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95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设备。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分离通道,在分离通道侧面的上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进气口,侧面的下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口;分离通道的顶端密封,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过顶端伸入至分离通道内,分离通道的底端具有机油回收口,机油回收口与车辆上的机油箱相通;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风叶位于分离通道内。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或与汽车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机油回收口与分离通道的过渡段为圆锥状。分离通道内壁的粗糙度为3.2‑6.3。所述的风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的风叶为多层叶片,能够起到逐级压气加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的发动机在燃烧做功时,不可避免地会排出废气,在废气中会包含有机油蒸汽和燃烧室中窜出来的水蒸气,如果不处理,则机油蒸汽和水蒸气会直接排放,如此则会造成烧机油的现象,还会引起发动机内部积碳,同时也污染空气,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油气分离的设备,能够将机油进行回收,从而达到避免烧机油和发动机积碳的目的,也避免了汽车尾气不合格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分离发动机燃烧后的气体中的机油蒸汽和水蒸气,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分离通道,在分离通道侧面的上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进气口,侧面的下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口;分离通道的顶端密封,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过顶端伸入至分离通道内,分离通道的底端具有机油回收口,机油回收口与车辆上的机油箱相通;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风叶位于分离通道内。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或与汽车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机油回收口与分离通道的过渡段为圆锥状,方便回收的机油流入机油回收口内。分离通道内壁的粗糙度为3.2-6.3,其既方便气流的流动通畅,不易产生紊流,又能够有效地将机油附着在分离通道内壁,不至于过于光滑,从而将机油从微小的颗粒状附着在分离通道内壁形成大的油滴,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机油回收口内。所述的风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从而能够更为稳定地对进气口的气流进行加速,并不会产生紊流,同时降低对动力源功率的要求。所述的风叶为多层叶片,能够起到逐级压气加速的目的,相较于单级叶片能够在风叶直径受限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气流增压效果。所述的多层叶片,下一级叶片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上一级的叶片。所述的多层叶片为2-5层,优选为2-3层。在排气口上还安装有气压调节阀,用以调控排出气体的压力。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发动机做功产生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动力源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中微小颗粒状的机油油滴被甩至分离通道内壁,并由于分离通道内壁具有合适的粗糙度,机油油滴在油液张力的作用下粘附在分离通道内壁并积蓄,当积蓄成较大的机油油滴时,机油油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分离通道内壁往下流淌至机油回收口,进而通过机油回收口回收至机油箱内,达到机油回收目的,同时气体中其余气体从出气口中排出。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机油的回收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分离通道1,在分离通道1侧面的上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进气口2,侧面的下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口3;分离通道1的顶端密封,动力源4的输出轴穿过顶端伸入至分离通道1内,分离通道1的底端具有机油回收口5,机油回收口5与车辆上的机油箱8相通;动力源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6,风叶6位于分离通道1内。所述的动力源4为电机或与汽车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机油回收口5与分离通道1的过渡段1-1为圆锥状,方便回收的机油流入机油回收口5内。分离通道1内壁的粗糙度为3.2-6.3,其既方便气流的流动通畅,不易产生紊流,又能够有效地将机油附着在分离通道1内壁,不至于过于光滑,从而将机油从微小的颗粒状附着在分离通道1内壁形成大的油滴,进而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机油回收口5内。所述的风叶6位于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从而能够更为稳定地对进气口的气流进行加速,并不会产生紊流,同时降低对动力源4功率的要求。所述的风叶6为多层叶片,能够起到逐级压气加速的目的,相较于单级叶片能够在风叶直径受限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气流增压效果。所述的多层叶片,下一级叶片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上一级的叶片。所述的多层叶片为2-5层,优选为2-3层。在排气口3上还安装有气压调节阀7,用以调控排出气体的压力。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发动机做功产生的气体从进气口2进入,动力源4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中微小颗粒状的机油油滴被甩至分离通道1内壁,并由于分离通道1内壁具有合适的粗糙度,机油油滴在油液张力的作用下粘附在分离通道1内壁并积蓄,当积蓄成较大的机油油滴时,机油油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分离通道1内壁往下流淌至机油回收口5,进而通过机油回收口5回收至机油箱8内,达到机油回收目的,同时气体中其余气体从出气口3中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分离通道,在分离通道侧面的上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进气口,侧面的下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口;分离通道的顶端密封,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过顶端伸入至分离通道内,分离通道的底端具有机油回收口,机油回收口与车辆上的机油箱相通;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风叶位于分离通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状的分离通道,在分离通道侧面的上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进气口,侧面的下端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口;分离通道的顶端密封,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过顶端伸入至分离通道内,分离通道的底端具有机油回收口,机油回收口与车辆上的机油箱相通;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风叶位于分离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机或与汽车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回收口与分离通道的过渡段为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通道内壁的粗糙度为3.2-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发动机用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宝国常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时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