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36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盒,包括端子组件、底壳、顶盖,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内;端子组件包含正极端子,该正级端子依次包含正极外接部、折弯部、第一包围部和第一接触弹片,该底壳包含第一固定柱,第一包围部包围第一固定柱,第一接触弹片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通过设置外接部可方便实现纽扣电池盒对外插接供电,通过将端子组件设置在底壳上以及正极端子与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实现对纽扣电池盒厚度的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电池盒
本技术涉及电池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纽扣电池的电池盒。
技术介绍
随着用电设备的小型化,纽扣电池作为供电能源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但是,用以安装纽扣电池的电池盒通常都是采用接线式电连接或者将电池盒内置在用电设备内,对于纽扣电池的安装以及更换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纽扣电池盒,包括端子组件、底壳、顶盖,所述顶盖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内,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以容纳纽扣电池,所述端子组件包含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依次包含正极外接部、折弯部、第一包围部和第一接触弹片,所述底壳包含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包围部包围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包围部共同包围所述第一固定柱。进一步而言,所述正极端子还包括横杆部、第二包围部和第二接触弹片,所述横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包围部和所述第二包围部,所述第二接触弹片和所述第二包围部连接;所述底壳包含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包围部包围所述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接触弹片、所述横杆部均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具体而言,所述折弯部依次包含连接前段、折弯中段和连接后段,所述连接前段和所述连接后段相互垂直。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包围部的底边延长形成所述连接后段,所述连接前段和所述连接后段共面。另一优化,所述第一包围部的侧边折弯并延长形成所述连接后段,所述连接前段位于所述连接后段的法向平面上。进一步而言,所述折弯中段包含变向段和垂直段,所述变向段由所述连接后段延长形成,所述变向段和所述连接后段呈钝角相交;所述变向段朝外折叠,所述变向段的另一端和所述垂直段相连,所述垂直段和所述连接后段的正投影相互垂直。进一步而言,所述钝角为135度。另一优化,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夹持爪,所述底壳的一端设置圆柱杆,所述夹持爪夹持在所述圆柱杆上;所述底壳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端子组件包含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包含负极外接部,所述正、负极外接部安置在所述插接部内。进一步而言,所述顶盖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拨动弹力卡扣,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拨动弹力卡扣和所述卡槽配合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方面,将正、负极端子的外接部设置在底壳外部的插接部,可方便实现纽扣电池盒对外插接供电;第二方面,正、负极端子都设置在底壳上以及正极端子与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可以进一步压缩纽扣电池盒的厚度;第三方面,正极端子和纽扣电池多处电连接,提高电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纽扣电池盒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盖的顶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壳的第一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壳的第一实施例背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壳的第二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正极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正极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正极端子的第三实施例及其展平时的示意图;图9为图7第二实施例展平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正极端子的第四实施例展平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负极端子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端子组件、11a-正极外接部、11b-负极外接部、12-折弯部、12a-连接前段、12b-折弯中段、12b1-变向段、12b2-垂直段、12c-连接后段、13a-第一包围部、13b-第二包围部、14a-第一接触弹片、14b-第二接触弹片、15-横杆部、16-方形主体部、16a-鱼叉脚、16b-圆弧弹片;2-底壳、21-圆柱杆、22-卡槽、23-容纳槽、24-压块、25a-第一缺口、25b-第二渠口、26-插接部、27-端子槽、28-分隔壁、29a-第一固定柱、29b-第二固定柱、230-限位壁、231-限位凸块、232-避让缺口、233-凹槽、234-固定孔、235-凸环;3-顶盖、31夹持爪、32-拨动弹力卡扣、32a-凸块、33-顶压凸块、34-环状凸块、35-抵顶柱、36-把手部、A1-钝角、A2-右相交角、B-左相交角、C-凸角。