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21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提供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能够降低不必要振动。振动器件具有振动结构体,在将彼此垂直的三个轴设为A轴、B轴以及C轴时,该振动结构体具有:振动元件,其具有沿与A轴和B轴平行的平面且沿A轴弯曲振动的第一振动臂和第二振动臂;以及支承基板,其与所述振动元件沿所述C轴排列配置,所述支承基板具有:基部,其支承所述振动元件;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基部;以及梁部,其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在设所述振动结构体沿所述B轴振动的共振频率为f0,设所述振动元件的驱动频率为f1时,f0<f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的振动元件具有:振动体;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它们支承振动体,并固定于封装等;连接振动体与第一支承部的一对梁部;以及连接振动体与第二支承部的一对梁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4485号公报然而,在上述振动元件中,必须以穿过振动体的空隙的方式形成梁部,因此梁部的形状受到制约。因此,不必要振动的频率设计受到制约,从而难以实现不必要振动得到充分抑制的振动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具有振动结构体,在将彼此垂直的三个轴设为A轴、B轴以及C轴时,该振动结构体具有:振动元件,其具有沿与所述A轴和所述B轴平行的平面且沿所述A轴弯曲振动的振动臂;以及支承基板,其与所述振动元件沿所述C轴排列配置,所述支承基板具有:基部,其支承所述振动元件;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基部;以及梁部,其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在设所述振动结构体沿所述B轴振动的共振频率为f0,设所述振动元件的驱动频率为f1时,f0<f1。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在设所述梁部沿所述A轴弹性变形的弹簧常数为Ka,设所述梁部沿所述B轴弹性变形的弹簧常数为Kb时,Ka>Kb,在从沿所述C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支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A轴的一侧的第一支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A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在从沿所述C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支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B轴的一侧的第一支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B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所述振动元件具有:元件基部;检测臂,其从所述元件基部沿所述B轴朝向两侧延伸;第一连结臂,其从所述元件基部沿所述A轴延伸,第二连结臂,其从所述元件基部沿所述A轴向所述第一连结臂延伸的方向的相反侧延伸;以及所述振动臂,其包含第一振动臂和第二振动臂,该第一振动臂从所述第一连结臂的末端部沿所述B轴朝向两侧延伸,该第二振动臂从所述第二连结臂的末端部沿所述B轴朝向两侧延伸,所述元件基部经由接合部件固定于所述基部。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所述驱动频率f1下的所述振动元件沿所述B轴振动的移位振幅倍率小于0.8。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所述振动元件具有振动基板以及配置于所述振动基板的电极,所述振动基板和所述支承基板由相同切角的石英基板构成。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在从沿所述C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支承基板与所述振动臂重叠。在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中,优选所述振动元件是检测物理量的物理量传感器元件。本应用例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振动器件;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其根据所述振动器件的输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本应用例的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振动器件;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其根据所述振动器件的输出信号进行信号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器件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振动器件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振动器件所具有的振动元件的俯视图。图4是对图3的振动元件的驱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5是对图3的振动元件的驱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振动器件所具有的支承基板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频率比f1/fd与驱动频率f1下的不必要振动的移位振幅倍率(gain)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频率比f1/fd=1时的f0/f1与驱动频率f1下的不必要振动的移位振幅倍率(gain)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器件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器件所具有的支承基板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汽车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振动器件;10:振动结构体;100:振动系统;2:封装;21:基座;211:凹部;211a、211b、211c:凹部;22:盖;23:接合部件;241、242:内部端子;243:外部端子;3:电路元件;4:支承基板;40:基部;41:支承部;411:第一支承部;412:第二支承部;42:梁部;421:弯曲部;43:梁部;431:弯曲部;44:梁部;441:弯曲部;45:梁部;451:弯曲部;46:基部;47:支承部;471:第一支承部;472:第二支承部;48:梁部;481:框部;482:第一梁部;483:第二梁部;5:布线;511、512:端子;513:引出布线;521、522:端子;523:引出布线;531、532:端子;533:引出布线;541、542:端子;543:引出布线;551、552:端子;553:引出布线;561、562:端子;563:引出布线;6:振动元件;7:振动基板;70:元件基部;701~706:端子;71:检测臂;711:宽幅部;72:检测臂;721:宽幅部;73:第一连结臂;74:第二连结臂;75:驱动臂;751:宽幅部;76:驱动臂;761:宽幅部;77:驱动臂;771:宽幅部;78:驱动臂;781:宽幅部;8:电极;81:驱动信号电极;82:驱动接地电极;83:第一检测信号电极;84:第一检测接地电极;85:第二检测信号电极;86:第二检测接地电极;1100:个人计算机;1102:键盘;1104:主体部;1106:显示单元;1108:显示部;1110:信号处理电路;1200:移动电话;1202:操作按钮;1204:听筒;1206:话筒;1208:显示部;1210:信号处理电路;1300:数字静态照相机;1302:壳体;1304:受光单元;1306:快门按钮;1308:存储器;1310:显示部;1312:信号处理电路;1500:汽车;1502:系统;1510:信号处理电路;B1、B2:接合部件;BW:键合线;D、E:箭头;J1、J2:中心轴线;O4:中心;Q1~Q3:曲线;S:内部空间;f0:共振频率;f1:驱动频率;fd:频率;ωc:角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应用例的振动器件、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器件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振动器件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振动器件所具有的振动元件的俯视图。图4和图5是对图3的振动元件的驱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振动器件所具有的支承基板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频率比f1/fd与驱动频率f1下的不必要振动的移位振幅倍率(gain)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频率比f1/fd=1时的f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器件,其特征在于,/n该振动器件具有振动结构体,在将彼此垂直的三个轴设为A轴、B轴以及C轴时,所述振动结构体具有:/n振动元件,其具有沿与所述A轴和所述B轴平行的平面并且沿所述A轴弯曲振动的振动臂;以及/n支承基板,其与所述振动元件沿所述C轴排列配置,/n所述支承基板具有:/n基部,其支承所述振动元件;/n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基部;以及/n梁部,其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n在设所述振动结构体沿所述B轴振动的共振频率为f0,设所述振动元件的驱动频率为f1时,/nf0<f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5 JP 2019-0574471.一种振动器件,其特征在于,
该振动器件具有振动结构体,在将彼此垂直的三个轴设为A轴、B轴以及C轴时,所述振动结构体具有:
振动元件,其具有沿与所述A轴和所述B轴平行的平面并且沿所述A轴弯曲振动的振动臂;以及
支承基板,其与所述振动元件沿所述C轴排列配置,
所述支承基板具有:
基部,其支承所述振动元件;
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基部;以及
梁部,其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
在设所述振动结构体沿所述B轴振动的共振频率为f0,设所述振动元件的驱动频率为f1时,
f0<f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器件,其中,
在设所述梁部沿所述A轴弹性变形的弹簧常数为Ka,设所述梁部沿所述B轴弹性变形的弹簧常数为Kb时,
Ka>Kb,
在从沿所述C轴的方向俯视时,
所述支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A轴的一侧的第一支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A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器件,其中,
在从沿所述C轴的方向俯视时,
所述支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位于沿所述B轴的一侧的第一支承部以及位于沿所述B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器件,其中,
所述振动元件具有:
元件基部;
检测臂,其从所述元件基部沿所述B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泽龙太小仓诚一郎山口启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