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59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安置在轨道车辆上,所述筒套(91)套装在喇叭筒(92)的后端上,喇叭筒的后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93),所述翻边将筒套限制在喇叭筒后端;所述管夹(8)夹装在喇叭筒的中部,所述钢丝绳(12)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片(11),钢丝绳一端的连接片与管夹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的连接片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该风笛装置的喇叭筒后端设置的翻边能够将筒套限制在喇叭筒的后端,喇叭筒则不会从筒套中脱落出来;管夹和钢丝绳将喇叭筒与车体连接起来,喇叭筒不会掉落遗失;本风笛装置能够保证长时间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车辆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风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轨道车辆(火车、地铁等)上,通常都安装有风笛装置,风笛装置是关乎车辆行车安全的重要装置,每当车辆路过道岔、道口前,车辆司机都要拉响风笛装置,以提醒前方工作人员或路人注意来车,尤其是在一些没有工作人员值守的道口,在经过道口前拉响风笛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现有的风笛装置中包括筒套、喇叭筒、基座和螺纹锁紧组件;喇叭筒通过筒套和螺纹锁紧组件与基座连接,其中,筒套套装在喇叭筒的后端上,筒套与喇叭筒通过过盈配合或者焊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正对前方的喇叭筒会遭受大风侵袭,强大的风力长时间作用在喇叭筒上,使得喇叭筒不断摇晃,最终会导致喇叭筒从筒套中脱落遗失,风笛装置则就不能正常使用,从而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的喇叭筒后端设置的翻边能够将筒套限制在喇叭筒的后端,喇叭筒则不会从筒套中脱落出来;此外,管夹和钢丝绳将喇叭筒与车体连接起来,喇叭筒不会掉落遗失;本风笛装置能够保证长时间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车辆行车安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安置在轨道车辆上,所述风笛装置包括筒套、喇叭筒、基座和螺纹锁紧组件;所述筒套套装在喇叭筒的后端上,喇叭筒的后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将筒套限制在喇叭筒后端;所述基座的内部为空腔,基座的前端面开设有喇叭安装孔,喇叭安装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喇叭筒后端的筒套通过所述螺纹锁紧组件与基座的喇叭安装孔固定连接,喇叭筒与基座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上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基座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的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膜片,所述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喇叭安装孔处。进一步地,所述风笛装置还包括管夹和钢丝绳,所述管夹夹装在喇叭筒的中部,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片,钢丝绳一端的连接片与管夹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的连接片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管夹上包裹有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一端的连接片通过六角螺栓螺母与管夹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的连接片通过六角螺栓螺母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本技术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的喇叭筒后端设置有翻边,翻边能够将筒套限制在喇叭筒的后端,筒套则不会与喇叭筒脱开,而筒套与基座的喇叭安装孔固定后,喇叭筒则不会从筒套中脱落出来;此外,本风笛装置中还设置了管夹和钢丝绳,管夹和钢丝绳的作用是将喇叭筒与车体连接起来,即使喇叭筒从基座脱落也不会掉落遗失,工作人员及时安装喇叭筒后则可短时间内恢复风笛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风笛装置能够保证长时间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车辆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风笛装置被部分剖开;图2为喇叭筒后端与筒套套装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接头、2膜片、4基座、5螺纹锁紧组件、8管夹、91筒套、92喇叭筒、93翻边、11连接片、12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安置在轨道车辆上,所述风笛装置包括筒套91、喇叭筒92、基座4和螺纹锁紧组件5;如图2所示,所述筒套91套装在喇叭筒92的后端上,筒套91与喇叭筒92之间通常为过盈配合,喇叭筒92的后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93,所述翻边93将筒套91限制在喇叭筒92后端;如图1所示,所述基座4的内部为空腔,基座4的前端面开设有喇叭安装孔,喇叭安装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喇叭筒92后端的筒套91通过所述螺纹锁紧组件5与基座4的喇叭安装孔固定连接,喇叭筒92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上设置有进气接头1,所述进气接头1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的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膜片2,所述膜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喇叭安装孔处,进气接头1用于与外部车体管路连接,当拉响风笛时,压缩空气由车体管路通过进气接头1进入基座4的内部空腔,压缩空气再经过膜片2流出喇叭筒92,膜片2受气流激荡发出声响,风笛装置则发出鸣响。本实施方式中的喇叭筒92后端的翻边能够将筒套91限制在喇叭筒92的后端,筒套91则不会与喇叭筒92脱开,而筒套91与基座4的喇叭安装孔固定后,喇叭筒92则不会从筒套91中脱落出来,由此保证了风笛装置的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车辆行车安全。参见图1,所述风笛装置还包括管夹8和钢丝绳12,所述管夹8夹装在喇叭筒92的中部,所述钢丝绳12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片11,钢丝绳12一端的连接片11与管夹8固定连接,钢丝绳12另一端的连接片11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图中未示出)。优化地,在所述管夹8上包裹有橡胶圈,当管夹8锁紧时,管夹8上的橡胶圈受到挤压,管夹8则紧紧地贴附在喇叭筒92上而不会前后滑动。更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两个连接片11均通过六角螺栓螺母分别与管夹8和车体固定连接。管夹8和钢丝绳12的作用是将喇叭筒92与车体连接起来,一旦发生喇叭筒92从基座4脱落的意外时,喇叭筒92也不会掉落遗失,工作人员及时安装喇叭筒92后则可短时间内恢复风笛装置的正常使用,从而减小了喇叭筒92脱落对车辆行车安全的影响。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安置在轨道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笛装置包括筒套(91)、喇叭筒(92)、基座(4)和螺纹锁紧组件(5);所述筒套(91)套装在喇叭筒(92)的后端上,喇叭筒(92)的后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93),所述翻边(93)将筒套(91)限制在喇叭筒(92)后端;所述基座(4)的内部为空腔,基座(4)的前端面开设有喇叭安装孔,喇叭安装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喇叭筒(92)后端的筒套(91)通过所述螺纹锁紧组件(5)与基座(4)的喇叭安装孔固定连接,喇叭筒(92)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上设置有进气接头(1),所述进气接头(1)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的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膜片(2),所述膜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喇叭安装孔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喇叭筒脱落的风笛装置,该风笛装置安置在轨道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笛装置包括筒套(91)、喇叭筒(92)、基座(4)和螺纹锁紧组件(5);所述筒套(91)套装在喇叭筒(92)的后端上,喇叭筒(92)的后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93),所述翻边(93)将筒套(91)限制在喇叭筒(92)后端;所述基座(4)的内部为空腔,基座(4)的前端面开设有喇叭安装孔,喇叭安装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喇叭筒(92)后端的筒套(91)通过所述螺纹锁紧组件(5)与基座(4)的喇叭安装孔固定连接,喇叭筒(92)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上设置有进气接头(1),所述进气接头(1)与基座(4)的内部空腔连通,在基座(4)的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膜片(2),所述膜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喇叭安装孔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丁祖留俊余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之鼎铁路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