具体实施方式纽扣电池盒整体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纽扣电池盒包括端子组件1、底壳2、顶盖3。端子组件1包含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和负极盖电连接,正、负极端子包含正、负极外接部11b,用以对适配设备外接供电;端子组件1设置在底壳2内,顶盖3可活动地连接在底壳2上,底壳2内设置有容纳槽23,容纳槽23用以容纳纽扣电池,容纳槽23和对应纽扣电池相适配;顶盖3可以盖合或者打开,方便更换纽扣电池。顶盖的实现方式顶盖3的主体呈扁圆形,其尺寸和底壳2的容纳槽23配合设置。顶盖3的一端设置夹持爪31,底壳2的一端设置圆柱杆21,夹持爪31夹持在圆柱杆21上,使得顶盖3可翻转地连接在底壳2上;一种实施例中,顶盖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夹持爪31,底壳2的一端设置两个对称的圆柱杆21,两个夹持爪31夹持在对应的圆柱杆21上,顶盖3可以以圆柱杆21为轴翻转;显然,这里夹持爪31可以为一个较宽的夹持爪31如将上述两个夹持爪31沿翻转轴方向拉伸后相连,同理还可以将两个对称的圆柱杆21相连。顶盖3和底壳2之间还可以通过活动铆接、弹簧等结构实现活动连接。顶盖3在相对夹持爪3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拨动弹力卡扣32,底壳2上设置有卡槽22,该拨动弹力卡扣32和卡槽22配合设置,拨动弹力卡扣32可以卡入卡槽22内,拨动弹力卡扣32侧面上的凸块32a抵顶住卡槽22侧壁底面,实现顶盖3和底壳2在该端的连接;同时朝内拨动该拨动弹力卡扣32的自由端,凸块32a滑入卡槽22内,实现拨动弹力卡扣32和卡槽22的分离。该凸块32a的顶面为平面,用以抵顶卡槽22侧壁底面;底面设置成斜面,方便拨动弹力和卡槽22的卡入和分离。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卡扣结构,以实现顶盖3和底壳2在该端的连接。顶盖3在底面上可以增设顶压凸块33,用以在盖合后顶压纽扣电池,进一步限制纽扣电池。还可以增设环状凸块34和抵顶柱35,用以在盖合后顶压设在底壳2上的端子组件1,进一步限制端子组件1,该处环状凸块34的形状根据端子的形状对应设置;由于插接时端子受力,可能会产生形变或者位移,抵顶柱35用以抵顶端子组件1的插接处附近,进一步限制端子组件1。顶盖3在顶面可以增设把手部36,一方面方便纽扣电池盒拔离用电设备,另一方面还可以和用电设备的内壁或者凸筋相互抵顶,增加纽扣电池盒的稳固性;把手部36可以设置如图2所指的Y形,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底壳的实施方式结合图3、图4所示,底壳2的主体部分为容纳槽23,容纳槽23应与对应的纽扣电池相适配,用以容纳纽扣电池;本技术中的纽扣电池负极盖朝下,纽扣电池的正极壳朝上装入容纳槽23内;容纳槽23的槽壁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纽扣电池盒,包括端子组件(1)、底壳(2)、顶盖(3),所述顶盖(3)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壳(2)上,所述端子组件(1)设置在所述底壳(2)内,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用以容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1)包含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依次包含正极外接部(11a)、折弯部(12)、第一包围部(13a)和第一接触弹片(14a),所述底壳(2)包含第一固定柱(29a),所述第一包围部(13a)包围所述第一固定柱(29a),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4a)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电池盒,包括端子组件(1)、底壳(2)、顶盖(3),所述顶盖(3)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壳(2)上,所述端子组件(1)设置在所述底壳(2)内,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用以容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1)包含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依次包含正极外接部(11a)、折弯部(12)、第一包围部(13a)和第一接触弹片(14a),所述底壳(2)包含第一固定柱(29a),所述第一包围部(13a)包围所述第一固定柱(29a),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4a)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12)和所述第一包围部(13a)共同包围所述第一固定柱(29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还包括横杆部(15)、第二包围部(13b)和第二接触弹片(14b),所述横杆部(1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包围部(13a)和所述第二包围部(13b),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4b)和所述第二包围部(13b)连接;所述底壳(2)包含第二固定柱(29b),所述第二包围部(13b)包围所述第二固定柱(29b);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4b)、所述横杆部(15)均和纽扣电池的正极壳环状侧面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12)依次包含连接前段(12a)、折弯中段(12b)和连接后段(12c),所述连接前段(12a)和所述连接后段(12c)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