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19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塑料模具脱模技术领域的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定模、动模、空心型芯和脱模机构,所述定模由相同的两个半模组成,所述半模开设有螺纹成型口,所述两个螺纹成型口相互适配组合,所述空心型芯固定连接在动模的侧面,空心型芯与两个螺纹成型口组合而成的注塑成型槽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脱模机构,在动模离开定模前,实现对两个半模的分离,从而实现注塑件与定模之间的脱模,避免了强脱和旋脱装置在脱模时都对注塑件有相互作用力而产生摩擦损耗的问题,减少注塑件的伤害,间接降低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模具脱模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现有螺纹塑料注塑件脱模方法多采用强脱和旋脱,强脱是利用塑件弹性脱螺纹,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软质注塑件,可用推件板将注塑件从螺纹型芯上强制脱下推件板,这种形式的模具结构简单,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塑件,旋脱是利用注塑件与螺纹型芯或型环相对转动与相对移动脱出螺纹注塑件,回转机构可设在动模或定模上,通常模具回转机构设置在动模一侧,现有强脱和旋脱装置在脱模时都对注塑件有相互作用力,产生摩擦损耗,对注塑件造成伤害,间接提高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强脱和旋脱装置在脱模时都对注塑件有相互作用力,产生摩擦损耗,对注塑件造成伤害,间接提高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定模、动模、空心型芯和脱模机构,所述定模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半模组成,所述半模对应注塑件成型端面位置开设有螺纹成型口,所述半模的背面开设有与螺纹成型口连通的注塑孔,所述两个螺纹成型口相互适配组合,所述空心型芯固定连接在动模的侧面,所述空心型芯与两个螺纹成型口组合而成的注塑成型槽相适配;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沿空心型芯轴心对称分布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块,所述半模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导向块的表面上,两个所述支架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定模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梯型支杆,两个所述梯型支杆与对应的通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梯型支杆杆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梯型支杆头部和支架上,两个所述梯型支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同一根所述梯型支杆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分布在支架内外两侧,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型滑槽,所述梯型滑槽内部滑动配合有梯型滑块,所述梯型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与动模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第一滚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动模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第二支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杆上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板正面和第一支撑板内侧壁上;工作时,现有螺纹塑料注塑件脱模方法多采用强脱和旋脱,强脱是利用塑件弹性脱螺纹,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软质注塑件,可用推件板将注塑件从螺纹型芯上强制脱下推件板,这种形式的模具结构简单,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塑件,旋脱是利用注塑件与螺纹型芯或型环相对转动与相对移动脱出螺纹,回转机构可设在动模或定模,通常模具回转机构设置在动模一侧,现有强脱和旋脱装置都脱模时都对注塑件有相互作用力,会增加注塑件螺纹不良率,现通过设置相同半模组成的定模,直接对注塑件螺纹部分进行脱模处理,合模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机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滚珠丝杠旋转,从而第一滚珠丝杠的外螺纹驱使第一丝杠螺母移动,第一丝杠螺母同步带动第一支杆向后移动,第一支杆同步带动第二支杆向后移动,第一支撑板随之向后移动,然后第三支杆向后移动,同时第一支撑板推动导向板使动模向后移动,随后缓冲弹簧逐渐压缩,缓冲弹簧压缩过程中,第三支杆与梯型支杆接触,梯型支杆推动定模进行合模,第一复位弹簧压缩,第一限位块对定模合模位置进行限定,随后动模与定模接触完成合模过程,注塑成型后,脱模时,外置控制器控制电机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滚珠丝杠旋转,然后与第一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杆向前移动,第一支杆带动第二支杆向前移动,第一支撑板随之向前移动,然后第三支杆向前移动,同时缓冲弹簧逐渐进行复位,缓冲弹簧复位过程中,第三支杆与梯型支杆脱离,脱离过程第一复位弹簧驱动梯型支杆复位,两个梯型支杆同步带动两个半模背向分离,实现与注塑件的脱离,前移动,动模运动到落料位置,从而将空心型芯表面的注塑件取下,完成脱模;通过设置脱模机构直接对注塑件螺纹部分进行脱模处理,脱模机构与注塑件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减少对注塑件螺纹的损伤,避免了强脱和旋脱装置在脱模时都对注塑件有相互作用力而产生摩擦损耗的问题,减少注塑件的伤害,间接降低了注塑成型产品的次品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脱模机构上设置有喷剂装置,所述喷剂装置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后端面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喷孔,针筒与空心型芯转动配合,针筒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芯杆,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活塞芯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后端面与活塞芯杆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对应第一滑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定滑套,所述定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块前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共同开设有方孔,所述滑杆上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滑套侧面和第二支撑板上,其中一个所述梯型滑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杆;工作时,注塑件脱模过程中往往存在粘模现象,给脱模造成一定的阻力,并且会在螺纹成型口内壁上粘黏上注塑料,影响下次注塑的质量,现通过设置喷剂装置对定模喷涂脱模剂,开始脱模,定模完成开模后,动模向前移动,向前移动过程中,动模带动针筒向前移动,针筒与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活塞芯杆相互挤压,脱模剂从针筒上开设的倾斜孔扩散喷出,当针筒左端面离开定模型腔时,第五支杆挤压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驱动滑杆向前移动,使第一挡板脱离第一滑块,随后第五支杆穿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方孔,第二复位弹簧压缩,第一滑块在动模作用下,随动模一起向前移动,针筒停止喷涂脱模剂,随后动模到达落料位置;合模时,动模向后移动,向后移动过程中驱动第一滑块向后移动,随后第五支杆脱离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方孔,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复位过程中带动第二复位弹簧带动第二挡板复位,第二挡板与第一滑块背面接触,