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催化剂成型体和使用其的不饱和醛及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催化剂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催化剂成型体、以及使用该催化剂成型体的不饱和醛和/或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不饱和醛、不饱和羧酸的制造工序中,一般催化剂成型体被成型为直径2~10mm、长度2~20mm左右的圆柱形或圆筒形的成型体,将其填充于反应器而利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催化剂,其是用于以分子态氧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甲基叔丁醚进行气相催化氧化而合成不饱和醛和不饱和羧酸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包含钼和铋的催化剂成分、以及平均粒径为10μm~2mm且平均厚度为平均粒径的0.005~0.3倍的鳞片状无机物。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氧化物催化剂,其是制造甲基丙烯醛所使用的含有钼、铋、钴和铁的氧化物催化剂,该氧化物催化剂是在催化剂前体粉末中混合比表面积为0.5m2/g以上的结晶纤维素并成型,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热处理而除去结晶纤维素而得到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4482号公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剂成型体,含有催化剂成分和平均纤维直径为1~300nm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所述催化剂成分利用基于分子态氧的气相催化氧化能够制造不饱和醛和/或不饱和羧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4 JP 2018-0466371.一种催化剂成型体,含有催化剂成分和平均纤维直径为1~300nm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所述催化剂成分利用基于分子态氧的气相催化氧化能够制造不饱和醛和/或不饱和羧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中,将所述催化剂成型体的质量设为M1[g],将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质量设为M2[g]时,通过下述式(III)算出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含有率为0.1~5质量%,
纤维素纳米纤维含有率[质量%]=(M2/M1)×100(II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中,还含有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中,所述粘合剂为水溶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中,所述粘合剂为水溶性有机粘合剂。
6.一种催化剂成型体,是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煅烧而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是通过包括挤出成型的工序而制造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成型体,其中,所述催化剂成分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组成,是利用分子态氧对丙烯、异丁烯、伯丁醇、叔丁醇或者甲基叔丁醚进行气相催化氧化的不饱和醛和不饱和羧酸制造用催化剂,
Moa1Bib1Fec1Ad1E1e1G1f1J1g1Sih1(NH4)i1Oj1(I)
式(I)中,Mo、Bi、Fe、Si、NH4和O分别表示钼、铋、铁、硅、铵根和氧,A表示选自钴和镍中的至少1种元素,E1表示选自铬、铅、锰、钙、镁、铌、银、钡、锡、铊、钽和锌中的至少1种的元素,G1表示选自磷、硼、硫、硒、碲、铈、钨、锑和钛中的至少1种元素,J1表示选自锂、钠、钾、铷和铯中的至少1种元素,a1、b1、c1、d1、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拓朗,佐藤祐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