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5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及其转子。该转子包括转轴、环绕所述转轴的外壳、叶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盘,所述叶轮一体连接所述外壳与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一平衡调节面。所述电机包括轴承座、固定于轴承座上的定子以及相对定子转动的上述转子。从而可方便对转子配重,在保证转子转动的平衡的同时可保证叶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其转子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最常见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机通常由定子以及相对定子转动的转子构成,其中转子设有永久磁铁,定子设有线圈。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线圈通电产生变化的磁场,与转子的永久磁铁的磁场相作用,推动转子持续转动。一些电机的一端设有叶轮可同时可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叶轮与电机的转子连接并随转子同步转动。为保证转子转动的平衡,通常会对电机的叶轮的叶片进行切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转子及应用该转子的电机。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环绕所述转轴的外壳、叶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盘,所述叶轮一体连接所述外壳与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一平衡调节面。较佳地,所述叶轮环绕驱动盘设置,所述外壳连接于叶轮的外缘并位于叶轮的轴向侧端,所述驱动盘的第一平衡调节面背向所述外壳。较佳地,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由轮毂呈辐射状延伸的若干叶片,所述轮毂环套驱动盘,驱动盘的外端面伸出至轮毂之外。较佳地,所述叶片远离外壳的侧端伸出至轮毂之外,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伸出至叶片之外。较佳地,所述叶片与外壳的外径相当。较佳地,所述转子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外壳内壁的永久磁铁。较佳地,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叶轮的轴向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二平衡调节面。较佳地,所述驱动盘与外壳为金属件,所述叶轮为塑胶件,所述叶轮与所述驱动盘和外壳为二次注塑形成的一体结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轴承座、固定于轴承座上的定子以及相对定子转动的上述转子,所述转子的转轴枢接于轴承座内。较佳地,所述电机还包括用于连接电机的定子线圈与电机的电源导线的接线架,所述接线架包括装设于定子一端的绝缘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若干可导电的端子座,每一端子座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插槽,所所述端子座于两个插槽之间还形成有一插孔,所述定子的线圈与电源导线的接头分别插接固定于所述两插槽或分别插接固定于所述两插槽与插孔从而通过所述端子座电性导通。本技术的电机转子的驱动盘的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一平衡调节面,从而可方便对转子配重,在保证转子转动的平衡的同时可保证叶轮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所示电机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电机的另一角度视图。图4是图3所示电机的爆炸图。图5是图4所示电机的转子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转子的另一角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包括定子10、相对定子10转动的转子20、以及与定子10连接的接线架30。所述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11、套设于铁芯11上的绝缘架12、以及绕设于绝缘架12上的定子线圈13。所述铁芯11可以是矽钢片等堆叠而成,包括圆筒状的轭部14以及由轭部14的外周面沿径向一体向外延伸的若干齿部15。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部14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凹槽140,所述凹槽140沿轭部14的轴向延伸并在轴向上贯穿轭部14。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40为3个,沿轭部14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40不以图示数量为限。所述若干齿部15沿轭部14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齿部15共十二个,每一齿部15上绕设一线圈1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齿部15不以图示数量为限。所述绝缘架12套设于齿部15上,隔离线圈13与铁芯11,避免线圈13短路。所述齿部15的径向外端伸出至绝缘架12之外,作为定子10的一磁极。请同时参阅图4-6,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转子20环绕定子10并与定子10在径向上形成有小的间隔,方便转子20相对定子10的转动。所述转子20包括转轴21、环绕所述转轴的外壳25、驱动盘26以及叶轮27,所述叶轮27一体连接所述外壳25与驱动盘26。所述定子10的铁芯11的轭部14固定套设于一轴承座16上,两者可以是紧配合固定等。所述转子20的转轴21枢接于轴承座16内、外壳25环绕定子10设置。所述外壳25的侧向内壁面设置有若干永久磁铁23,所述磁铁23面向定子10的铁芯11的齿部15,每一磁铁23作为转子20的一磁极。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23为十个,沿转子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磁铁23不以图示数量为限。由于转子20的磁极数为十个,与定子10的磁极数,即十二个不同,可以有效避免形成死点,保证电机顺利启动。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轴承座16为中空圆筒状结构,轴承座16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轴承孔17与第二轴承孔18。所述第一轴承孔17内设置有第一轴承40,所述第二轴承孔18内设置有第二轴承50。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轴承40为滑动轴承、第二轴承50为滚动轴承。所述转轴21的第一端(图2所示方向为顶端)穿过第一轴承40并伸出至轴承座16之外,与驱动盘2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1的第二端(图2所示方向为底端)穿过第二轴承50并伸出至轴承座16之外,作为电机的输出端与其它机构传动连接,向外输出扭矩。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1的第二端固定套设有一固定套29,所述固定套29抵顶第二轴承50的内圈,避免第二轴承50自第二轴承孔18中脱离。较佳地,所述转轴21上还套设有一环形弹片28,所述弹片28夹置于第二轴承50与第二轴承孔18的端面之间,可以在轴向上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噪音的产生。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16的底端伸出至定子10之外,并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凸台19。所述凸台19的外径大于轴承座16的其余部分,所述第二轴承孔18形成于凸台19内并收容所述第二轴承50。所述外壳25与驱动盘26同轴设置,驱动盘26在轴向上高于所述外壳25,位于外壳25的轴向上侧(图2所示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盘26与外壳25均为金属材质。其中,所述驱动盘26呈圆盘状,中央形成有贯穿的轴孔260。所述转轴21的第一端固定插接于驱动盘26的轴孔260内,两者可以是紧配合固定等。所述外壳25整体呈圆筒状结构,外壳25的外径大于驱动盘26的外径。所述定子10收容于外壳25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磁铁23固定于外壳25的内壁面上并正对定子10。所述外壳25的第一端(图2所示方向为顶端)朝向叶轮27,外壳25的第二端(图2所示方向为底端)朝向接线架30。所述叶轮27为注塑等形成一体塑胶件,成型时所述外壳25与驱动盘26固定于模具的预定位置处,二次注塑形成所述叶轮27并一体连接所述外壳25与驱动盘26。所述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包括转轴、环绕所述转轴的外壳以及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盘,所述叶轮一体连接所述外壳与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一平衡调节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包括转轴、环绕所述转轴的外壳以及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盘,所述叶轮一体连接所述外壳与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为切削部分材料形成的第一平衡调节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环绕驱动盘设置,所述外壳连接于叶轮的外缘并位于叶轮的轴向侧端,所述驱动盘的第一平衡调节面背向所述外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由轮毂呈辐射状延伸的若干叶片,所述轮毂环套驱动盘,驱动盘的外端面伸出至轮毂之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远离外壳的侧端伸出至轮毂之外,所述驱动盘的外端面伸出至叶片之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外壳的外径相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外壳内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林嘉伟严伟鞠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