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35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包括FPC板、电芯和铜铝复合电极,所述FPC板与所述铜铝复合电极电连接;所述铜铝复合电极包括有铜部分和铝部分,所述铜部分与所述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铜铝复合电极,实现性能可靠、生产高效的铝‑铜连接方案,降低电极成本且减轻重量;采用FPC板,具有组装配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降低成本、易于安装,且能实现工艺自动化和检测一体化,在动力电池内部恶劣环境中表现良好,耐腐蚀和抗机械冲击振动满足要求,长期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
技术介绍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聚焦点,汽车大国纷纷制定禁止生产销售燃油车时间表。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和主要汽车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布局抢占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是新能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来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动力电池在工作的时候都会产生发热,由发热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甚至于还会危害到电池的安全。温度、电压采集是监控动力电池组工作工程中的核心指标,是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部件。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电压和温度采集都是采用传统线束压接OT端子,再用螺丝连接到电芯极耳的结构,具体地,现有的动力电池电压和温度采集线束主要结构包括电压采集OT端子、温度采集OT端子和铜排,电压采集OT端子通过螺栓与铜排连接在一起,实现电压信号采集,温度采集OT端子通过螺栓与铜排连接在一起,实现温度信号采集,最后合成采集线束完成电压温度采集。采集线束设计根据电池包模组PACK箱体结构、箱体内模组分布、模组自身结构以及采集点布置的基础上,所以前期需要做大量线长估计和统计工作,不仅消耗工作人员的精力而且非常容易出错。同时其套环线鼻端子通过螺栓固定在电芯极柱上,受到外力拉扯时,采集线和套环线鼻端子问容易产生断裂。而且采集线束在产线装配时步骤也是十分繁琐复杂,容易出错,所以装配效率低下,不容易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构复杂,外形不规则;整体的组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由于温感的型号导致线束整体价格较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包括FPC板、电芯和铜铝复合电极,所述FPC板与所述铜铝复合电极电连接;所述铜铝复合电极包括有正极铜铝复合排和负极铜铝复合排;还包括有与所述电芯连接的两个铝排,两个铝排还分别与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连接;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都包括有铜部分和铝部分,所述铜部分与所述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较佳地,所述铜部分采用软铜排,所述软铜排包括有数个相互叠加的薄铜片。较佳地,所述FPC板包括有连接部和采集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线和接插座,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接插座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采集部包括接插头、采集线和采集端子,所述接插头与所述采集端子通过所述采集线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温度连接端子和电压连接端子。较佳地,还包括有模组端板,所述模组端板设于所述电芯的两端,并通过模组扎带固定。较佳地,还包括有铝排支架,所述铜铝复合电极通过所述铝排支架置于所述电芯上,所述铜铝复合电极上还设有绝缘盖板,所述绝缘盖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极通孔,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分别从两个所述电极通孔内伸出。较佳地,还包括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数个模组扎带和数个模组压条;所述模组扎带绕所述电芯两侧的所述模组端板设置,所述模组压条设于所述绝缘盖板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通过采用所述铜铝复合电极,实现性能可靠、生产高效的铝-铜连接方案,降低电极成本且减轻重量;采用FPC板,具有组装配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降低成本、易于安装,且能实现工艺自动化和检测一体化。2、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采用软铜排,提高导电率、容易散热、便于调整安装误,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稳定的导电连接。3、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所述铜部分与所述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防止铜铝和空气接触,有效的防止铝线被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其中:1-电芯,2-铝排,3-1--正极铜铝复合排,3-2--负极铜铝复合排,4-模组端板,5-铝排支架,6-绝缘盖板,7-模组扎带,8-模组压条。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包括FPC板、电芯1和铜铝复合电极,FPC板与铜铝复合电极电连接;铜铝复合电极包括有正极铜铝复合排3-1和负极铜铝复合排3-2;还包括有与电芯1连接的两个铝排2,两个铝排2还分别与正极铜铝复合排3-1和负极铜铝复合排连接3;正极铜铝复合排3-1和负极铜铝复合排3-2都包括有铜部分和铝部分,铜部分与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本技术通过采用铜铝复合电极,实现性能可靠、生产高效的铝-铜连接方案,降低电极成本且减轻重量;采用FPC板,具有组装配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降低成本、易于安装,且能实现工艺自动化和检测一体化,在动力电池内部恶劣环境中表现良好,耐腐蚀和抗机械冲击振动满足要求,长期稳定性高。在本实施例中,铜部分采用软铜排,软铜排包括有数个相互叠加的薄铜片,可提高导电率、容易散热、便于调整安装误,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稳定的导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FPC板包括有连接部和采集部,连接部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线和接插座,连接端子与接插座通过连接线连接;采集部包括接插头、采集线和采集端子,接插头与采集端子通过采集线连接;连接端子包括温度连接端子和电压连接端子。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模组端板4,模组端板4设于电芯1的两端,并通过模组扎带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铝排支架5,铜铝复合电极通过铝排支架5置于电芯1上,铜铝复合电极上还设有绝缘盖板6,绝缘盖板6上设置有两个电极通孔,正极铜铝复合排3-1和负极铜铝复合排3-2分别从两个所述电极通孔内伸出。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个模组扎带7和两个模组压条7,模组扎带5绕电芯1两侧的模组端板4设置,通过模组扎带5将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固定为一个整体,模组压条7设于绝缘盖板上,通过模组压条7将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固定于被安装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FPC板、电芯和铜铝复合电极,所述FPC板与所述铜铝复合电极电连接;所述铜铝复合电极包括有正极铜铝复合排和负极铜铝复合排;还包括有与所述电芯连接的两个铝排,两个铝排还分别与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连接;/n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都包括有铜部分和铝部分,所述铜部分与所述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n所述FPC板包括有连接部和采集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线和接插座,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接插座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采集部包括接插头、采集线和采集端子,所述接插头与所述采集端子通过所述采集线连接;/n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温度连接端子和电压连接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FPC板、电芯和铜铝复合电极,所述FPC板与所述铜铝复合电极电连接;所述铜铝复合电极包括有正极铜铝复合排和负极铜铝复合排;还包括有与所述电芯连接的两个铝排,两个铝排还分别与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连接;
所述正极铜铝复合排和所述负极铜铝复合排都包括有铜部分和铝部分,所述铜部分与所述铝部分的接头部设有锡材包裹层;
所述FPC板包括有连接部和采集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线和接插座,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接插座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采集部包括接插头、采集线和采集端子,所述接插头与所述采集端子通过所述采集线连接;
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温度连接端子和电压连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温度电压一体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杜野李贵生许风祥吴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汇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