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0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钳,包括:焊钳本体;第一焊钳臂为柱状,第一焊钳臂的一端与焊钳本体相连;第二焊钳臂,第二焊钳臂的一端与焊钳本体相连,第一焊钳臂与第二焊钳臂的一端平行,第一焊钳臂与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垂直;第一电极帽,第一电极帽设在第一焊钳臂的另一端;第二电极帽,第二电极帽的设在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焊钳臂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平行;第一焊钳臂与第二焊钳臂可相对活动以使第一电极帽与第二电极帽相对靠近或远离。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焊钳能够方便地实现窄边的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钳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钳。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用于焊接汽车车门等焊接件的焊钳通常为C型焊钳或X型焊钳,焊钳焊接时对零件焊接面法线方向有一定的空间要求,不能焊接较窄的凹槽边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造型设计的需要,门边存在凹槽结构,且凹槽开口宽度仅16.5mm,用通用焊钳无法完成焊接任务。图3所示为通常焊接凹槽结构所使用的C型焊钳,第一电极帽3设在第一焊臂1上,第二电极帽4设在第二焊臂2上,第一电极帽3的轴线与第二电极帽4的轴线共线,从图3中可以看出,由于尾门边焊接凹槽开口宽度过窄,焊臂及电极帽对凹槽宽度有一定的要求,当凹槽开口宽度不够时,就会出现焊臂、电极帽与零件干涉,无法实现焊接。基于以上情况,由于新车型造型原因,会出现焊接边狭窄的结构,现有的焊钳难以实现窄边的焊接,影响焊接效率,不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型开发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焊钳,用以解决现有焊钳难以实现窄边的焊接,影响焊接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焊钳,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钳,其特征在于,包括:/n焊钳本体;/n第一焊钳臂,所述第一焊钳臂为柱状,所述第一焊钳臂的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相连;/n第二焊钳臂,所述第二焊钳臂的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相连,所述第二焊钳臂为L型,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一端平行,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垂直;/n第一电极帽,所述第一电极帽设在所述第一焊钳臂的另一端;/n第二电极帽,所述第二电极帽的设在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焊钳臂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平行;/n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钳本体;
第一焊钳臂,所述第一焊钳臂为柱状,所述第一焊钳臂的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相连;
第二焊钳臂,所述第二焊钳臂的一端与所述焊钳本体相连,所述第二焊钳臂为L型,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一端平行,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垂直;
第一电极帽,所述第一电极帽设在所述第一焊钳臂的另一端;
第二电极帽,所述第二电极帽的设在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焊钳臂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电极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焊钳臂的另一端平行;
所述第一焊钳臂与所述第二焊钳臂可相对活动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帽与所述第二电极帽相对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钳,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庆祝杜佳鹏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