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及其切换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马达(2),电动马达具有切换单元(8),切换单元具有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部的互连环(22)的若干接触线材(24),并且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28),框架部件具有若干插槽(30),具有在两个切夹式接线支脚(54)之间的切夹式接线缝(52)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分别插入或能插入到插槽中,以用于夹紧接触接触线材(24)的至少一个线材端部(26),其中,插槽(30)在相对置的槽壁(36)上分别具有槽缝(38),槽缝与插入到该插槽(30)中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的切夹式接线缝(52)对齐,并且其中,各个插槽(30)的两个槽壁(36)分别具有探伸到槽缝(38)中的用于每个容纳在槽缝(38)中的线材端部(26)的第一夹紧轮廓(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马达及其切换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具有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的互连环的若干接触线材,以及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框架部分具有若干插槽,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分别能插入到插槽中。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切换单元和具有此类的切换单元的机动车辆的无刷式油泵马达。
技术介绍
无刷式电动马达具有带若干例如呈星形的定子齿的定子,定子齿承载有呈单个定子线圈形式的定子电绕组(马达绕组),定子绕组本身由绝缘线材缠绕。线圈以其线圈端部配属于各支线,并且经由切换单元的连接导体以预定的方式依次互连,其中,连接导体例如被构造为呈环形地布置成互连环的接触线材。在作为三相交流电机的无刷式电动马达的情况下,定子具有三个支线,并且因此具有至少三个连接导体,它们分别相位错开地被加载电流,以便产生交变磁场,通常设有永磁体的转子或动子在该交变磁场中旋转。连接导体被引导到马达电子器件上以用于驱控电动马达。定子绕组的线圈借助连接导体以特定的方式彼此互连。互连的类型由定子绕组的缠绕方案来确定,其中,作为缠绕方案常见的是线圈的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由DE10152006A1公知有一种具有呈环形的定子轭的定子,在定子轭上布置有具有线圈端部的定子线圈和具有连接导体的互连装置。此外,在定子上构造有用于连接导体联接部的容纳元件,这些容纳元件分别具有被构造为缝的针对线圈端部的容纳器件。连接导体的联接部在此被实施为切夹式接线端,并且在所配属的容纳元件上成对地与线圈端部形成切夹式电连接部。由WO2016/124636A1公知有一种具有切换单元的电动马达,该切换单元具有若干接触线材并且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其中,接触线材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部的互连环,并且接触线材的线材端部与切夹式接线接触部连接。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分别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切夹式接线缝的切夹式接线支脚,以用于连接其中至少两个线材端部,其中,切换单元的框架部分具有与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数量相当的数量的用于容纳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插槽。与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待连接的接触线材设有绝缘的护套(绝缘部)。在建立此类的切夹式连接时,线材或其线材端部被压入到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缝中,从而使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置于缝侧翼的刀状的切夹式接线支脚在相应的位置处割断绝缘部,并在周向侧对线材切槽。在此可能的是,在压入期间,例如由于线材弯曲而导致线材并未居中地被放入在缝中,从而在压入切夹式接线接触部时,线材的一侧被切槽得相对较少,或者甚至仅在一侧剥开线材绝缘部。因此,只有相对较小的线材面积用于接触。在将一个以上的线材端部与切夹式接线接触部连接时,这些线材可能尤其是基于其拉伸而具有不同的直径。因此,在将线材相继压入时,促使了线材的非居中取向,因此又可能使相对较小的线材面积被用于接触。容纳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插槽在此在其彼此相对置的槽壁上分别具有槽缝以用于容纳线材。由DE102013114688A1和DE202010016199U1中公知的是,在两个槽壁中的一个上布置有针对相应的线材端部的保持轮廓。由DE102013114688A1还公知的是,在槽缝的撑托面的端部区域中构造有定心棱柱,以用于线材取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电动马达,其中,建立起电动马达的接触线材的特别可靠的连接和接触。此外应说明一种用于电动马达的相应的切换单元,以及一种尤其是机动车辆的无刷式油泵马达,其具有这种切换单元。关于电动马达,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关于切换单元,利用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来解决,并且就油泵马达方面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此,与电动马达结合的实施方案按意义地也适用于切换单元,并且反之亦然。