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81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涉及基坑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排水沟设置于基坑底部,所述集水井井壁设置有护壁、井底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且伸入集水井内部,所述集水井内部设置有与抽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过滤件;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供抽水管伸入的连接孔、侧壁设置有多个供水流入内部的进水孔;所述过滤件设置于箱体内部且套于抽水管外侧。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后流入箱体内部,再经过过滤件去除泥沙,最后从抽水管处被抽出。泥沙受到过滤件的阻挡后自然沉降至箱体底部,不会堆积在外环网表面,保证疏水导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技术介绍
开挖基坑时,若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导致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等问题发生。因此,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正常施工,需要进行降排水,排出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常见的基坑疏水导水装置有:明沟加集水井排水、轻型井点排水、喷射井点排水、电渗井点排水、深井井点排水等。其中明沟加集水井排水的方法最为普遍,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适用于地下水量不大、土质较好的情况。集水井排水法的施工过程如下:沿坑底四周或中央开挖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沟底比挖土面低0.5m以上,并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每隔20-4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底面低于挖土面1-2m。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再用水泵抽出集水井中的水即可。长期使用,可在集水井底部铺设碎石滤水层,防止抽水时间过长而将泥沙抽出;并在井壁设置护壁,加强结构。公告号为CN2043260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降排水的结构,其包括集水管、集水井、明水沟和抽水设备,集水管由钢管和密目钢丝网组成,集水管插入基坑侧壁土体和基坑内土体中可以加速水的流入以加快排水效率并对水进行过滤,降排水完成后可在集水管内注浆重复利用以加固土体。集水井内设置由卵石层和密目钢丝网组成的滤水层。滤水层一般设置在集水井底部,以防止井底泥沙被抽出。而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底部的水中难免会带有泥沙,容易导致集水管堵塞。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将滤水层设置在集水井中部,集水管伸至滤水层下部,以过滤排水沟内流入的水,避免集水管堵塞。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泥沙淤积在滤水层上部,容易导致滤水层透水性能变差,严重影响降排水效率,且泥沙清理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可过滤泥沙且疏水导水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排水沟设置于基坑底部,所述集水井设置有多个且沿排水沟间隔设置,所述集水井井壁设置有护壁、井底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且伸入集水井内部,所述集水井内部设置有与抽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过滤件;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供抽水管伸入的连接孔、侧壁设置有多个供水流入内部的进水孔;所述过滤件设置于箱体内部且套于抽水管外侧,其包括外环网、内环网、夹于外环网和内环网之间的碎石层和粗砂层、连接于外环网和内环网顶部之间且与箱体连接的顶板、连接于外环网和内环网底部之间的底板、设置于内环网外侧的滤布,所述碎石层贴合外环网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粗砂层贴合滤布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后,从进水孔处流入箱体内部,再经过过滤件,最后从抽水管处被抽出,实现疏水导水。其一、采用箱体过滤的方式,大部分的泥沙沉积在集水井底部,且不易受抽水作用力的影响而漂浮;其二、进入箱体内部的泥沙受到过滤件的阻挡后自然沉降至箱体底部,不会堆积在外环网表面,进而不会影响水通过过滤件,保证疏水导水效率;其三、碎石层的孔隙率大于粗砂层,而过滤效果差,采用两者复合作为过滤层,且厚度的变化符合泥沙向下沉降的规律,水可从上部快速通过,保证疏水导水效率,而逐渐沉降的泥沙受到粗砂层的阻挡而难以进入,保证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环网呈锥形且开口朝上,所述外环网平行于内环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过滤件下端开口封闭,箱体底部沉积的泥沙不会因抽水作用力而上浮;另一方面泥沙更容易从过滤件上滑落,不容易堆积在碎石层内,保证疏水导水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壁为水泥管支护,所述护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渗水孔、内侧于渗水孔处连接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与进水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井受到护壁的支撑保护而保证结构强度,井壁的土不会落入井内。地下水也可从渗水管处渗入井内,提高疏水导水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与进水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侧套有套管,所述连接管端部外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套管内侧设置有供连接块卡入并滑移的连接槽,所述渗水管外侧连接有用于卡入连接槽的定位块,所述连接槽沿套管周向连通有供连接块转入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套管连接渗水管和连接管,使得箱体相对固定,进而避免其活动碰撞护壁而损坏的麻烦,且保证疏水导水效率。需要拆卸取出箱体时,先转动箱体直至连接块从固定槽处转入连接槽,再滑动套管至与渗水管分离即可。