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
本技术属于桥梁建造
,涉及一种桥梁建造中现场布置钢筋时对中间腹板钢筋进行固定的构件。
技术介绍
桥梁建造中,一般主梁的钢筋都需要在现场布置。对于具有多个箱室的桥梁截面形式,在布置中间的腹板中的钢筋时,由于箍筋的竖向钢筋比较长,两侧也没有模板约束,导致箍筋处于失稳状态,很容易发生晃动。现场施工时,由于加工缺陷和箍筋本身的晃动,箍筋在横向可能发生倾斜和扭曲,在纵向整体看起来就是蛇形,对梁体的后续施工和建成后整体的受力都是不利的,尤其当箍筋顶端伸出梁面作为其他结构的预埋件时会造成更大的施工误差。此外,在扭曲倾斜的箍筋中布置横向的预应力管道,可能引起预应力管道发生相应变形,导致预应力钢筋位置不准引起次应力,这对桥梁整体安全危害很大。目前施工现场固定腹板箍筋的普遍做法是在箍筋外侧加纵向的定位筋。这种做法的缺点是:1.定位钢筋本身比较长,容易产生变形,对箍筋的约束作用有限。2.定位钢筋之间没有相互联系,对箍筋属于单点约束,对箍筋的扭转变形没有任何作用。此外,目前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所述的腹板箍筋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设置在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底部并分别与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向钢筋(3)、设置在第一竖向钢筋(1)顶部的第二横向钢筋(4)以及设置在第二竖向钢筋(2)顶部的第三横向钢筋(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包括一对开口方向相反且相互交叉设置的U型钢筋(6),两U型钢筋(6)之间设有预应力管道安装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所述的腹板箍筋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设置在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底部并分别与第一竖向钢筋(1)及第二竖向钢筋(2)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向钢筋(3)、设置在第一竖向钢筋(1)顶部的第二横向钢筋(4)以及设置在第二竖向钢筋(2)顶部的第三横向钢筋(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包括一对开口方向相反且相互交叉设置的U型钢筋(6),两U型钢筋(6)之间设有预应力管道安装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横向钢筋(4)与第三横向钢筋(5)位于不同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其特征在于,两U型钢筋(6)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建造中固定腹板箍筋的构件,其特征在于,两U型钢筋(6)之间设有一对U型钢筋焊点(8)。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罗锐,李清岭,宋清源,王晨旭,吴纪曙,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