(222)的侧面焊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内初期支护钢架复合锁脚构造(2),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锁脚组件(22),其中一个所述锁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伟宸刘鹏陶伟明张慧玲朱勇范小龙曾诚胡迪川邸成郑杰元张磊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