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0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包括:太阳轮、至少两对塔式行星齿轮、内齿圈、行星框架、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其中,太阳轮位于行星框架中央,与塔式行星齿轮的轴线平行;每个塔式行星齿轮由刚性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构成;各第一行星齿轮分层布置,且均与太阳轮啮合;各层中的第一行星齿轮的个数相同;各第二行星齿轮同层布置,并均与内齿圈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太阳轮作为动力输入端和输入轴刚性连接,行星框架作为动力输出端和输出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大速比单级行星齿轮行星轮布置干涉问题以及太阳轮太小,导致的太阳轮齿受力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
技术介绍
在目前工业生产中,对减速器的需求愈来愈高,对于新能源商用车减速器领域,要求减速比大、重量轻、承载力强、精度高,还要制造简单、价格适中。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可使用的减速器主要有行星齿轮减速器以及平行轴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减速机以其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减速范围广,精度高,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但传统行星齿轮减速器在大减速比通常选择多级传动的方案,多级传动方案零件多,加工复杂,体积大。而单级方案又很容易出现行星轮布置干涉问题以及太阳轮太小不符合相邻条件,导致太阳轮齿受力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解决了大速比单级行星齿轮行星轮布置干涉问题以及太阳轮太小,导致的太阳轮齿受力过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该减速器包括:太阳轮、至少两对塔式行星齿轮、内齿圈、行星框架、输入轴、输出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至少两对塔式行星齿轮、内齿圈、行星框架、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其中,/n所述太阳轮位于所述行星框架中央,与所述塔式行星齿轮的轴线平行;/n每个所述塔式行星齿轮由刚性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构成;/n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层布置,且均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各层中的第一行星齿轮的个数相同;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层布置,并均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n所述内齿圈作为固定端和所述壳体刚性连接,/n所述太阳轮作为动力输入端和输入轴刚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级大速比塔式行星排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至少两对塔式行星齿轮、内齿圈、行星框架、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其中,
所述太阳轮位于所述行星框架中央,与所述塔式行星齿轮的轴线平行;
每个所述塔式行星齿轮由刚性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构成;
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层布置,且均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各层中的第一行星齿轮的个数相同;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层布置,并均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内齿圈作为固定端和所述壳体刚性连接,
所述太阳轮作为动力输入端和输入轴刚性连接,所述行星框架作为动力输出端和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沿着输出轴的方向上,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两层错开布置,分别包括靠近所述输入轴的前第一行星齿轮和远离所述输入轴的后第一行星齿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征刘鹏翔郝守刚李进姜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清研易为新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