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95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碳粉转输机构以及排粉机构,所述碳粉转输机构包括两个外壳、安装在两个外壳内侧的碳粉墨盒和清洁仓、位于清洁仓外且安装在两个外壳内侧的防护罩。通过在传统清洁仓的底部安装可对感光鼓外壁上碳粉进行防掉落聚拢的集粉垫板,并在集粉垫板的内壁开设均匀分布且向内凹陷的凹孔,将阵列分布的多个引导风管安装在清洁仓和集粉垫板内,当传动件带动多个涡轮轴杆进行高速旋转时,此时排尘弧管的内腔会将集粉垫板内壁上聚拢的碳粉向着引导风管的内部吸收,并最终转输至碳粉墨盒的内腔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碳粉对着转印纸张的表面造成显影干扰,进而导致转印文字变得模糊。文字变得模糊。文字变得模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为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的印刷机为平板印刷,平板印刷机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0003]目前,平板印刷机内墨粉存放机构在使用期间,受到充电辊带动显影套筒进行转动时,储存在碳粉墨盒内部的粉末很容易会在显影套筒和转印辊的旋转作用下发生外泄,一旦碳粉外泄边柜导致横置的纸张上出现斑驳的黑点,进而会导致印刷纸张上印刷的自提变得模糊。
[0004]根据上述所示,如何避免现有碳粉墨盒内部的碳粉随着转印辊和显影套筒之间出现外泄,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碳粉转输机构以及排粉机构,所述碳粉转输机构包括两个外壳、安装在两个外壳内侧的碳粉墨盒和清洁仓、位于清洁仓外且安装在两个外壳内侧的防护罩、安装在清洁仓底部的集粉垫板、活动安装在两个外壳内侧中部的充电辊、活动安装在外壳内侧横孔中的显影套筒和转印辊以及贴合于充电辊外壁上的感光鼓,所述排粉机构包括安装在清洁仓内侧底部上的排尘弧管、安装在排尘弧管内的传动件、安装在排尘弧管一端且贯穿至碳粉墨盒内部的引导风管、安装在排尘弧管内部的密封垫圈、连接于排尘弧管内壁上的两个定位件以及活动安装在两个定位件内部的涡轮轴杆。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洁仓的底部开设有适配约束于集粉垫板顶端的弧槽,且清洁仓内侧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清洁仓的底端开设适配约束于集粉垫板顶端的弧槽,结合清洁仓底端与集粉垫板顶端之间开设的凹孔对阵列分布的排尘弧管内圆环导管的夹持,以此能够使得粉末吸纳排放后的安全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粉垫板是由不锈钢制成,且集粉垫板的内壁上涂抹有防水漆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集粉垫板的内壁涂抹防水漆面,当粉末掉落在集粉垫板内侧后,具有防水能力的集粉垫板即可避免粉末受潮,进而导致潮湿后粉末粘结在集粉垫板的内壁上。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件是由伺服电机、梁杆
以及均匀安装在梁杆上的螺旋轴杆组合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启动并带动梁杆进行旋转时,此时均匀安装在梁杆上的多个螺旋轴杆便会同时带动多个涡轮轴杆内的T字形齿杆进行高速转动,进而可以使得排尘弧管一端的圆环导杆将聚拢在集粉垫板内侧的粉末进行高效吸纳。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导风管是由陶瓷材料制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引导风管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当引导风管转输粉末期间,引导风管的光滑内壁即可对着粉末进行高效输送。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涡轮轴杆是由涡轮叶片和T字形齿杆组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涡轮轴杆内涡轮叶片在排尘弧管外部横管内进行圆周旋转时,此时排尘弧管的内腔便会产生向着引导风管内腔排放的气流,进而会加速粉末的转输。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通过在传统清洁仓的底部安装可对感光鼓外壁上碳粉进行防掉落聚拢的集粉垫板,并在集粉垫板的内壁开设均匀分布且向内凹陷的凹孔,将阵列分布的多个引导风管安装在清洁仓和集粉垫板内,当传动件带动多个涡轮轴杆进行高速旋转时,此时排尘弧管的内腔会将集粉垫板内壁上聚拢的碳粉向着引导风管的内部吸收,并最终转输至碳粉墨盒的内腔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碳粉对着转印纸张的表面造成显影干扰,进而导致转印文字变得模糊。
[0020]2.本技术通过将排尘弧管远离引导风管的一端开设圆环形导管,并将圆环形导管的外端贯穿至集粉垫板内壁凹孔中,配合排尘弧管外端圆环形导管对集粉垫板内壁凹孔的小风力吸纳,以此能够避免风速过大导致转印辊和感光鼓外壁上粉末被主动风力吹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2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碳粉转输机构;110、外壳;120、碳粉墨盒;130、清洁仓;140、防护罩;150、集粉垫板;160、充电辊;170、显影套筒;180、转印辊;190、感光鼓;
[0028]200、排粉机构;210、传动件;220、引导风管;230、排尘弧管;240、密封垫圈;250、定位件;260、涡轮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
[0031]实施例一:
[0032]结合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碳粉转输机构100以及排粉机构200,排粉机构200安装在碳粉转输机构100内。
[0033]碳粉转输机构100包括外壳110、碳粉墨盒120、清洁仓130、防护罩140、集粉垫板150、充电辊160、显影套筒170、转印辊180以及感光鼓190,排粉机构200包括传动件210、引导风管220、排尘弧管230、密封垫圈240、定位件250以及涡轮轴杆260。
[0034]具体的,碳粉墨盒120和清洁仓130安装在两个外壳110的内侧,防护罩140位于清洁仓130外且安装在两个外壳110的内侧,集粉垫板150安装在清洁仓130的底部,充电辊160活动安装在两个外壳110内侧的中部,显影套筒170和转印辊180活动安装在外壳110内侧的横孔中,感光鼓190贴合于充电辊160的外壁上,排尘弧管230安装在清洁仓130内侧的底部上,传动件21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内,引导风管22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一端且贯穿至碳粉墨盒120的内部,密封垫圈24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的内部,两个定位件250连接于排尘弧管230的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粉转输机构(100)以及排粉机构(200);所述碳粉转输机构(100)包括两个外壳(110)、安装在两个外壳(110)内侧的碳粉墨盒(120)和清洁仓(130)、位于清洁仓(130)外且安装在两个外壳(110)内侧的防护罩(140)、安装在清洁仓(130)底部的集粉垫板(150)、活动安装在两个外壳(110)内侧中部的充电辊(160)、活动安装在外壳(110)内侧横孔中的显影套筒(170)和转印辊(180)以及贴合于充电辊(160)外壁上的感光鼓(190);所述排粉机构(200)安装在碳粉转输机构(100)内,包括安装在清洁仓(130)内侧底部上的排尘弧管(23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内的传动件(21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一端且贯穿至碳粉墨盒(120)内部的引导风管(220)、安装在排尘弧管(230)内部的密封垫圈(240)、连接于排尘弧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谊海仉洪雨苏艳杰姜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海阔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