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47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保温层(2)、加热层(3)和引线(15);装置本体为长方体中空结构,由左右两个对称壳体扣合而成;装置本体在顶面中部设置第一开口(11),装置本体侧面在壳体接缝处分别设置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装置本体中能容纳阀门(4),第一开口能通过阀门阀杆,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能通过阀门管道;装置本体底面在壳体接缝处设置铰链(16);装置本体顶面设置锁紧部(14);保温层固设在装置本体内部的侧面和底面;加热层固定设置在两个壳体相对的内侧面的保温层上,能通电产生热能;壳体上开设孔洞,引线穿过孔洞,引线的一端连接加热层,另一端连接电源。

Heat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阀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上的空气、水、油系统会运用大量的阀门来控制流体的通断和流向。我国幅员辽阔,轨道车辆从南到北运行的环境温差大,特别在北部地区,冬天的温度经常会处在-10℃以下,而用作阀门的密封件通常是由橡胶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处于在低温环境时其密封性能会下降或失效,这样会造成介质泄漏,导致阀门失效,影响行车安全。随着轨道交通车辆整体可靠性能的提高,确保阀门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可靠工作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将阀门设置在装置本体内,车辆处于低温环境时,通过加热层和保温层使阀门的密封件免受低温影响,确保阀门正常工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保温层、加热层和引线;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由左右两个对称壳体扣合而成,装置本体中能容纳阀门;装置本体在顶面中部设置第一开口,阀门阀杆能通过第一开口;装置本体侧面在壳体接缝处分别设置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阀门管道能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的大小与阀门管道的直径相适应;装置本体底面在壳体接缝处设置铰链,使得两个壳体能绕铰链转轴转动,实现装置本体的开合;装置本体顶面设置锁紧部,用于锁紧扣合后两个壳体;所述保温层固设在装置本体内部的侧面和底面,由保温材料构成;所述加热层固定设置在两个壳体相对的内侧面的保温层上,加热层能防尘防水,加热层中设置加热元器件,加热元器件通电产生热能;所述壳体上开设孔洞,引线穿过孔洞,引线的一端连接加热元器件,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锁紧部为搭扣结构。所述加热层为硅胶加热片。所述加热层中还包括第一开关,用于控制加热层的温度。所述引线和电源之间设置第二开关,能控制加热装置在低于设定温度时接通电源。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通过可打开可锁紧的壳体结构将阀门设置在装置本体内,在轨道车辆处于低温环境时,能通电启动加热元器件,并配合保温层的保护,使得阀门所处的工作环境高于冰点,避免了阀门的密封件因温度过低而密封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实现阀门在低温环境下亦能工作正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洁可靠,易于实现,方便使用,实现轨道车辆阀门在处于低温环境时能确保其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装置本体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与阀门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14锁紧部,15引线,16铰链,2保温层,3加热层,4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由左右两个对称壳体扣合而成,装置本体1中用于容纳阀门4,参见图5和图6。装置本体1在顶面中部设置第一开口11,阀门4阀杆能通过第一开口11,方便操作阀门4,第一开口11的形状可根据不同阀门的阀杆形状来设置,目的在于阀门置于加热装置时能方便操作阀杆。装置本体1侧面在壳体接缝处分别设置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分别用于通过阀门4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而且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的开口大小分别与阀门4的进口管道、出口管道的直径相适应。参见图3和图5,装置本体1底面在壳体接缝处设置铰链16,使得两个壳体能绕铰链16的转轴转动,实现装置本体1的开合。参见图2,装置本体1顶面、第一开口11的一侧设置锁紧部14,锁紧部14为搭扣结构,搭扣的固定扣通过螺栓螺帽固接在一个壳体的顶面上,搭扣的活动扣和支架通过螺栓螺帽固接在另一个壳体的顶面上,两个壳体扣合后,搭扣的活动扣能卡钩在固定扣上并闭合,从而锁紧装置本体1。参见图4,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层2和加热层3。保温层2固设在装置本体1内部的侧面和底面,由保温材料构成。加热层3通过耐高温胶水固定粘接在两个壳体相对的内侧面的保温层2上,加热层3为硅胶加热片,采用硅胶硫化封装加热元器件,能防尘防水,通电后产生热能。两个壳体的加热层中的加热元器件通过布置在保温层中的电线实现并联连接,电线经过装置本体1底面,其中一个壳体上开设孔洞,引线15穿过孔洞,引线的一端连接电热元器件,另一端连接电源。保温层和加热层的配合使用,确保阀门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能符合要求。本实施例中,加热层3中还封装有第一开关,用于控制加热层3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发生过热的情况。在引线15和电源之间设置第二开关,能检测环境温度,当加热装置的环境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接通电源、启动加热装置。另外,装置本体1的壳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阀门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根据装置本体1的大小,铰链16的数量可以调整为多个,锁紧部14可以是两个且分别布置在第一开口11的两侧,第一开口11的两侧在装置本体1的顶面预留了螺孔用于固定锁紧部14。本技术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通过一个可开合并锁紧的壳体结构,并增加了加热层和保护层的结构,使得阀门在轨道车辆处于低温环境时亦能正常工作,避免阀门的密封性能下降或失效,降低了行车风险,可应用于工作在较低环境温度下的机车、动车组和地铁等轨道车辆上。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保温层(2)、加热层(3)和引线(15);/n所述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由左右两个对称壳体扣合而成,装置本体(1)中能容纳阀门(4);装置本体(1)在顶面中部设置第一开口(11),阀门(4)阀杆能通过第一开口(11);装置本体(1)侧面在壳体接缝处分别设置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阀门(4)管道能通过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的大小与阀门(4)管道的直径相适应;装置本体(1)底面在壳体接缝处设置铰链(16),使得两个壳体能绕铰链(16)转轴转动,实现装置本体(1)的开合;装置本体(1)顶面设置锁紧部(14),用于锁紧扣合后两个壳体;/n所述保温层(2)固设在装置本体(1)内部的侧面和底面,由保温材料构成;/n所述加热层(3)固定设置在两个壳体相对的内侧面的保温层(2)上,加热层(3)能防尘防水,加热层(3)中设置加热元器件,加热元器件通电产生热能;/n所述壳体上开设孔洞,引线(15)穿过孔洞,引线(15)的一端连接加热元器件,另一端连接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阀门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保温层(2)、加热层(3)和引线(15);
所述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且由左右两个对称壳体扣合而成,装置本体(1)中能容纳阀门(4);装置本体(1)在顶面中部设置第一开口(11),阀门(4)阀杆能通过第一开口(11);装置本体(1)侧面在壳体接缝处分别设置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阀门(4)管道能通过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的大小与阀门(4)管道的直径相适应;装置本体(1)底面在壳体接缝处设置铰链(16),使得两个壳体能绕铰链(16)转轴转动,实现装置本体(1)的开合;装置本体(1)顶面设置锁紧部(14),用于锁紧扣合后两个壳体;
所述保温层(2)固设在装置本体(1)内部的侧面和底面,由保温材料构成;
所述加热层(3)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之鼎铁路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