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167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用于徒长烟叶的烘烤,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叶片八至九成熟时采收;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以两片烟叶为一撮编置在竿上,每撮烟叶背对背编置;再采用三段六步烘干。徒长烟叶采收应耐心等其成熟落黄,以防烘烤时变黄、脱水困难。但也不可过熟,以防挂灰或烤黑。按1.5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45~55撮,即每竿编烟90~11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方便烟叶排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徒长烟叶烘烤方法与使用传统烟叶烘烤方法烘烤徒长烟叶相比,徒长烟叶烤烟的上等烟比例提高11%以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6%左右,杂色烟比例降低近30%,挂灰比例减少近40%,烤黑烟比例降低16%以上,烤青烟比例减少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叶烘烤领域,涉及徒长烟叶的烘烤方法。
技术介绍
烟叶编杆入烤房后主要经过低温调湿变黄、稳温排湿后熟、通风脱水干叶、控温控湿干筋五个过程,每个过程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同,因此,认真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温湿调控是确保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不同的烟叶对烟叶烘烤工艺的要求不同,申请人针对不同素质的烟叶开发出了不同的烘烤工艺:包括高温干旱欠熟烟叶的烘烤工艺、高温干旱假熟烟叶的烘烤工艺、半斩株带茎烟叶烘烤工艺、带小茎烟叶烘烤工艺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其他烘烤技术研发成果,均是在探索不同烘烤方法对不同烟叶的品质影响,以获得具有更高品质的烘烤烟叶。虽然现阶段多采用“三段五步式”烘烤工艺,但对于不同的烟叶,每个阶段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变温速度、稳温时长等的要求差异特别大。在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未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对徒长烟叶的烘烤工艺。徒长烟叶是指过量施用氮肥、烟株营养失调、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所致的烟叶叶片肥大,粗筋暴梗,干物质积累少的烟叶。徒长烟叶叶片偏薄,烟株营养抗性差,后期叶斑病重,叶片过大采烤不方便。在烟草生产中,氮素是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烟草对氮素非常敏感,氮素不足时烟叶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氮素过量时烟叶贪青晚熟,烟碱和全氮含量高,糖含量低,化学成分不协调。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徒长烟叶采收后不易烘烤;徒长烟叶烘烤中变黄和脱水都比较困难,变黄和干燥关系很难同步进行,易烤性和耐烤性差;2、徒长烟叶极易烤青,又易烤黑,烤后烟叶极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徒长烟叶烤烟品质的烘烤方法。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根据烟农的烘烤信息反馈,结合多年积累的烟叶烘烤经验,以及多次的试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用于徒长烟叶的烘烤,包括如下步骤:S1烟叶采收: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叶片八至九成熟时采收;S2烟叶编装: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以两片烟叶为一撮编置在竿上,每撮烟叶背对背编置;S3烘干:点火后将干球温度以1℃/h的升温速度升到36℃,湿球温度为33℃,稳6~8h;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9~40℃,湿球温度控制在36℃,稳温时间不低于12h,然后将湿球温度控制在35℃,稳温时间不低于12h;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4h;以0.5℃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24h以上至全房烟叶达到小卷筒;以0.5℃/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9±1℃,稳20h以上至叶片全干,烟叶正反面色差减小;干筋期干球温度控制在69±1℃,湿球温度控制在40±0.5℃,直到烟筋全部干燥。根据本专利技术徒长烟叶烘烤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烟叶编杆的密度为每1.5米长标准竿编烟45~55撮。根据本专利技术徒长烟叶烘烤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采用密集型烤房装烟,高温层装烟90~100竿,中温层装烟100~110竿,低温层装烟110~120竿。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徒长烟叶采收应耐心等其成熟落黄,以防烘烤时变黄、脱水困难。但也不可过熟,以防挂灰或烤黑。宜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约八九成熟时采收。b)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1.5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45~55撮,即每竿编烟90~11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方便烟叶排湿。