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俊郎专利>正文

圣诞树捻枝枝叶反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4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圣诞树捻枝枝叶反向控制装置的改进,尤其是指在捻枝机上的捻枝点处设有一固定座,其上设有一汽缸,汽缸活塞的杆端与主板上的螺孔衔接,而主板上设有两导杆,且主板板侧两外缘设有两翼板,两翼板之间枢接固定一圆轴状的压轴,通过使压轴下压在捻枝点上而使圣诞树叶反向捻枝,同时压轴因能自由旋转,使得其与铁线之间的摩擦将减至最小,从而使压轴使用寿命延长,而铁线则不至于因摩擦受力过大而被拉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圣诞树捻枝叶反向控制装置的改进,尤其是指在捻枝机上的捻枝点处设有一固定座,其上设有一气缸,气缸活塞的杆端与主板上的螺孔衔接,而主板上设有二导杆,且主板板侧两外缘设有两翼板,两翼板之间枢接固定一圆轴状的压轴,通过使压轴下压在捻枝点上而使圣诞树枝叶反向捻枝,同时压轴因能自由旋转,使得其与铁线之间的摩擦将减至最小,从而使压轴使用寿命延长,而铁线则不至于因磨擦受力过大而被拉断。以目前最新圣诞树捻枝的制造,其构造主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是将圣诞树捻枝机的前置料架组A上放置所需的塑胶带料,带料会合在切叶装置B处将带料切割成细丝状,再在冲剪装置C处将丝叶带料的两侧冲剪出缺口,而在双向押片装置D处改变捻枝枝叶的朝向,捻枝输送装置E则是使捻枝与夹送同步进行的机构,再由切断装置F将叶枝剪切切断,即完成单枝双向的圣诞树捻枝制造。而上述所陈的双向押片装置D(如图2及图3所示)是在固定座20的上方固定气缸291,并在气缸291的活塞杆端固定设置连片292,连片292的末端焊固有两两上下交错斜叠的上下押片293A、293B,而上、下两押片293A、293B相叠之间形成一斜导缘294(如图3A所示),另在固定座20上设有上下两组导线轮22A、23A和22B、23B,并在上导线轮组22A、23A的下方设有另一导线轮25,此导线轮25是固定在摆臂24上,故导线轮25可随摆臂24的摆动而变换位置;再在导线轮25的下方设有一导料槽座27A,在导料槽座的上方盖合一槽座盖27B,以使导料槽座27A、27B之间形成一导料槽孔271,可使带料5通过其中;又在导料槽座27A的前方设有一导线轴杆26,而在导线轴杆26的中央位置设有导线沟261;故当铁线6绕过各导线轮组与带料5会合后,通过捻枝输送装置E的捻送,而使叶枝成型且同时枝叶朝前送进,若欲使枝叶朝另一方向捻枝时,可使押片293A、293B下压到未成型的枝叶上,则枝叶在缠绕时,会顺着斜导缘294的斜边方向缠绕而使枝叶朝后成型,从而达到单枝双向的一连贯作业的制作过程;此外,枝叶单枝双向押片的构造主要是由导线轮25与导线轮杆26两者的中心位差形成,以使枝叶朝后,再通过上述押片293A、293B使枝叶朝后成型。上述可使捻枝具有双向缠绕的双向押片构造为目前最新颖的设计,然而经使用后发现一般制造捻枝时由于捻枝大小的不同,故其卷绕铁线的直径也相应有所不同,而目前本行业所采用的线直径大约是从0.457毫米至1.219毫米范围内,但在上述押片装置中由于押片293A、293B是下压住铁线交会处,因此,其是呈一张开的端角,其将使铁线承受极大的摩擦力及磨损,而磨擦力加大将有可能造成铁线无法承受导致拉断的情况而受到损害,另外,磨损将导致押片使用寿命的急骤缩减,因此常用押片不适合较粗线直径的铁线(0.711毫米至1.219毫米)的抵压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常用押片的缺点加以苦心研究,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进,终于创造出一种可改进常用结构缺点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滚轴式押片,通过使该滚轴式押片在下压铁线时,而不致对铁线或滚轴造成刮伤的损害或甚至铁线断裂的情况,另外,对较粗的铁线更能显现其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圣诞树捻枝枝叶反向控制装置的改进,其捻枝机双向押片装置是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前方,其是在一固定座上设有一气缸,气缸活塞杆端衔固在主板上,而主板一端的两侧各固定有相对的翼板,且两翼板上都装设有轴承,且使一压轴夹固在两翼板之间,并可自由旋转。现在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以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图1是圣诞树枝叶捻枝机的示意图;图2是常用双向押片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常用双向押片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其捻枝机双向押片装置D的设计主要是在输送装置E前方的固定座上设有一气缸30,气缸30的活塞杆端与主板311衔接,而主板311两侧固定设有翼板313,翼板313上则设有轴承315,使压轴314夹固在两翼板313之间,并可自由旋转。另外,其输送装置E前方所设的固定座20上设有上下两组导线轮35A、36A和35B、36B,并在上导线轮35A、36A的下方设有另一导线轮371,此导线轮371固定在摆臂37上,故导线轮371可随着摆臂37的摆动而变换位置;再在导线轮371的下方设有一导料槽座38B,在导料槽座上方盖合一导料槽座盖38A,使导料槽座38B与38A之间形成有导料槽孔381,使带料5通过其中;在导料槽座38B的前方设有一导线轴杆39,而在导线轴杆39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导线沟391;当上下铁线6绕过各导线轮组与带料5会合后,通过捻枝输送装置E的捻送,在使叶枝成型的同时将枝叶朝前送进,若欲使枝叶朝另一方向捻枝时,可使压轴314向下压住未成型的铁线上,而改变原先由导线轮371及导线轴杆39顺势而下的铁线卷绕中心位差,则枝叶在缠绕时会受压轴314的下压而改变方向的铁线缠绕而使枝叶朝后成型,从而达到单枝双向的一连贯作业制造过程。其特点是使用压轴314向下压住铁线6,首先在使用上即可使不断移动的铁线6在经过压轴314时,因压轴314可自由旋转,故两者之间受到的磨擦最小,从而使铁线6及压轴314受到的伤害大为降低,同时延长了压轴314的使用寿命,由于这种枝叶反向控制结构因铁线与压轴之间的磨擦力大为降低,因此可使用在制造大捻枝的粗铁线上,从而不致于造成常用装置磨擦过大而导致押片受损或铁线拉断的情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确实已突破了常用结构的内容,而具有首创的构造设计,同时又能够达到具有进步性的实用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圣诞树捻枝枝叶反向控制装置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捻枝机双向押片装置是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前方,其是在一固定座上设有一气缸,气缸活塞杆端衔固在主板上,而主板一端的两侧各固定有相对的翼板,且两翼板上都装设有轴承,且使一压轴夹固在两翼板之间,并可自由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圣诞树捻枝枝叶反向控制装置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捻枝机双向押片装置是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前方,其是在一固定座上设有一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郎
申请(专利权)人:曾俊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