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926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包括:承载盒、传动轴、两对凸轮、摆动架、至少一对一号吸附柱、推动架、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承载架、充气管、管头、辅助拨动架和与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二号吸附柱和充气管相连接的真空泵。该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为一种便于通过吸附和充气,使得吸附单张纸张,并通过摆动将纸张进行向前传送,不用人工上纸,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根据不同尺寸的纸张进行调整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纸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上纸就是将便于流水线的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的操作。知识的保存,需要借助纸张或者电子档案进行,由于电子档需要接通电源,在没有电源的地方,就需要纸张印刷,对于老师的教学,为了方便学生的记忆,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使用同一种教材,由于人口比较多,知识比较丰富,需要使用的书籍就比较多,因此印刷操作通常都是量较大的,印刷都是单一纸张的印刷,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将堆叠的大量纸张进行单一放置,人工上纸效率较低,传统的自动上纸装置不方便根据纸张的尺寸进行调整,上纸的速度对整体成型的速度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印刷中可以自动上纸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包括:承载盒、传动轴、两对凸轮、摆动架、至少一对一号吸附柱、推动架、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承载架、充气管、管头、辅助拨动架和与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二号吸附柱和充气管相连接的真空泵,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承载盒中心处、且一端与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两对所述凸轮分别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盒内,其中一对所述凸轮的凸出位置相同、且与另一对所述凸轮的凸出位置不同,所述摆动架、辅助拨动架和承载架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贯穿所述承载盒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后表面相搭接,所述推动架上端面贯穿所述承载盒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凸起端面相搭接,所述摆动架、辅助拨动架和所述承载架在所述承载盒上前后摆动,所述推动架在所述承载盒上升降,至少一对所述一号吸附柱位于所述摆动架下表面两端处,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架下端面、且与所述一号吸附柱相匹配,所述充气管位于所述承载架上、且随着所承载架的摆动而摆动,所述管头套装在所述充气管端面、且水平放置,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承载盒上表面。优选地,还包括有:水平架、一对水平伸缩杆和一对折形翘起架,所述水平架套装在所述充气管上、且与所述辅助拨动架下端面相平行,一对所述水平伸缩杆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架左右两侧处,一对所述折形翘起架分别套装在一对所述水平伸缩杆端面、且与所述管头位置相对应。进一步优选,所述承载盒两侧均设有折形固定架,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架两端处均设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均加工有固定通孔。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和二号吸附柱下端面上均套装有环形橡胶圈。进一步优选,所述管头的出气端的纵截面为长条弧形、且端面加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通气孔。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折形固定架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承载盒的宽度。进一步优选,所述承载盒由下方承载壳和上表面遮挡盖组成,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遮挡盖上表面,所述遮挡盖与所述承载壳之间为活动扣装。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一种便于通过吸附和充气,使得吸附单张纸张,并通过摆动将纸张进行向前传送,不用人工上纸,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根据不同尺寸的纸张进行调整的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的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充气管和所述管头相配合的侧视图;图6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一号吸附柱和所述环形橡胶圈相配合的正视剖面图;图7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承载盒、所述传动轴、所述凸轮、所述推动架、所述二号吸附柱和所述环形橡胶圈相配合的侧视图;图8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承载盒、所述摆动架、所述一号吸附柱和所述环形橡胶圈相配合的侧视图;图9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承载盒所述和所述辅助拨动架相配合的侧视图;图10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承载盒、所述承载架、所述充气管、所述管头、所述水平架、所述水平伸缩杆和所述折形翘起架相配合的侧视图;图11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承载盒和所述推动架相配合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中所述水平伸缩杆和所述折形翘起架相配合的侧视图;图中:1、承载盒;2、传动轴;3、凸轮;4、摆动架;5、一号吸附柱;6、推动架;7、二号吸附柱;8、承载架;9、充气管;10、管头;11、辅助拨动架;12、真空泵;13、水平架;14、水平伸缩杆;15、折形