c)密集型烤房,高温层装烟90~100竿,中温层装烟100~110竿,低温层装烟110~120竿,装烟不宜过分太挤,装烟要均匀,防止上下棚烟叶之间重叠挤压。d)42℃结束时烟叶要充分凋萎变黄,中层烟叶稍微勾尖,但要注意稳温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烟叶变黄过度而烤薄。e)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24小时,全房烟叶达到小卷筒,该阶段要控制好升温速度,防止烟叶支脉和基部烤青。f)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9±1℃,稳20h以上,延长稳温时间,确保叶片全干,烟叶正反面色差减小;湿球温度不宜过低,严防烤后烟颜色偏淡。g)本专利技术的徒长烟叶烘烤方法与使用传统烟叶烘烤方法烘烤徒长烟叶相比,徒长烟叶烤烟的上等烟比例提高11%以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6%左右,杂色烟比例降低近30%,挂灰比例减少近40%,烤黑烟比例降低16%以上,烤青烟比例减少2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1徒长烟叶烘烤方法用于徒长烟叶的烘烤,徒长烟叶是指过量施用氮肥、烟株营养失调、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所致的烟叶叶片肥大,粗筋暴梗,干物质积累少的烟叶。一、徒长烟叶的采收标准徒长烟叶采收应耐心等其成熟落黄,以防烘烤时变黄、脱水困难。但也不可过熟,以防挂灰或烤黑。宜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八至九成熟时采收。二、徒长烟叶的编竿要求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1.5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45~55撮,即90~11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方便烟叶排湿。三、装烟密度密集型烤房,高温层装烟75竿,中温层装烟105竿,低温层装烟115竿,装烟不宜过分太挤,装烟要均匀,防止上下棚烟叶之间重叠挤压。四、烘干(一)点火后将干球温度以1小时1℃的升温速度升到36℃,湿球温度为33℃,稳7小时。(二)以1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8.5℃,湿球温度控制在36℃,稳温12小时,然后将湿球温度控制在35℃,稳温12小时。(三)以1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控制在37℃,稳温14小时。42℃结束时烟叶要充分凋萎变黄,中层烟叶稍微勾尖,但要注意稳温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烟叶变黄过度而烤薄。(四)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24小时,全房烟叶达到小卷筒。该阶段要控制好升温速度,防止烟叶支脉和基部烤青。(五)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9±1℃,稳20h以上。延长稳温时间,确保叶片全干,烟叶正反面色差减小;湿球温度不宜过低,严防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徒长烟叶的烘烤,包括如下步骤:/nS1烟叶采收: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叶片八至九成熟时采收;/nS2烟叶编装: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以两片烟叶为一撮编置在竿上,每撮烟叶背对背编置;/nS3烘干:/n点火后将干球温度以1℃/h的升温速度升到36℃,湿球温度为33℃,稳6~8h;/n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9~40℃,湿球温度控制在36℃,稳温时间12~14h,然后将湿球温度控制在35℃,稳温时间12~14h;/n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4h;/n以0.5℃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24h以上至全房烟叶达到小卷筒;/n以0.5℃/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9±1℃,稳20h以上至叶片全干,烟叶正反面色差减小;/n干筋期干球温度控制在69±1℃,湿球温度控制在40±0.5℃,直到烟筋全部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徒长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徒长烟叶的烘烤,包括如下步骤:
S1烟叶采收: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叶片八至九成熟时采收;
S2烟叶编装: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以两片烟叶为一撮编置在竿上,每撮烟叶背对背编置;
S3烘干:
点火后将干球温度以1℃/h的升温速度升到36℃,湿球温度为33℃,稳6~8h;
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9~40℃,湿球温度控制在36℃,稳温时间12~14h,然后将湿球温度控制在35℃,稳温时间12~14h;
以1℃/h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稳温14h;
以0.5℃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金张永辉赵锦超年夫照蒋胜顾勇罗定棋夏春夏建华谢强雷晓张远盖徐传涛王川唐珊孟高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泸州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