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0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螺旋叶片、空腔、出水孔、限位圈、支撑板、加强杆、转动杆和固定环,钻杆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钻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内,钻杆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空腔内部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轴承,空腔内部顶部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顶端设置有侧壁带有连接螺纹的盲孔,转动杆穿过限位圈插入凹槽内嵌设的轴承内,转动杆顶部设置有固定环,转动杆和固定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固定环上设置有带有连接螺纹的通孔,固定环和限位圈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柔性清洁刷;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有效延长钻杆使用寿命、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钻杆,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
技术介绍
钻杆是向钻头传递动力,随同钻头进入钻孔的杆状或管状零件,钻杆可重复使用,为了提高钻杆的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完钻杆后必须对钻杆进行维护清洁,钻杆在使用的过程中,钻井所产生的泥土、石屑、油渍等废屑物会附着早钻杆外壁,会腐蚀钻杆的外壁,会影响到钻杆的使用寿命,并且会对钻杆的下一次使用造成影响,附着有废屑物的钻杆会影响到下一次钻井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钻杆在使用后一定要对其进行清洁。现有的防止钻杆表面产生大量灰尘、碎屑的措施主要是在钻杆侧壁上开设出水孔,通过向钻杆本体内部注水,通过出水孔向外喷水以达到防尘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钻孔时所产生的碎屑等易导致出水孔堵塞,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出水孔进行疏通,影响使用效率,同时也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通过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柔性清洁刷,可及时对出水孔进行清理疏通,保证出水孔的通畅;通过固定环与限位圈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的设置,可方便地将转动杆进行安装和取出,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螺旋叶片、空腔、出水孔、限位圈、支撑板、加强杆、转动杆和固定环,其中,所述钻杆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所述钻杆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内,所述钻杆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空腔内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面通过加强杆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支撑板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轴承,所述空腔内部顶部设置有所述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侧面通过加强杆固定设置在空腔内部,所述限位圈顶端设置有侧壁带有连接螺纹的盲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限位圈插入所述凹槽内嵌设的轴承内,所述转动杆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环,所述转动杆和固定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带有连接螺纹的通孔,所述固定环和限位圈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柔性清洁刷。所述出水孔向螺旋叶片旋绕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其相邻的螺旋叶片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所述出水孔为弧形孔。所述转动杆顶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杆底部侧壁与嵌设在凹槽内的轴承的内侧壁贴紧连接。所述钻杆本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出水孔的设置,可使得水流经由钻杆本体内部的空腔至出水孔喷出,有效防止灰尘、碎屑等在钻杆表面积聚,延长钻杆使用寿命;通过转动杆以及设置在转动杆上的柔性清洁刷,可及时对出水孔进行清理疏通,保证出水孔的通畅;通过固定环与限位圈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的设置,可方便地将转动杆进行安装和取出,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总的,本技术具有有效延长钻杆使用寿命、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转动杆与支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转动杆与限位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钻杆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钻杆本体2、螺旋叶片3、空腔4、出水孔5、限位圈6、支撑板7、加强杆8、转动杆9、固定环10、凹槽11、轴承12、螺钉13、柔性清洁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包括钻杆本体1、螺旋叶片2、空腔3、出水孔4、限位圈5、支撑板6、加强杆7、转动杆8和固定环9。其中,所述钻杆本体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提高钻杆本体1的强度,所述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2,所述钻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3内,所述钻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4,所述出水孔4向螺旋叶片2旋绕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与其相邻的螺旋叶片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所述出水孔4为弧形孔,通过弧形的出水孔4的设置,对水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水流流出时可贴向钻杆本体1表面,有效防止灰尘的产生,同时便于钻杆本体1的死角处进行清理,效果更好,所述空腔3内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支撑板6顶端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嵌设有轴承11,所述空腔3内部顶部设置有所述限位圈5,所述限位圈5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限位圈5顶端设置有侧壁带有连接螺纹的盲孔,所述转动杆8穿过所述限位圈5插入所述凹槽10内嵌设的轴承11内,所述转动杆8底部侧壁与嵌设在凹槽10内的轴承11的内侧壁贴紧连接,所述转动杆8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环9,所述转动杆8和固定环9之间通过轴承11连接,所述固定环9上设置有带有连接螺纹的通孔,所述固定环9和限位圈5之间通过螺钉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上设置有柔性清洁刷13,所述转动杆8顶端设置有限位板。本技术具体实施时,将转动杆8穿过限位圈5插入凹槽10内嵌设的轴承11内,转动杆8底部侧壁与该轴承11的内侧壁贴紧连接,通过设置在限位圈5和固定环9上的螺纹孔和螺钉12将转动杆8固定在钻杆本体1内部的空腔3内,钻杆本体1在进行转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带动转动杆8在钻杆本体1内部进行转动,转动杆8上的柔性清洁刷13即可转动对出水孔4进行清理,通过向空腔3内注入水流,使得水流经由钻杆本体1内部的空腔3至出水孔4喷出,有效防止灰尘、碎屑等在钻杆表面积聚,延长钻杆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本体(1)、螺旋叶片(2)、空腔(3)、出水孔(4)、限位圈(5)、支撑板(6)、加强杆(7)、转动杆(8)和固定环(9),其中,所述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2),所述钻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3)内,所述钻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4),所述空腔(3)内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支撑板(6)顶端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嵌设有轴承(11),所述空腔(3)内部顶部设置有所述限位圈(5),所述限位圈(5)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限位圈(5)顶端设置有侧壁带有连接螺纹的盲孔,所述转动杆(8)穿过所述限位圈(5)插入所述凹槽(10)内嵌设的轴承(11)内,所述转动杆(8)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环(9),所述转动杆(8)和固定环(9)之间通过轴承(11)连接,所述固定环(9)上设置有带有连接螺纹的通孔,所述固定环(9)和限位圈(5)之间通过螺钉(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上设置有柔性清洁刷(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本体(1)、螺旋叶片(2)、空腔(3)、出水孔(4)、限位圈(5)、支撑板(6)、加强杆(7)、转动杆(8)和固定环(9),其中,所述钻杆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2),所述钻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空腔(3)内,所述钻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4),所述空腔(3)内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支撑板(6)顶端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嵌设有轴承(11),所述空腔(3)内部顶部设置有所述限位圈(5),所述限位圈(5)侧面通过加强杆(7)固定设置在空腔(3)内部,所述限位圈(5)顶端设置有侧壁带有连接螺纹的盲孔,所述转动杆(8)穿过所述限位圈(5)插入所述凹槽(10)内嵌设的轴承(11)内,所述转动杆(8)顶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环(9),所述转动杆(8)和固定环(9)之间通过轴承(11)连接,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伟景向锋范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襄城伟业智能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