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9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温灵敏性好的食品加工机。现有食品加工机的温控器以空气为介质来感知发热管温度,存在灵敏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座和料理组件,机座顶部设有发热管,发热管下方设有温控器,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与发热管固接,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感知发热管温度并控制发热管启停,以使发热管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固接在发热管上,温控支架既起到固定温控器的作用,确保温控器被固定在预设工位,方便装配和操作,还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提升温控器感知发热管温度的准确性,通过精确控制发热管温度来提升烹饪品质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机座顶部设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下方设有温控器,在使用时,温控器通过感知发热管周边空气温度来推算发热管温度,会因空气湿度以及室温差异等因素而影响检测准确性,进而导致发热管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进而导致食材因烹饪温度偏差而影响口感,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在温控器与发热管间设置可导热的温控支架,既确保温控器稳定定位,还有效提升温控器的感应灵敏度,提升烹饪品质和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机座顶部设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下方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与发热管固接,所述温控支架的导热部与温控器的感温面紧密贴合,所述温控支架的感温部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贴合,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感知发热管温度并控制发热管启停,以使发热管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固接在发热管上,温控支架既起到固定温控器的作用,确保温控器被固定在预设工位,方便装配和操作,还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提升温控器感知发热管温度的准确性,通过精确控制发热管温度来提升烹饪品质和使用体验。温控支架分别与发热管和温控器的感温面紧密贴合,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升感温灵敏度。作为优选,所述温控支架的感温部设有弧形嵌槽,所述发热管自上而下嵌置在所述嵌槽内,以使发热管底部与嵌槽的槽壁紧密贴合。嵌槽的槽壁能与发热管的外侧壁紧密贴合,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升热量接收效率,进而提升导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嵌槽的槽壁中部开设缺口,安装到位后,所述发热管底面局部区域通过缺口外露。发热管与嵌槽槽壁接触区域会因紧密贴合而发生热量聚集的情况,影响感温准确性,通过开设缺口来对发热管与嵌槽槽壁接触区域进行散热操作,有效提升温度检测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缺口的长度为A,8mm≤A≤10mm,所述缺口的宽度为B,6mm≤B≤8mm。通过控制缺口大小来控制散热效率,既确保发热管上热量能及时向外扩散,还有效确保感温部面积,提升检测精度。当A<8mm时,缺口会因长度过短而导致缺口面积减小,影响散热效率;当A>10mm时,缺口会因长度过长而导致缺口面积过大,进而导致感温部面积减小,影响检测精度。当B<6mm时,缺口会因宽度过短而导致缺口面积减小,影响散热效率;当B>8mm时,缺口会因宽度过长而导致缺口面积过大,进而导致感温部面积减小,影响检测精度。作为优选,所述温控支架的导热部设有平整的导热面,所述感温面与导热面紧密贴合。导热面能与感温面平整紧密贴合,依次提升导热效率,进而提升温控器的感温灵敏性。作为优选,所述导热面中部开设散热孔,安装到位后,所述感温面局部表面通过散热孔外露。散热孔能有效扩散积聚在导热面与感温面间的热量,防止因导热面与感温面间热量聚集而影响温控器的感应灵敏性。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的长度为C,8mm≤C≤10mm;或者,所述散热孔的宽度为D,6mm≤D≤8mm。通过控制散热孔大小来控制散热效率,既确保导热面与感温面间热量能及时向外扩散,还有效确保导热面面积,提升检测精度。当C<8mm时,散热孔会因长度过短而导致缺口面积减小,影响散热效率;当C>10mm时,散热孔会因长度过长而导致缺口面积过大,进而导致导热面面积减小,影响检测精度。当D<6mm时,散热孔会因宽度过短而导致缺口面积减小,影响散热效率;当D>8mm时,散热孔会因宽度过长而导致缺口面积过大,进而导致导热面面积减小,影响检测精度。作为优选,所述温控支架呈匚形,包括上横部和下横部,所述上横部形成所述感温部,所述下横部形成所述导热部,安装到位后,所述温控器设置在发热管下方。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悬置在发热管下方,既确保两者工作互不干扰,还通过缩短感温部和导热部间距离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提升检测灵敏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横部的宽度大于下横部的宽度,所述上横部侧缘与下横部侧缘间的水平向间距为E,15mm≤E≤20mm。感温部的宽度大于导热部的宽度,有效提升温控支架接收热量的效率。通过对参数E进行设定,既确保发热管与发热管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还有效控制温控支架的尺寸,方便安装。当E<15mm时,感温部较窄,影响热量传递效率;当E>20mm时,感温部较宽,对提升感温灵敏度效果有限,还会导致温控支架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增加了安装难度。作为优选,所述机座侧部设有温控调节组件,所述温控器设有调温轴,所述温控调节组件包括外露于机座的调节拨钮、与调节拨钮联动的齿条以及固接在调温轴上的齿轮,调节拨钮通过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驱使调温轴转动,以调节温控器的预设温度范围。调节拨钮接收调节驱动力并通过齿条驱使调温轴旋转,进而调节温控器的预设温度范围,确保发热管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提升烹饪品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固接在发热管上,温控支架既起到固定温控器的作用,确保温控器被固定在预设工位,方便装配和操作,还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提升温控器感知发热管温度的准确性,通过精确控制发热管温度来提升烹饪品质和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机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温控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温控支架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温控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温控支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11、发热管,12、温控器,121、调温轴,13、温控支架,131、嵌槽,132、缺口,133、导热面,134、散热孔,14、调节拨钮,15、齿条,16、齿轮,2、料理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食品加工机,由机座1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料理组件2组成,所述机座1顶部设有发热管11,所述发热管11下方设有温控器12,所述温控器12通过温控支架13与发热管11固接,所述温控支架13的导热部与温控器12的感温面紧密贴合,所述温控支架13的感温部与所述发热管11紧密贴合,所述温控器12通过温控支架13感知发热管11温度并控制发热管11启停,以使发热管11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理组件2包括锅本体和盖体,锅本体和盖体为分体结构,盖体盖合在锅本体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锅本体和盖体间可在盖合状态和开启状态间切换,在使用时,既能通过开启盖体实现食材取放,方便使用,还能通过盖合盖体实现烹饪腔与外界空间隔离,提升热量利用效率,进而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品质。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和料理组件2为分体结构。所述机座1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装配槽,所述发热管11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机座顶部设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下方设有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与发热管固接,所述温控支架的导热部与温控器的感温面紧密贴合,所述温控支架的感温部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贴合,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感知发热管温度并控制发热管启停,以使发热管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机座顶部设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下方设有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与发热管固接,所述温控支架的导热部与温控器的感温面紧密贴合,所述温控支架的感温部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贴合,所述温控器通过温控支架感知发热管温度并控制发热管启停,以使发热管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支架的感温部设有弧形嵌槽,所述发热管自上而下嵌置在所述嵌槽内,以使发热管底部与嵌槽的槽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的槽壁中部开设缺口,安装到位后,所述发热管底面局部区域通过缺口外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为A,8mm≤A≤10mm;或者,所述缺口的宽度为B,6mm≤B≤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支架的导热部设有平整的导热面,所述感温面与导热面紧密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李进甘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