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空间多方位可移动立体高效除尘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业厂房除尘领域,涉及除尘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大空间多方位可移动立体高效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行业对煤炭、水泥、钢铁、等原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转运生产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小于100微米的粉尘可以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也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粉尘弥散严重的转运点设置效果显著的除尘装置必不可少。已有除尘装置均针对单向尘源进行处理,而且根据汇流原理,排风装置回风口轴心速度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除尘作用范围小,然而工业厂房中的粉尘迁移成无组织特性,排风口单一布置收尘效果欠佳;通常情况,为了提高收尘效率只能增大排风量或排风系统个数,由于工业厂房设备较多,缺少足够的空间用于增加排风系统数量,同时势必造成初投资的大幅增加,当风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排风效果并不明显。再者,由于现有除尘设备具有初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不易拆卸,安装复杂,占地面积大,吸尘滤尘效率低以及除尘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因此寻求一种初投资少,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空间多方位可移动立体高效除尘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安装有转动动力机构(2),转动动力机构(2)上安装有多方位除尘装置(3),转动动力机构(2)带动多方位除尘装置(3)转动,多方位除尘装置(3)的下风管(301)顶端与伸缩通风机构(4)的软管(401)底端相固定连通,伸缩通风机构(4)的上风管(402)顶端转动式连通安装在引风机构(5)上;引风机构(5)为多方位除尘装置(3)提供负压吸力;/n所述的多方位除尘装置(3)包括下风管(301),下风管(301)的顶端开放,下风管(301)的底端封闭,下风管(30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下风管(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空间多方位可移动立体高效除尘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安装有转动动力机构(2),转动动力机构(2)上安装有多方位除尘装置(3),转动动力机构(2)带动多方位除尘装置(3)转动,多方位除尘装置(3)的下风管(301)顶端与伸缩通风机构(4)的软管(401)底端相固定连通,伸缩通风机构(4)的上风管(402)顶端转动式连通安装在引风机构(5)上;引风机构(5)为多方位除尘装置(3)提供负压吸力;
所述的多方位除尘装置(3)包括下风管(301),下风管(301)的顶端开放,下风管(301)的底端封闭,下风管(30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下风管(301)内部相连通的除尘舱(303),多个除尘舱(303)沿着径向呈辐射状对称设置;
所述的除尘舱(303)包括根部安装在下风管(301)侧壁上的平行设置的上盖板(304)和下盖板(305),上盖板(304)的和下盖板(305)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过滤膜(306),上盖板(304)和下盖板(305)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端板(307);
所述的伸缩通风机构(4)包括底端与下风管(301)的顶端相连通的软管(401),软管(401)的顶端与上风管(402)的底端相连通,上风管(402)的顶端转动式连通安装在引风机构(5)上;软管(401)的外部平行设置有轨道板(403),轨道板(403)的上部通过连接板(404)固定安装在上风管(402)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轨道板(403)上开设有与软管(401)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的轨道槽(405),轨道槽(405)的顶端和底端均封闭;下风管(301)靠近顶端的侧壁上沿着径向设置有滑杆(406),滑杆(406)安装在轨道槽(405)内,滑杆(406)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407)。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芬,郭军霞,陈启东,冯帅,郭晓红,王莉媛,侯立泉,汪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