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管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中重要部件是电池部分,因电池的冷热性能是关乎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长短因素之一,目前多采用冷却管对电池进行降温,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目前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和两端的末端接头,而目前还没合适的生产线对冷却管本体与末端接头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和下片,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包括,装配机,用于将两个末端接头装配至处于横向姿态的冷却管本体两端以组装形成横向姿态的冷却管;取料装置,用于夹取装配机上完成组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所述冷却管(500)包括冷却管本体(510)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520),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521)和下片(5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包括,/n装配机(100),用于将两个末端接头装配至处于横向姿态的冷却管本体两端以组装成冷却管;/n取料装置(200),用于套取装配机上完成组装的冷却管、并使冷却管由横向姿态旋转成竖向姿态;/n下料装置(300)和收纳装置(400),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夹取取料装置上竖向姿态的冷却管、且转移并以竖向姿态使冷却管放置在所述收纳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所述冷却管(500)包括冷却管本体(510)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520),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521)和下片(5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包括,
装配机(100),用于将两个末端接头装配至处于横向姿态的冷却管本体两端以组装成冷却管;
取料装置(200),用于套取装配机上完成组装的冷却管、并使冷却管由横向姿态旋转成竖向姿态;
下料装置(300)和收纳装置(400),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夹取取料装置上竖向姿态的冷却管、且转移并以竖向姿态使冷却管放置在所述收纳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包括,
机台(110);
承载机构(120),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的上片和下片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冷却管本体预安装;
第一驱动机构(130),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位来回移动;
安装机构(140),所述安装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上的两个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的两端相连接以形成冷却管;
第二驱动机构(150),用于使安装机构在初始位和对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进行加工的组装位来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承载板(12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
定位块(122),设有两组、且分别固接于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用于放置末端接头的卡槽;
支撑块(123),设于两组定位块之间且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辊道(124),所述支撑块用于对冷却管本体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和所述上片均大致呈直角五边形,所述下片的两直边上和两斜边上均固接有可压合于所述上片上以使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组装形成末端接头的锁板(523);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连接板(141),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
固定块(142),固接于所述机台上,用于对移动至加工位的承载机构的两端分别进行支撑;
压合组件(143),包括固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对用于对两直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和固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邻用于对两斜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
每组压合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1431)、固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滑轨(1432)、连接在滑轨上的移动块(1433)及连接在移动块上的压合板(1434);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向移动块施力使压合板向锁板方向移动并使锁板弯折后将上片与下片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程从科,管秀峰,张青松,蒋炬峰,朱世明,张啸川,陈水林,李国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