翘起架;16、折形固定架17、固定板;18、环形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包括:承载盒1、传动轴2、两对凸轮3、摆动架4、至少一对一号吸附柱5、推动架6、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承载架8、充气管9、管头10、辅助拨动架11和与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5、二号吸附柱7和充气管9相连接的真空泵12,所述传动轴2贯穿所述承载盒1中心处、且一端与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两对所述凸轮3分别套装在所述传动轴2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盒1内,其中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相同、且与另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不同,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承载架8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后表面相搭接,所述推动架6上端面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凸起端面相搭接,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所述承载架8在所述承载盒1上前后摆动,所述推动架6在所述承载盒1上升降,至少一对所述一号吸附柱5位于所述摆动架4下表面两端处,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架6下端面、且与所述一号吸附柱5相匹配,所述充气管9位于所述承载架8上、且随着所承载架8的摆动而摆动,所述管头10套装在所述充气管9端面、且水平放置,所述真空泵12位于所述承载盒1上表面,进行使用此装置时,将此装置安装在印刷工作的开始位置,此装置正下表面放置堆叠的纸张,由于是自动印刷,因此需要自动单张纸张的上料,在进行上料时,传动轴2在外部的驱动装置如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在承载盒1内的中心处进行转动,带动位于其上且位于承载盒1内部的凸轮3进行转动,由于凸轮3的数量至少有四个,而且只有其中一对的凸轮3的摆放位置相同,因此在进行跟随转动时,其中一对凸轮3相接触相对应的装置进行同时运动,其中这一对凸轮3相对应的就是摆动架,4和推动架6,其中由于摆动架4可以在承载盒1上摆动,因此在与凸轮3进行接触时,凸轮3对其进行击打,使得摆动架4在承载盒1上摆动,由于是凸轮3,因此在没有凸出的位置上,接触不到摆动架4,则只有在接触到时摆动架4进行一次摆动,这样连续的均匀的转动,使得摆动架4的摆动也是均匀的,在不进行击打时,回到原始位置,便于下次承接击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盒(1)、传动轴(2)、两对凸轮(3)、摆动架(4)、至少一对一号吸附柱(5)、推动架(6)、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承载架(8)、充气管(9)、管头(10)、辅助拨动架(11)和与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5)、二号吸附柱(7)和充气管(9)相连接的真空泵(12),所述传动轴(2)贯穿所述承载盒(1)中心处、且一端与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两对所述凸轮(3)分别套装在所述传动轴(2)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盒(1)内,其中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相同、且与另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不同,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承载架(8)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后表面相搭接,所述推动架(6)上端面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凸起端面相搭接,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所述承载架(8)在所述承载盒(1)上前后摆动,所述推动架(6)在所述承载盒(1)上升降,至少一对所述一号吸附柱(5)位于所述摆动架(4)下表面两端处,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架(6)下端面、且与所述一号吸附柱(5)相匹配,所述充气管(9)位于所述承载架(8)上、且随着所承载架(8)的摆动而摆动,所述管头(10)套装在所述充气管(9)端面、且水平放置,所述真空泵(12)位于所述承载盒(1)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刷自动上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盒(1)、传动轴(2)、两对凸轮(3)、摆动架(4)、至少一对一号吸附柱(5)、推动架(6)、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承载架(8)、充气管(9)、管头(10)、辅助拨动架(11)和与每个所述一号吸附柱(5)、二号吸附柱(7)和充气管(9)相连接的真空泵(12),所述传动轴(2)贯穿所述承载盒(1)中心处、且一端与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两对所述凸轮(3)分别套装在所述传动轴(2)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盒(1)内,其中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相同、且与另一对所述凸轮(3)的凸出位置不同,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承载架(8)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后表面相搭接,所述推动架(6)上端面贯穿所述承载盒(1)下表面、且与所述凸轮(3)凸起端面相搭接,所述摆动架(4)、辅助拨动架(11)和所述承载架(8)在所述承载盒(1)上前后摆动,所述推动架(6)在所述承载盒(1)上升降,至少一对所述一号吸附柱(5)位于所述摆动架(4)下表面两端处,至少一对二号吸附柱(7)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架(6)下端面、且与所述一号吸附柱(5)相匹配,所述充气管(9)位于所述承载架(8)上、且随着所承载架(8)的摆动而摆动,所述管头(10)套装在所述充气管(9)端面、且水平放置,所述真空泵(12)位于所述承载盒(1)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茹谢谊海苏艳杰韦洋张麟王洪涛齐健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海阔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