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随后动模继续向后移动,完成合模工作,脱模剂可以在合模注塑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注塑件与螺纹成型口内壁粘黏,从而降低了脱模的阻力,有利于脱模的顺利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针筒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所述活塞芯杆开设有矩形螺纹,所述活塞芯杆与第二丝杠螺母螺纹配合;工作时,针筒向后移动喷涂脱模剂的过程中,与活塞芯杆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旋转,第二丝杆螺母带动针筒旋转,旋转过程中,脱模剂被被度无死角喷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定模(1)、动模(2)、空心型芯(3)和脱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半模(5)组成,所述半模(5)对应注塑件(6)成型端面位置开设有螺纹成型口(7),所述半模(5)的背面开设有与螺纹成型口(7)连通的注塑孔,所述两个螺纹成型口(7)相互适配组合,所述空心型芯(3)固定连接在动模(2)的侧面,所述空心型芯(3)与两个螺纹成型口(7)组合而成的注塑成型槽相适配;/n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底板(401),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沿空心型芯(3)轴心对称分布的支架(402),两个所述支架(40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块(403),所述半模(5)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导向块(403)的表面上,两个所述支架(402)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404),两个所述定模(1)上对应通孔(40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梯型支杆(405),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与对应的通孔(404)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杆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0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6)两端分别固定在梯型支杆(405)头部和支架(402)上,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07)和第二限位块(408),同一根所述梯型支杆(405)上的第一限位块(407)和第二限位块(408)分别分布在支架(402)内外两侧,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型滑槽(409),所述梯型滑槽(409)内部滑动配合有梯型滑块(410),所述梯型滑块(4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1),所述安装板(411)上表面与动模(2)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12),所述安装架(4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13),所述电机(413)主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414),所述第一滚珠丝杠(414)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415),第一滚珠丝杠(41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416),所述第一丝杠螺母(416)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17),所述第一支杆(417)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418),所述第二支杆(418)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19),所述第一支撑板(419)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420),所述动模(2)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导向板(15)与第二支杆(418)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杆(418)上套接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5)正面和第一支撑板(419)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定模(1)、动模(2)、空心型芯(3)和脱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半模(5)组成,所述半模(5)对应注塑件(6)成型端面位置开设有螺纹成型口(7),所述半模(5)的背面开设有与螺纹成型口(7)连通的注塑孔,所述两个螺纹成型口(7)相互适配组合,所述空心型芯(3)固定连接在动模(2)的侧面,所述空心型芯(3)与两个螺纹成型口(7)组合而成的注塑成型槽相适配;
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底板(401),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沿空心型芯(3)轴心对称分布的支架(402),两个所述支架(40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块(403),所述半模(5)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导向块(403)的表面上,两个所述支架(402)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404),两个所述定模(1)上对应通孔(40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梯型支杆(405),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与对应的通孔(404)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杆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0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6)两端分别固定在梯型支杆(405)头部和支架(402)上,两个所述梯型支杆(40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07)和第二限位块(408),同一根所述梯型支杆(405)上的第一限位块(407)和第二限位块(408)分别分布在支架(402)内外两侧,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型滑槽(409),所述梯型滑槽(409)内部滑动配合有梯型滑块(410),所述梯型滑块(4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1),所述安装板(411)上表面与动模(2)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01)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12),所述安装架(4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13),所述电机(413)主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414),所述第一滚珠丝杠(414)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415),第一滚珠丝杠(41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416),所述第一丝杠螺母(416)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17),所述第一支杆(417)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418),所述第二支杆(418)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19),所述第一支撑板(419)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420),所述动模(2)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导向板(15)与第二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县苏运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