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和电池箱技术

技术编号:258074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和电池箱,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通过单体电池构成所需电压的电池包以及传统纸箱在盛装该电池包时不利于运输并且会影响电池质量和外观问题。电池间接线方法包括: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将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设置在相对侧壁的顶角处;将所述正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一电池的正电极连接,并将所述负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二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以及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实现了根据用户需要的目标电压将多个电池连接为具有目标电压的电池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和电池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和电池箱。
技术介绍
常见的6DZF20型号电池是以4只装(48V20Ah)或5只装(60V20Ah)为一组,为提高电池产品一致性和循环使用寿命,若以2V单体电池形式制造生产,如果仍用传统的用纸箱包装,电池上下均垫有泡沫板,并以打包带捆绑纸箱的方式从工厂到客户手里。运输期间,纸箱可能会遇水泡烂,或受挤压变形,从而影响到电池外观甚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和电池箱,用以解决如何通过单体电池构成所需电压的电池包以及传统纸箱在盛装该电池包时不利于运输并且会影响电池质量和外观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包括: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将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设置在相对侧壁的顶角处;将所述正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一电池的正电极连接,并将所述负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二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以及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间接线方法,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能够根据用户需要的目标电压将多个电池连接为具有目标电压的电池包。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以首尾相邻的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电池包括m行×n列电池,m为偶数。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进一步包括:将第2列至第n-1列中的任一电池的正电极设置为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负电极相邻;将所述第2列至所述第n-1列中的任一电池的负电极设置为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正电极相邻;以及第1列和第n列中的任一电池的正电极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邻列中的相邻电池的负电极相邻或者所述第1列和所述第n列中的任一电池的负电极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正电极相邻。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时,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进一步包括:通过垂直方向的连接片将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2列中的每列电池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电池为第1行至第m-1行中的电池;通过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n-1列和第n列中的电池逐行串联连接;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1列中的相邻列电池串联连接;以及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第二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列中的相邻电池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电池为第m行电池。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n为大于等于5的奇数时,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进一步包括:通过垂直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列中的每列电池串联连接;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列中的相邻列电池串联连接;以及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二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列中的相邻电池串联连接。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从上至下观看时,所述箱体的形状为长方形,其中,所述正电极导线和所述负电极导线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形的长边的相对内侧壁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形的长边的相对内侧壁处,能够缩短电池箱内的正、负电极导线,降低成本。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顶角处,其中,所述正电极导线通过所述接口连接至箱体外部;所述负电极导线沿着所述长方形的短边到达所述接口,并通过所述接口连接至箱体外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顶角处接口,使得接口根据整车接线需要就近设置,方便且可靠。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片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采用上文所述的电池间接线方法连接的电池包和盛装所述电池包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的材料为聚丙烯。基于上述电池箱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侧壁和顶盖设置为圆孔网状结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多个电池的泡沫板;以及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提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专利技术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能够根据用户需要的目标电压将多个电池连接为具有目标电压的电池包。另外,接线片外部设置有绝缘套以防止短路;2、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形的长边的相对内侧壁处,能够缩短电池箱内的正、负电极导线,降低成本;3、通过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顶角处接口,使得接口根据整车接线需要就近设置,方便且可靠;4、通过将箱体的侧壁和顶盖设置为圆孔网状结构,能够节省材料,降低电池包本身的重量,可以具有较好的散热,以及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来提供排气通道;以及5、通过电池包箱体顶部设置有两个提手,方便提用和安装。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间接线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24个单体内部接线方式的示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0个单体内部接线方式的示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0个单体内部接线方式的示图;以及图5为箱体侧面及顶部圆孔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如图1所示。参考图1,电池间接线方法包括:步骤S102,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步骤S104,将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设置在相对侧壁的顶角处;步骤S106,将正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一电池的正电极连接,并将负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二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以及步骤S108,通过接线片将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间接线方法,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能够根据用户需要的目标电压将多个电池连接为具有目标电压的电池包。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4,对电池间接线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和图2,电池间接线方法包括:步骤S102,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中的每个均为2V的单体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n将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设置在相对侧壁的顶角处;/n将所述正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一电池的正电极连接,并将所述负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二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以及/n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间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箱体中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
将正电极导线和负电极导线设置在相对侧壁的顶角处;
将所述正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一电池的正电极连接,并将所述负电极导线与最接近的第二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以及
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间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的电池包的多个电池包括m行×n列电池,m为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间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首尾相邻的方式设置电池包的多个电池进一步包括:
将第2列至第n-1列中的任一电池的正电极设置为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负电极相邻;
将所述第2列至所述第n-1列中的任一电池的负电极设置为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正电极相邻;以及
第1列和第n列中的任一电池的正电极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邻列中的相邻电池的负电极相邻或者所述第1列和所述第n列中的任一电池的负电极与相同行中的相邻电池以及相同列中的相邻电池的正电极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间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时,通过接线片将所述多个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串联连接进一步包括:
通过垂直方向的连接片将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2列中的每列电池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电池为第1行至第m-1行中的电池;
通过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n-1列和第n列中的电池逐行串联连接;
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片将所述第一部分电池的第1列至第n-1列中的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涛陆超杨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