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35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汽车零部件领域,是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在后轮毂体的正面上分布有螺丝孔、螺栓孔、半轴孔和减重槽;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一侧有制动盘和法兰面,所述的后轮毂体的另一侧有螺丝装配孔和加强筋,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中间有双联轴承孔和油封槽。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将制动盘安装在后轮毂上,取代制动鼓,可有效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制动系统中使其所产生的扭力与摩擦产生的动力保持一致,提高了汽车的运行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零部件领域,是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制动系统中,由制动鼓、轮毂、制动蹄组成共同完成制动系统,而后轮毂位于传动轴的端部,是连接半轴凸缘,刹车鼓和轮盘总成的重要零部件,其作用是传动扭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和支撑汽车的后轮,保证汽车的平衡力和运行性。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制动鼓重量重,制造成本高;二是制动鼓在制动时所产生的扭力与摩擦产生的动力不一致;三是在制动系统中会使汽车的重量增加,生产成本增加,消耗燃油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在后轮毂体的正面上分布有螺丝孔、螺栓孔、半轴孔和减重槽;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一侧有制动盘和法兰面,所述的后轮毂体的另一侧有螺丝装配孔和加强筋,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中间有双联轴承孔和油封槽。所述的螺丝孔有十个,呈均匀分布。所述的螺栓孔有十个,呈均匀分布。所述的减重槽有五个,呈均匀分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制动盘安装在后轮毂上,取代制动鼓,可有效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制动系统中使其所产生的扭力与摩擦产生的动力保持一致,提高了汽车的运行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螺丝孔;2、螺栓孔;3、油封槽;4、螺丝装配孔;5、双联轴承孔;6、加强筋;7、法兰面;8、制动盘;9、后轮毂体;10、减重槽;11、半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和图2中,所述的在后轮毂体9的正面上分布有螺丝孔1、螺栓孔2、半轴孔11和减重槽10;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一侧有制动盘8和法兰面7,所述的后轮毂体9的另一侧有螺丝装配孔4和加强筋6,所述的后轮毂体9的中间有双联轴承孔5和油封槽3。所述的螺丝孔1有十个,呈均匀分布。所述的螺栓孔2有十个,呈均匀分布。使制动鼓在制动时所产生的扭力与摩擦产生的动力一致,提高了汽车的运行安全系数。所述的减重槽10有五个,呈均匀分布。由于增加了减重槽10,得以后轮毂减轻了重量,在运行中,消耗燃油相应也减少了。使用时,只需把盘式后轮毂用螺栓连接到制动盘8上。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其特征是在后轮毂体的毂体的正面上分布有螺丝孔、螺栓孔、半轴孔和减重槽;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一侧有制动盘和法兰面, 所述的后轮毂体的另一侧有螺丝装配孔和加强筋, 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中间有双联轴承孔和油封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制动后轮毂,其特征是在后轮毂体的毂体的正面上分布有螺丝孔、螺栓孔、半轴孔和减重槽;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一侧有制动盘和法兰面,所述的后轮毂体的另一侧有螺丝装配孔和加强筋,所述的后轮毂体的中间有双联轴承孔和油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晓波续立忠王道明程群李洁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兴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