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槽内壁连接有凸点,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供凸点卡入的第一凹槽,所述凸点卡入第一凹槽时套管未相对连接管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收起至凸点卡入第一凹槽,此时套管不容易意外滑动,便于安装进行。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泥口,所述箱体底部于出泥口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条、另一侧连接有挡条,所述出泥口处设置有集泥盒,所述集泥盒开口两侧均连接有卡入导向条的边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部的泥沙会沉积至集泥盒内,且集泥盒可背离挡条滑动至拆下,便于人们倒出箱体内部沉积的泥沙。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块设置有供凸点卡入的第二凹槽,所述凸点卡入第二凹槽时连接块可转入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下集泥盒倾倒时,可先转动箱体至水平状态,此时连接块位于连接槽处而套管不容易滑动。该状态下,一方面集泥盒拆下后箱体内部的泥沙不会掉出出泥口,另一方面人们可直接井口处利用长夹直接拆装集泥盒,无需入井。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泥盒于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集泥盒远离挡条的一端设置有供盖板插入的插孔,所述盖板朝向挡条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条、另一端设置有拉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处于竖直状态时盖板相对集泥盒错位,箱体内部的泥沙可沉积于集泥盒内;箱体处于水平状态时,集泥盒自然下滑而使盖板覆盖其开口,使得集泥盒内的泥沙不易漏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连接有卡入拉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入拉孔时盖板相对集泥盒开口错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泥盒下滑后盖板受到限位块的阻力而不会直接掉下,便于人们用长夹将集泥盒夹上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条和集泥盒朝向挡条一侧的内壁均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磁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覆盖住集泥盒开口时,受到磁石吸引而不会意外滑落打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碎石层的孔隙率大于粗砂层,而过滤效果差,采用两者复合作为过滤层,且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集水井(2)、抽水泵(3)和抽水管(4),所述排水沟(1)设置于基坑底部,所述集水井(2)设置有多个且沿排水沟(1)间隔设置,所述集水井(2)井壁设置有护壁(5)、井底设置有滤水层(9),所述抽水管(4)与抽水泵(3)连接且伸入集水井(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内部设置有与抽水管(4)连接的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箱体(61)、过滤件(62);/n所述箱体(61)顶部设置有供抽水管(4)伸入的连接孔(611)、侧壁设置有多个供水流入内部的进水孔(612);/n所述过滤件(62)设置于箱体(61)内部且套于抽水管(4)外侧,其包括外环网(621)、内环网(622)、夹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之间的碎石层(623)和粗砂层(624)、连接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顶部之间且与箱体(61)连接的顶板(626)、连接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底部之间的底板(627)、设置于内环网(622)外侧的滤布(625),所述碎石层(623)贴合外环网(621)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粗砂层(624)贴合滤布(625)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集水井(2)、抽水泵(3)和抽水管(4),所述排水沟(1)设置于基坑底部,所述集水井(2)设置有多个且沿排水沟(1)间隔设置,所述集水井(2)井壁设置有护壁(5)、井底设置有滤水层(9),所述抽水管(4)与抽水泵(3)连接且伸入集水井(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内部设置有与抽水管(4)连接的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箱体(61)、过滤件(62);
所述箱体(61)顶部设置有供抽水管(4)伸入的连接孔(611)、侧壁设置有多个供水流入内部的进水孔(612);
所述过滤件(62)设置于箱体(61)内部且套于抽水管(4)外侧,其包括外环网(621)、内环网(622)、夹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之间的碎石层(623)和粗砂层(624)、连接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顶部之间且与箱体(61)连接的顶板(626)、连接于外环网(621)和内环网(622)底部之间的底板(627)、设置于内环网(622)外侧的滤布(625),所述碎石层(623)贴合外环网(621)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粗砂层(624)贴合滤布(625)且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网(622)呈锥形且开口朝上,所述外环网(621)平行于内环网(6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5)为水泥管支护,所述护壁(5)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渗水孔(51)、内侧于渗水孔(51)处连接有渗水管(7),所述渗水管(7)与进水孔(6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1)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与进水孔(612)连通的连接管(63),所述连接管(63)外侧套有套管(64),所述连接管(63)端部外侧连接有连接块(631),所述套管(64)内侧设置有供连接块(631)卡入并滑移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畏洪祖勇王林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