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2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电连接件和绝缘部件,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相互绝缘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电连接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正极区或者所述负极区连接,另一部分由所述装置本体向外伸出,所述绝缘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电连接件和/或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装置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能储存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和电容器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池或电容器通过专用连接座向电子模块供电,在对电子产品内的电子模块位置进行调整时,存在调整不便利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一种储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电连接件和绝缘部件,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相互绝缘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电连接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正极区或者所述负极区连接,另一部分由所述装置本体向外伸出,所述绝缘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电连接件和/或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装置短路。可选的,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正极区连接的正极连接件和与所述负极区连接的负极连接件,在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绝缘部件。可选的,所述正极区与所述负极区相对设置;或者可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顶部、底部和位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的侧壁部,所述正极区位于所述顶部或者所述底部,所述负极区位于所述侧壁部,或者所述负极区位于所述顶部或者所述底部,所述正极区位于所述侧壁部,或者所述负极区和所述正极区均位于所述顶部或所述底部,或者所述负极区和所述正极区均位于所述顶部或所述侧壁部。可选的,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高度相等。可选的,在所述电连接件呈片状或者条状,所述绝缘部件套设在所述电连接件的末端。可选的,所述电连接件的整体呈L形,所述L形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条边,其中一条边与所述装置本体固定连接,另一条边由所述装置本体向外伸出。可选的,所述正极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正极连接件的伸出方向与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伸出方向交叉或者相互平行。可选的,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连接件和引出段,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焊接部和导向部,所述焊接部焊接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引出段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导向部上,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用于对所述引出段的引出方向进行导向。可选的,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定位结构。可选的,所述绝缘部件为胶带、塑料管或者橡胶管。可选的,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部件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和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二绝缘部件设置在所述电连接件的一部分的外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在使用时,电子模块和电连接件的伸出部分连接,绝缘部件对电连接件和装置本体进行绝缘隔离,由于电连接件具有伸出部分,实现了对电子模块和储能装置的位置灵活调整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既可以通过电连接件的伸出部分向电子模块供电,又可以杜绝短路,无需通过专用的电池座进行连接,实现了连接便捷、调节便捷的效果,最终实现了能够对电子产品功能拓展的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图2示出的正极区覆盖绝缘层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的绝缘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对图4实施例中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的伸出的方向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对图7实施例中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的距离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对图7实施例中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的伸出方向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本体,11-正极区,12-负极区;2-电连接件,21-正极连接件,22-负极连接件,23-焊接部,24-导向部;3-绝缘部件,31-绝缘套,32-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储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电连接件2和绝缘部件3,装置本体1为电池或电容器,其中,电池包括柱状电池、纽扣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中的任一种。装置本体1具有相互绝缘的正极区11和负极区12,电连接件2的一部分与正极区11或者负极区12连接,另一部分由装置本体1向外伸出,电连接件2的另一部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伸出方向。绝缘部件3被设置在电连接件和/或装置本体1上,绝缘部件3被配置为用于防止装置短路。绝缘部件3包括绝缘套31和绝缘层32,绝缘套31为塑料管或者橡胶管,绝缘层32包括橡胶绝缘层、树脂绝缘层、绝缘胶带中的任一种。在使用时,电子模块和电连接件的伸出部分连接,绝缘部件对电连接件和装置本体进行绝缘隔离,由于电连接件具有伸出部分,实现了对电子模块和储能装置的位置灵活调整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既可以通过电连接件的伸出部分向电子模块供电,又可以杜绝短路,无需通过专用的电池座进行连接,实现了连接便捷、调节便捷的效果,最终实现了能够对电子产品功能拓展的效果。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件2包括与正极区11连接的正极连接件21和与负极区12连接的负极连接件22,在正极连接件21和负极连接件2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绝缘部件。如图1所示的正极连接件21的一端设有绝缘套31,另一端设有绝缘层32。绝缘套31的作用是防止正极连接件21和负极连接件22短路。正极连接件21和负极连接件22的一部分均能够分别由装置本体1向外伸出。在使用时,电子模块分别和正极连接件21、负极连接件22的伸出部分连接,绝缘部件隔离装置本体与正极连接件21。或绝缘部件隔离装置本体与负极连接件22。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正极区11与负极区12相对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包括顶部、底部和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壁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正极区11和负极区12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电连接件和绝缘部件,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相互绝缘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电连接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正极区或者所述负极区连接,另一部分由所述装置本体向外伸出,所述绝缘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电连接件和/或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装置短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电连接件和绝缘部件,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相互绝缘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电连接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正极区或者所述负极区连接,另一部分由所述装置本体向外伸出,所述绝缘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电连接件和/或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装置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正极区连接的正极连接件和与所述负极区连接的负极连接件,在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绝缘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区与所述负极区相对设置;或者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顶部、底部和位于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的侧壁部,所述正极区位于所述顶部或者所述底部,所述负极区位于所述侧壁部,或者所述负极区位于所述顶部或者所述底部,所述正极区位于所述侧壁部,或者所述负极区和所述正极区均位于所述顶部或所述底部,或者所述负极区和所述正极区均位于所述顶部或所述侧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连接件呈片状或者条状,所述绝缘部件套设在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廖伟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