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1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淬火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包括一级管、分流管、二极管、喷淋管、导水槽、电动蝶阀、手动闸阀、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以及喷淋罩,一级管和至少3根分流管相连接,分流管和导水槽通过手动闸阀相连,二极管和导水槽一端相连,二极管7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二极管的另一端和喷淋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通过改进喷淋装置的构造,可以使淬火程序中零件冷却均匀,提高了零件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
本技术属于淬火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机械工业中对于优质金属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金属棒材、管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感应淬火热处理是提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的表面热处理方式。淬火冷却是表面淬火中一个重要环节,感应加热后的淬火冷却在进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时,由于快速加热,零件表面温度较高,同时又不希望零件心部温度因热传导作用而发生很大变化,这就需要快速冷却且冷却均匀,而喷射冷却正好适应此要求。在多数情况下表面感应加后的淬火是采用喷射冷却,这种方式的确提高感应热处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目前,单根喷淋管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多喷淋管一起使用已成为淬火程序中的常态。但是喷淋管的数量增多时,经常发生冷却不均匀的情况,淬火时零件的良品率受到了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通过改进喷淋装置的构造,可以使淬火程序中零件冷却均匀,提高了零件的良品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包括一级管、分流管、二极管、喷淋管、导水槽、电动蝶阀、手动闸阀、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以及喷淋罩,其中一级管和至少3根分流管相连接,分流管和导水槽通过手动闸阀相连,二极管和导水槽一端相连,二极管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二极管的另一端和喷淋管相连,喷淋管的数量和分流管相同,喷淋管的末端固定在喷淋罩上。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分流管的数量为8。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喷淋管与二极管相连的部位呈弧形勾状。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喷淋罩的材料为不锈钢。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喷淋管的末端均匀设置多个喷水孔。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二极管和导水槽中间设置电动蝶阀。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喷淋管的直径为1-3cm。根据本技术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的再一个方面,所述调速装置为机械式无级变速器或自动变速箱。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能够使冷却介质全封闭循环,可防止杂物进入冷却管路系统和冷却介质的蒸发损耗;2、喷水均匀,冷却效率高;3.该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淬火液循环利用;4.采用自动化智能控制,操作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级管,2、分流管,3、手动闸阀,4、导水槽,5、压力传感器,6、流量计,7、二极管,8、喷淋管,9、喷淋罩,10、电动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一级管1、分流管2、二极管7、喷淋管8、导水槽4、电动蝶阀10、手动闸阀3、压力传感器5、流量计6以及喷淋罩9。其中一级管1和四根分流管2相连接,分流管2和导水槽4通过手动闸阀3相连,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一端相连,二极管7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计6,二极管7的另一端和喷淋管8相连,喷淋管8的数量和分流管相同,喷淋管8的末端固定在喷淋罩9上。此实施例中分流管2的数量为八,分布为一上一下分布,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喷淋更均匀,冷却效果更好。喷淋管8与二极管7相连的部位呈弧形勾状;喷淋管8的末端均匀设置多个喷水孔,具体为横向开孔数量80个,圆弧方向开孔数量50个,总共开孔数量4000个,喷水均匀,冷却效率高。现实中喷水孔的开设尤为重要,否则会由于喷水孔的问题,造成局部急冷或冷却不足,从而发生淬火裂纹、变形或软点。对喷水孔角度的考虑做法是:零件淬火时,最上和最下两层孔的喷角可取15°。喷射冷却时,淬火液直接冲击零件的表面,蒸汽膜很容易被破坏。当喷水孔沿圆周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时,喷出的淬火液与零件表面相切或相割,淬火液斜冲击零件表面,不会形成淬火液的反弹,蒸汽膜更不易形成,从而提高了冷却强度。此实施例中喷淋管8的直径为2cm。喷淋罩9的材料为不锈钢,长期使用也不会生锈,更结实耐用。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中间设置电动蝶阀10,通过调节电动蝶阀10,能够使各个二极管的水流量趋于一致,喷水均匀,冷却效率高。实施例2: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一级管1、分流管2、二极管7、喷淋管8、导水槽4、电动蝶阀10、手动闸阀3、压力传感器5、流量计6以及喷淋罩9。其中一级管1和四根分流管2相连接,分流管2和导水槽4通过手动闸阀3相连,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一端相连,二极管7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计6,二极管7的另一端和喷淋管8相连,喷淋管8的数量和分流管相同,喷淋管8的末端固定在喷淋罩9上。此实施例中分流管2的数量为四,全部分布在一侧,采用这种方式制造的过程更简便,节约了成本。喷淋管8与二极管7相连的部位呈弧形勾状;喷淋管8的末端均匀设置多个喷水孔,具体为横向开孔数量40个,圆弧方向开孔数量60个,总共开孔数量2400个,喷水均匀,冷却效率高。现实中喷水孔的开设尤为重要,否则会由于喷水孔的问题,造成局部急冷或冷却不足,从而发生淬火裂纹、变形或软点。对喷水孔角度的考虑做法是:零件淬火时,最上和最下两层孔的喷角可取15°。喷射冷却时,淬火液直接冲击零件的表面,蒸汽膜很容易被破坏。当喷水孔沿圆周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时,喷出的淬火液与零件表面相切或相割,淬火液斜冲击零件表面,不会形成淬火液的反弹,蒸汽膜更不易形成,从而提高了冷却强度。此实施中喷淋管8的直径为3cm。喷淋罩9的材料为不锈钢,长期使用也不会生锈,使用寿命长。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中间设置电动蝶阀10,通过调节电动蝶阀10,能够使各个二极管的水流量趋于一致,喷水均匀,冷却效率高。在此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手动闸阀3使每个二极管7的水压一致,保证所有喷淋管8出水的均匀性,避免淬火件因冷却速度不匀而出现弯曲。水不间断的从喷淋管8的微孔喷出淋到工件上,达到很好的冷却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通过改进喷淋装置的构造,可以使淬火程序中零件冷却均匀,提高了零件的良品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管(1)、分流管(2)、二极管(7)、喷淋管(8)、导水槽(4)、电动蝶阀(10)、手动闸阀(3)、压力传感器(5)、流量计(6)以及喷淋罩(9),一级管(1)和至少3根分流管(2)相连接,分流管(2)和导水槽(4)通过手动闸阀(3)相连,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一端相连,二极管(7)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计(6),二极管(7)的另一端和喷淋管(8)相连,喷淋管(8)的数量和分流管相同,喷淋管(8)的末端固定在喷淋罩(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管(1)、分流管(2)、二极管(7)、喷淋管(8)、导水槽(4)、电动蝶阀(10)、手动闸阀(3)、压力传感器(5)、流量计(6)以及喷淋罩(9),一级管(1)和至少3根分流管(2)相连接,分流管(2)和导水槽(4)通过手动闸阀(3)相连,二极管(7)和导水槽(4)一端相连,二极管(7)内部放置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计(6),二极管(7)的另一端和喷淋管(8)相连,喷淋管(8)的数量和分流管相同,喷淋管(8)的末端固定在喷淋罩(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液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的数量为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生李小鹏任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连枝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