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53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一基坑的一地下连续墙、一降压井支撑架、一操作平台、至少一护筒、至少一疏干井、至少一降压井、至少一观测井、一回灌井、一发电机组、一排水系统、一排气系统和一监控系统;操作平台、护筒和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并搭设于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发电机组连接排水系统、排气系统和监控系统;基坑处的地层包括依次排布的一上部含水层、一隔水层和一下部富水含水层;地下连续墙呈圆形并部分位于下部富水含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可在应急情况下,实现巨厚富水含水层深坑降水,且安全性高、可对地下水实施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环境岩土基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江边深坑降水,水量大,用电量大,基坑深,风险较大。目前,尚未有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实现江边深坑降水的应急基坑降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可在应急情况下,实现巨厚富水含水层深坑降水,且安全性高、可对地下水实施监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一基坑的一地下连续墙、一降压井支撑架、一操作平台、至少一护筒、至少一疏干井、至少一降压井、至少一观测井、一回灌井、一发电机组、一排水系统、一排气系统和一监控系统;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护筒和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并搭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排水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和所述监控系统;所述基坑处的地层包括依次排布的一上部含水层、一隔水层和一下部富水含水层;所述地下连续墙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富水含水层且顶部呈平面上封闭止水结构。优选地,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包括一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架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相连的若干型钢支撑框和多个钢板,所述钢板设置于所述型钢支撑框上;所述护筒与所述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降压井的井管钢筋与所述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降压井与所述护筒的侧壁通过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br>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采用双电源发电机组或多电源发电机组。优选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排水子系统,每一所述排水子系统包括一排水管和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疏干井或所述降压井。优选地,所述排水子系统还包括一水泵电源控制箱,所述水泵电源控制箱连接所述发电机组。优选地,所述疏干井设置于所述上部含水层;所述降压井设置于所述上部含水层、所述隔水层和所述下部富水含水层。优选地,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一鼓风机和一排气管;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发电机组;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基坑内。优选地,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一监测室、多个功能监测装置和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室和所述监测点设置于所述基坑的地面;所述监测室包括一监测端;所述功能监测装置与所述监测端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功能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坑内的水位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沉降监测装置和气体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连接所述排水管。优选地,所述监测点包括地面沉降监测点、地下连续墙内外测斜点、地下连续墙墙顶位移监测点和分层沉降监测点。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三角支撑架架设于顶部呈平面上封闭止水结构的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与墙体形成稳定性结构,连接操作平台。2、护筒与操作平台配合形成立体防护结构,阻止砂层中钻进塌孔,另外可为底板施工封井止水用。3、发电机组采用双电源发电机组或多电源发电机组,确保不停电,连续供电;形成自动补偿连续供电系统。4、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排水子系统,双排水,不回流,每天6万吨水量,能够连续畅通排出来。一部分水量可用作自动抽灌一体化的水源,保护周边环境不发生由于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灾害。5、水气混合物,气体的载体为水体,只是从井中抽水才溢出气体。通过排水系统和排气系统的共同作用消除毒气对人身的健康伤害。6、监测端用于水位、流量、沉降和气体的监测。7、同时采用疏干井和降压井,实现疏干、降压综合性坑内外降水工艺,疏干、降压变为无压地下水,消除了止水帷幕渗漏的缺陷。解决了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大降深的基坑降水难题。8、应急情形下,底板钢筋安装组合中加型钢、提高混凝土标号,增加底板强度、结构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基坑深度和底板厚度,从而也降低了降水深度。9、建立了大型河流边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大降深的注旋流池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应急措施系统。10、通过现场水文地质勘察、降水试验示范和生产性抽水试验,求得了水文地质参数和地层变形参数,检验了止水帷幕的质量,建立了基坑地下水控制监控路演应急系统。落实有效的地下水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功能、特点。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一基坑的一地下连续墙1、一降压井支撑架2、一操作平台3、至少一护筒4、至少一疏干井5、至少一降压井6、至少一观测井7、一回灌井8、一发电机组9、一排水系统、一排气系统和一监控系统10;操作平台3、护筒4和降压井支撑架2固定连接并搭设于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发电机组9连接排水系统、排气系统和监控系统10;基坑处的地层包括依次排布的一上部含水层11、一隔水层12和一下部富水含水层13;地下连续墙1部分位于下部富水含水层13且顶部呈平面上封闭止水结构。本实施例中,护筒4直径1200mm。开挖深度揭穿隔水层12进入下部富水含水层13中,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1围护,由于下部富水含水层13富水性好,厚度大,围护不能截断下部富水含水层13,而下部富水含水层13地下水水位要求降到基坑底板面以下。降压井支撑架2包括一三角支撑架,三角支撑架架设于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三角支撑架包括相连的若干型钢支撑框和多个钢板,钢板设置于型钢支撑框上;护筒4与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降压井6的井管钢筋与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降压井6与护筒4的侧壁通过降压井支撑架2固定连接。护筒4深度进入下部富水含水层13一定深度,护筒4上部的位置连接有操作平台3。施工操作平台3与护筒4钢筋连接,护筒4高于操作平台3,平台钢板固定在型钢上,降压井6井管钢筋固定在型钢支撑架上,钢筋纵横交错,对减压井进行横向定位。本实施例中,发电机组9采用双电源发电机组或多电源发电机组。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排水子系统,每一排水子系统包括一排水管和一水泵,水泵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伸入疏干井5或降压井6。排水子系统还包括一水泵电源控制箱,水泵电源控制箱连接发电机组9。疏干井5设置于上部含水层11;降压井6设置于上部含水层11、隔水层12和下部富水含水层13。排气系统包括一鼓风机和一排气管;鼓风机连接排气管和发电机组9;鼓风机设置于操作平台3上,排气管伸入基坑内,防止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监控系统10包括一监测室、多个功能监测装置和多个监测点;监测室和监测点设置于基坑的地面;监测室包括一监测端;功能监测装置与监测端通信连接。功能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基坑内的水位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沉降监测装置和气体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网监控确保排水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基坑的一地下连续墙、一降压井支撑架、一操作平台、至少一护筒、至少一疏干井、至少一降压井、至少一观测井、一回灌井、一发电机组、一排水系统、一排气系统和一监控系统;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护筒和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并搭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排水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和所述监控系统;所述基坑处的地层包括依次排布的一上部含水层、一隔水层和一下部富水含水层;所述地下连续墙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富水含水层且顶部呈平面上封闭止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基坑的一地下连续墙、一降压井支撑架、一操作平台、至少一护筒、至少一疏干井、至少一降压井、至少一观测井、一回灌井、一发电机组、一排水系统、一排气系统和一监控系统;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护筒和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并搭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排水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和所述监控系统;所述基坑处的地层包括依次排布的一上部含水层、一隔水层和一下部富水含水层;所述地下连续墙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富水含水层且顶部呈平面上封闭止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包括一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架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相连的若干型钢支撑框和多个钢板,所述钢板设置于所述型钢支撑框上;所述护筒与所述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降压井的井管钢筋与所述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降压井与所述护筒的侧壁通过所述降压井支撑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采用双电源发电机组或多电源发电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富水含水层中基坑应急降水气体监控整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两组排水子系统,每一所述排水子系统包括一排水管和一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疏干井或所述降压井。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成松杲亚强李永辉靳军文罗军涛牛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