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42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楞辊,包括辊筒,辊筒内中空设置有内腔,辊筒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头,第一轴头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辊筒内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气腔,第一导气腔的直径大于内腔的直径,内腔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封堵有隔板,隔板插接有连通空腔的虹吸管;辊筒的侧壁内沿辊筒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导热管,若干导热管沿辊筒的轴线圆周设置,导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气腔连通,另一端与内腔连通。通过上述设置,相比现有的将热蒸汽通入内腔的方式,减少了加热冷凝水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减少了不同介质传热对总的导热系数的影响,使辊筒的温度更接近热蒸汽的温度,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辊
本技术涉及瓦楞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瓦楞辊。
技术介绍
目前瓦楞辊都必须通过加热才能使纸板经过后形成瓦楞形状,现有技术中的瓦楞辊一般以电加热、油加热、蒸汽加热三种形式,其中蒸汽加热因成本低、热源稳定、安全性能好而长期普遍为客户接受使用。现有的一种瓦楞辊如图1所示,瓦楞辊的热蒸汽通过轴头引入辊筒1内腔11由内而外对辊体传热。瓦楞辊在运行时,原纸与瓦楞辊进行连续热交换,蒸汽释放热量后变成冷凝水,存积于辊筒1的内腔11,再由蒸汽压力将冷凝水经虹吸管2连续排除,而虹吸管2由于结构特点必须与瓦楞辊内壁保持一定距离,于是在辊筒1的内腔11内积存有一定高度的冷凝水。一方面冷凝水的存在阻碍了蒸汽的传热效率,使瓦楞辊不能有足够稳定的温度,生产出的纸板瓦楞成形不佳;二是在停机后需要重新加热瓦楞辊时,蒸汽加热整个瓦楞辊辊体至逐渐受热均匀所需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楞辊,具有提高蒸汽与辊体之间传热效率,使辊体受热更均匀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内中空设置有内腔,所述辊筒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头,所述第一轴头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内腔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封堵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轴头间隔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导气腔,所述隔板插接有连通空腔的虹吸管;所述辊筒的侧壁内沿辊筒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导热管,若干所述导热管沿所述辊筒的轴线圆周设置,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腔连通。通过上述设置,辊筒内部中空形成内腔,第一轴头的进气口与内腔连通并用于向内腔输入热蒸汽,其中第一轴头与现有的泵送热蒸汽的蒸汽管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通,使得在辊筒转动时热蒸汽始终向辊筒内输送,对辊筒进行加热。其中热蒸汽从进气口输入后流通至第一导气腔中,各导热管与第一导气腔连通,从而使热蒸汽流入各导热管中对辊筒的侧壁进行加热。现有的热蒸汽对辊筒进行加热时,需要先将内腔中的冷凝水加热才能将热量传递给辊筒侧壁,本技术通过热蒸汽直接对辊筒的侧壁进行加热,相比现有的将热蒸汽通入内腔的方式,减少了加热冷凝水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减少了不同介质传热对总的导热系数的影响,使辊筒的温度更接近热蒸汽的温度,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将导热管沿辊筒的轴线圆周设置,使热蒸汽对辊筒的加热更加均匀。并且导热管远离第一导气腔的一端与内腔连通,在热蒸汽持续通入导热管中时,热蒸汽在导热管中产生的冷凝水会被热蒸汽持续吹入内腔中,并在蒸汽的压力下通过虹吸管排出辊筒,其中虹吸管与隔板插接,当隔板跟随辊筒转动时虹吸管相对隔板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辊筒内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导气腔,所述第二导气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腔的直径,所述第二导气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导热管远离所述第一导气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腔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在辊筒内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与各导热管连通且与内腔连通的第二导气腔,从而配合隔板使热蒸汽从进气口通入后流经第一导气腔、导热管、第二导气腔后汇聚至内腔中,并且第二导气腔可以用来积蓄冷凝水,使冷凝水液面达到内腔壁厚后可以流至内腔中,再通过虹吸管流出辊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虹吸管位于所述内腔内的一端倾斜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当隔板跟随辊筒转动时虹吸管相对隔板转动,将虹吸管位于内腔内的一端倾斜设置,使内腔的冷凝水的液面能更快与虹吸管的进水口接触,并在热蒸汽的压力下从虹吸管流出。从而降低内腔中冷凝水的积蓄高度,减少冷凝水对热蒸汽热量的消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虹吸管与所述辊筒同轴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将虹吸管与辊筒的轴心同轴设置,从而在隔板跟随辊筒转动时虹吸管相对地面保持静止,可以持续对内腔内的冷凝水进行排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虹吸管与所述隔板固定,所述虹吸管位于所述内腔内的一端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内腔的内壁抵接。