为此,电动马达包括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具有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部的互连环的若干接触线材,并且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在此,框架部件具有若干插槽,具有在两个切夹式接线支脚之间的切夹式接线缝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分别插入或能插入到插槽中,以用于夹紧接触接触线材的至少一个线材端部,换句话说,切夹式接线接触部或每个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分别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的切夹式接线支脚,以用于形成切夹式接线缝,其中,切夹式接线缝在自由端部侧对于切夹式接线支脚来说是敞开的。此外,插槽在相对置的槽壁上分别具有槽缝,槽缝与插入到该插槽中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切夹式接线缝对齐。切夹式接线缝以及槽缝适宜地轴向延伸,也就是说相对于马达轴平行地延伸。在此,槽壁包括夹紧容纳部,在装配过程中,切夹式接线接触部容纳在夹紧容纳部中或处于容纳状态。插槽或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数量特别优选地相当于电动马达的相联接端的数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各个插槽的两个具有槽缝的槽壁分别具有探伸到槽缝中用于每个容纳在槽缝中的线材端部的第一夹紧轮廓。切夹式接线支脚在彼此相对置的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刀状地实施的区域,从而使从缝开口导入到切夹式接线缝中的线材端部被切槽和/或切开,并且因此割断其线材绝缘部。尤其是弯曲弹性的切夹式接线支脚在此将类似弹簧的夹紧力施加到各个线材端部(各个线材)上。在线材或线材端部的切夹式接线状态下,切夹式接线支脚的刀刃几乎相对通常大致呈圆形的线材直径切向地延伸。优选地在装配过程中,当将切夹式接线接触部插入到所配属的插槽中时,一个待接触的线材端部(线材)或多个待接触的线材端部(线材)就已经被引入到槽缝中。特别有利地,以该方式,借助夹紧轮廓使容纳在槽缝中的线材端部或每个线材端部以如下方式取向并固定,使得插入的线材端部基本上垂直于由夹紧容纳部限定(展开)的平面定向,并且避免或至少减少了线材端部在插槽中的弯曲。由于两个槽壁分别具有第一夹紧轮廓,改善了线材端部或每个线材端部的这种取向,或者进一步减少了其弯曲。以该方式,借助相应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两个切夹式接线支脚实现了各个线材在其两个侧翼上的相对均匀和可靠的接触。在此,固定一个线材端部或多个线材端部的(夹紧)力不应大到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妨碍切夹式接线接触部的压入并且/或者在引入到插槽中时尤其是在缠绕时使线材端部不变弯。一个线材端部或多个线材端部尤其是基于包围线材的绝缘部的和线材端部本身的至少轻微的可变形性而被夹入到第一夹紧轮廓中。夹紧力在此尤其通过第一夹紧轮廓的形状并通过其伸入至槽缝中的深度以及取决于线材直径和线材端部的绝缘部的厚度来确定或能由它们确定。根据有利的改进方案,各个槽壁的第一夹紧轮廓布置在槽壁的两个置于槽缝侧翼的夹紧侧上。换句话说,第一夹紧轮廓布置在各个槽壁的两个夹紧侧上。夹紧侧应被理解为槽壁的如下那些侧,其尤其沿着缝纵向方向邻接槽缝,并且因此也邻接引入到缝中的一个或多个线材端部。以该方式,使得容纳在缝中的线材端部或每个线材端部相对于槽缝居中取向。因此,一个线材端部或多个线材端部也相对于切夹式接线缝居中布置,切夹式接线缝借助切夹式接线支脚形成。因此,有利地,将一个线材端部或多个线材端部相对均匀地剥开绝缘部并切槽,由此又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根据有利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马达(2),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切换单元(8),所述切换单元具有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部的互连环(22)的若干接触线材(24),并且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28),/n-其中,所述框架部件(28)具有若干插槽(30),具有在两个切夹式接线支脚(54)之间的切夹式接线缝(52)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分别插入或能插入到所述插槽中,以用于夹紧接触所述接触线材(24)的至少一个线材端部(26),并且/n-其中,所述插槽(30)在相对置的槽壁(36)上分别具有槽缝(38),所述槽缝与插入到所述插槽(30)中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的切夹式接线缝(52)对齐,/n其特征在于,/n-各个插槽(30)的两个槽壁(36)分别具有探伸到所述槽缝(38)中的用于每个容纳在所述槽缝(38)中的线材端部(26)的第一夹紧轮廓(4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6 DE 102017222076.71.电动马达(2),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切换单元(8),所述切换单元具有布置成用于定子绕组的线圈端部的互连环(22)的若干接触线材(24),并且具有呈环形的框架部分(28),
-其中,所述框架部件(28)具有若干插槽(30),具有在两个切夹式接线支脚(54)之间的切夹式接线缝(52)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分别插入或能插入到所述插槽中,以用于夹紧接触所述接触线材(24)的至少一个线材端部(26),并且
-其中,所述插槽(30)在相对置的槽壁(36)上分别具有槽缝(38),所述槽缝与插入到所述插槽(30)中的切夹式接线接触部(14)的切夹式接线缝(52)对齐,
其特征在于,
-各个插槽(30)的两个槽壁(36)分别具有探伸到所述槽缝(38)中的用于每个容纳在所述槽缝(38)中的线材端部(26)的第一夹紧轮廓(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各个槽壁(36)的第一夹紧轮廓(42)布置在所述槽壁的两个置于所述槽缝(38)侧翼的夹紧侧(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槽壁(36)外侧上布置有具有拱顶缝(46)的拱顶状隆起的突起部(44),所述拱顶缝与所述槽缝(38)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44)在其置于所述拱顶缝(46)侧翼的一侧(48)上具有第二夹紧轮廓(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多什亚历山大·沃尔卡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