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反应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团簇反应
,具体涉及一种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反应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杂化材料不仅兼具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各自的优点,而且可以通过调控金属与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的光学、电学、催化等性能,已成为功能材料领域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课题。金属与有机分子之间存在着多种能量传递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包括金属与金属之间、有机配体之间以及金属与有机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金属簇合物内/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合成性能增强的功能性材料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目前多采用液相合成法进行相关研究,难以排除溶剂对簇合物的干扰。团簇气相研究方法能够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精准调控团簇的组分和结构。金属-有机气相团簇反应的常用思路是通过磁控溅射金属靶材的方式产生金属团簇,金属团簇在反应装置中与中性超音速膨胀分子束碰撞、冷却、反应、生长成为金属-有机簇合物。簇合物的形成和生长与腔体压力、靶枪功率、加热温度、反应管位置等因素有关,在反应过程中,如何协同调节各项参数以实现对其结构-性能的精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部件和蒸发部件,其中,/n所述反应部件包括反应室,所述反应室设有反应开口端;/n所述蒸发部件包括伸缩组件和加热元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蒸发室,所述蒸发室连通所述反应室,所述加热元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对所述蒸发室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部件和蒸发部件,其中,
所述反应部件包括反应室,所述反应室设有反应开口端;
所述蒸发部件包括伸缩组件和加热元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蒸发室,所述蒸发室连通所述反应室,所述加热元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对所述蒸发室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底座和空心管,所述底座设有腔室,所述空心管的外壁与所述底座的腔室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空心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反应室相连通,所述空心管的所述一端的内侧至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反应部件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蒸发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件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于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反应部件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为漏斗,所述漏斗的大口朝向所述反应部件,所述漏斗的小口朝向所述空心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加热棒,该陶瓷加热棒穿入所述底座的孔中,所述底座和所述空心管均为导热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件还包括热电偶,该热电偶插入所述底座的孔中,用于监测所述蒸发室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件设于所述反应部件的反应室下方,所述反应部件为夹层结构,所述蒸发室通过所述夹层连通所述反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相团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部件包括反应管、连接套筒、漏斗、导流管和铜网,所述反应管内为所述反应室,所述连接套筒设于所述反应管外,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反应管之间形成所述夹层,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反应管的一端,所述铜网设于所述反应管的另一端内侧,所述导流管自所述反应管内壁向所述反应管的中心轴延伸,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铜网与所述反应管的一端之间,且临近所述铜网;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反应管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智训,殷保祺,吴海铭,郭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