通过上述设置,将虹吸管与隔板固定,使虹吸管跟随隔板及辊筒转动,并将虹吸管位于内腔内的一端倾斜至与内腔的内壁抵接,从而使虹吸管的进水端不会与内腔的内壁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在虹吸管转动至进水口与内腔中的冷凝水接触时,在热蒸汽的压力下使冷凝水从虹吸管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辊筒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气腔连通的泄压阀。通过上述设置,泄压阀在辊筒内的气压过大时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使辊筒内的气压保持在一定恒定值,减少因气压过大对辊筒造成损坏的情况,也使虹吸管能平稳地将冷凝水输出辊筒,减少因辊筒内气压不稳导致的虹吸管损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辊筒安装有第二轴头,所述第二轴头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气腔连通的泄压通道,所述第二轴头安装有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泄压阀。通过上述设置,第二轴头的设置便于驱动辊筒转动,第二轴头内设置有泄压通道,在第二轴头安装有与泄压通道连通的泄压阀,通过泄压阀保持内腔中的气压的稳定,使辊筒内的气压保持在一定恒定值,减少因气压过大对辊筒造成损坏的情况,也使虹吸管能平稳地将冷凝水输出辊筒,减少因辊筒内气压不稳导致的虹吸管损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泄压阀沿所述辊筒的外周圆周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将泄压阀沿辊筒的外周圆周设置,使各泄压阀泄压时辊筒的转动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因泄压阀泄压时辊体的抖动对瓦楞纸的质量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辊筒的侧壁圆周开设有若干导热管,并在辊筒你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各导热管连通的第一导气腔和第二导气腔,从而使热蒸汽从进气口进入后流经第一导气腔、导热管、第二导气腔后汇聚至内腔中,实现对辊筒的侧壁的均匀加热,使辊筒的外周面的温度更接近热蒸汽的温度,并且在加热辊筒的时候无须通过冷凝水进行传热,减少了热量损失,并且缩短了将辊筒加热所需的时间;2.通过在内腔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固定有隔板,隔板连接有进水端倾斜设置的虹吸管,从而在热蒸汽的压力下将内腔中的冷凝水从虹吸管排出;3.通过设置与第二导气腔连通的泄压阀,使辊筒内的气压保持稳定,从而减少因压力过高对辊筒或虹吸管造成损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辊筒;11、内腔;111、隔板;12、第一轴头;121、进气口;13、第一导气腔;14、第二导气腔;15、第二轴头;151、泄压通道;2、虹吸管;3、导热管;31、弯头;4、泄压阀;5、齿轮;6、蒸汽管;7、旋转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2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瓦楞辊,包括圆柱型的辊筒1,辊筒1两端分别凸出固定有直径小于辊筒1的圆柱型的第一轴头1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辊,包括辊筒(1),所述辊筒(1)内中空设置有内腔(11),所述辊筒(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头(12),所述第一轴头(12)开设有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进气口(121),其特征是:所述内腔(11)靠近所述进气口(121)的一端封堵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与所述第一轴头(12)间隔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121)连通的第一导气腔(13),所述第一导气腔(1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隔板(111)插接有连通空腔的虹吸管(2);所述辊筒(1)的侧壁内沿辊筒(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导热管(3),若干所述导热管(3)沿所述辊筒(1)的轴线圆周设置,所述导热管(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腔(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腔(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辊,包括辊筒(1),所述辊筒(1)内中空设置有内腔(11),所述辊筒(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头(12),所述第一轴头(12)开设有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进气口(121),其特征是:所述内腔(11)靠近所述进气口(121)的一端封堵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与所述第一轴头(12)间隔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121)连通的第一导气腔(13),所述第一导气腔(1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隔板(111)插接有连通空腔的虹吸管(2);所述辊筒(1)的侧壁内沿辊筒(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导热管(3),若干所述导热管(3)沿所述辊筒(1)的轴线圆周设置,所述导热管(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腔(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腔(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楞辊,其特征是:所述辊筒(1)内远离所述进气口(12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导气腔(14),所述第二导气腔(14)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11)的直径,所述第二导气腔(14)与所述内腔(11)连通,所述导热管(3)远离所述第一导气腔(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灿卢智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达丰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