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408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铅碳蓄电池组,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可供所述铅碳蓄电池组穿过的过孔,所述过孔的底部设有通过弹簧组连接的承载顶板和承载底板,所述承载顶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过孔的方管,所述承载顶板和所述承载底板之间填充有充气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过孔两侧并且垂直于所述方管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贯穿有插入所述方管内的带齿插杆,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方管内或者从所述方管内拔出的驱动齿轮,所述充气囊连接有气泵,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可将所述箱体抬升的升降脚,所述铅碳蓄电池组的底部设有叉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平滑接入、智能微电网、工商业削峰填谷等多种场景和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当新能源发电充足,或市电处于低谷时段,电能经过储能变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充满后电池管理系统发出指令,停止充电。当新能源发电不足,或市电处于高峰时段,蓄电池储能单元输出电能通过储能变流器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而电源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的FCT铅碳蓄电池也具有使用寿命,目前的集装箱只在两端设置箱门,这也导致要将沉重的FCT铅碳蓄电池搬出非常费力,因此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更换铅碳蓄电池组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进到箱体内,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空间束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铅碳蓄电池组,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可供所述铅碳蓄电池组穿过的过孔,所述过孔的底部设有通过弹簧组连接的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铅碳蓄电池组(2),所述箱体(1)的底板(3)上设有可供所述铅碳蓄电池组(2)穿过的过孔(4),所述过孔(4)的底部设有通过弹簧(5)连接的承载顶板(6)和承载底板(7),所述承载顶板(6)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过孔(4)的方管(8),所述承载顶板(6)和所述承载底板(7)之间填充有充气囊(9),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过孔(4)两侧并且垂直于所述方管(8)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上贯穿有插入所述方管(8)内的带齿插杆(11),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带齿插杆(11)插入所述方管(8)内或者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铅碳蓄电池组(2),所述箱体(1)的底板(3)上设有可供所述铅碳蓄电池组(2)穿过的过孔(4),所述过孔(4)的底部设有通过弹簧(5)连接的承载顶板(6)和承载底板(7),所述承载顶板(6)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过孔(4)的方管(8),所述承载顶板(6)和所述承载底板(7)之间填充有充气囊(9),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过孔(4)两侧并且垂直于所述方管(8)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上贯穿有插入所述方管(8)内的带齿插杆(11),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带齿插杆(11)插入所述方管(8)内或者从所述方管(8)内拔出的驱动齿轮(12),所述充气囊(9)连接有气泵(13),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可将所述箱体(1)抬升的升降脚(14),所述铅碳蓄电池组(2)的底部设有叉框(15);
其中,所述气泵(13)工作使充气囊(9)将所述承载顶板(6)和所述承载底板(7)撑起,以提供所述铅碳蓄电池组(2)支撑,所述驱动齿轮(12)工作使所述带齿插杆(11)从所述方管(8)内拔出,以解除所述承载顶板(6)和所述承载底板(7)在所述过孔(4)处的限位,所述升降脚(14)工作使所述箱体(1)抬升,以将所述铅碳蓄电池组(2)留在下方的所述承载顶板(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脚(14)包括四个,四个所述升降脚(14)分别设在所述底板(3)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包括五个,其中一个弹簧(5)连接在所述承载顶板(6)和所述承载底板(7)的中心位置,另外四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舰王明辉陈盛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