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专利>正文

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20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侧管道、药粉仓和加药管,侧管道的两端与主管道的内腔接通,主管道的上方设有一排药粉仓,药粉仓的下部通过加药管与主管道连通,最外侧的两个药粉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立板,相邻两个药粉仓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板,药粉仓的内部固定有横座,横座穿设有驱动杆和从动杆,驱动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从动杆通过伞形转向齿轮组与驱动杆进行传动连接,从动轴的外侧固定有若干搅拌杆、螺旋输送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螺旋输送叶进行加药,通过预先设计不同传动比的伞形转向齿轮组,即可控制各个药粉仓的加药配比,满足不同药剂的加药需求,加药时不易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油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石油开采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层出砂问题,地层砂沉降在井筒内形成砂柱、砂床,堵塞射孔孔眼及近井壁地层孔道,使井底流体流动阻力增大,产量下降,严重时将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另外,许多油井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上老化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洗井。公开号为CN204490655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密闭加药装置的洗井车,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洗井车处理后的水质标准不高的问题。该技术包括依次连通的旋流除砂器、除油罐、旋流除油器、斜板沉降罐、出第一混合反应罐、除油杀菌药剂罐、第二混合反应罐和絮凝剂药罐,第一混合反应罐设置在旋流除砂器和除油罐之间,且与旋流除砂器和除油罐均通过管道连通,除油杀菌药剂罐通过管道与旋流除砂器和第一混合反应罐连通,第二混合反应罐设置在旋流除油器和斜板沉降罐之间,且与旋流除油器和斜板沉降罐均通过管道连通,絮凝剂药罐通过管道与旋流除油器和第二混合反应罐之间的管道连通。但是这种洗井设备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加药管数量较少,不能满足不同药剂的加药需求;二是加药时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侧管道、药粉仓和加药管,所述主管道的两端设有便于将其接入至洗井车注水管中的法兰盘,所述侧管道的两端与主管道的内腔接通,所述主管道位于与侧管道连接点的内侧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一开度阀,所述侧管道位于靠近与主管道连接点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二开度阀,所述主管道的上方设有一排药粉仓,所述药粉仓的下部通过加药管与主管道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药粉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的下部开设有便于主管道穿过的穿孔,相邻两个所述药粉仓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板,所述药粉仓的内部固定有横座,所述横座中沿水平方向共同穿设有驱动杆,沿竖直方向各自穿设有从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左侧的支撑立板中,另一端贯穿右侧的支撑立板并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右侧的支撑立板固定,所述从动杆的上端通过伞形转向齿轮组与驱动杆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上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若干搅拌杆,所述从动杆位于加药管中的下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螺旋输送叶。进一步地,上述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中,所述加药管与主管道的连接点均位于两个第一开度阀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中,所述支撑立板的底端设有便于与地基固定的锚固板。进一步地,上述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中,所述横座中开设有便于伞形转向齿轮组活动的空腔。进一步地,上述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中,所述搅拌杆倾斜设计,且内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外端的水平位置。进一步地,上述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中,所述螺旋输送叶的直径等于加药管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法兰盘将主管道接入洗井车的注水管中,当只需要注水时,关闭两个第一开度阀,打开两个第二开度阀,主要利用侧管道进行供水;当需要加药注水时,打开两个第一开度阀,关闭两个第二开度阀,即可利用驱动机构将药粉仓中药粉加入主管道,驱动机构主要由驱动电机、驱动杆、从动杆、伞形转向齿轮组、搅拌杆以及螺旋输送叶构成,利用驱动杆带动各个从动杆转动,进而利用螺旋输送叶进行防堵加药,通过预先设计不同传动比的伞形转向齿轮组,即可控制各个药粉仓的加药配比;本技术洗井辅助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药剂的加药需求,加药时不易出现堵塞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主管道、侧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管道,2-侧管道,3-第一开度阀,4-第二开度阀,5-药粉仓,6-支撑立板,7-横座,8-驱动杆,9-从动杆,10-驱动电机,11-电机支架,12-伞形转向齿轮组,13-搅拌杆,14-加药管,15-法兰盘,16-螺旋输送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1、侧管道2、药粉仓5和加药管14,主管道1的两端设有便于将其接入至洗井车注水管中的法兰盘15,侧管道2的两端与主管道1的内腔接通。主管道1位于与侧管道2连接点的内侧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一开度阀3,侧管道2位于靠近与主管道1连接点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二开度阀4。主管道1的上方设有一排共三个药粉仓5,药粉仓5的下部通过加药管14与主管道1连通。最外侧的两个药粉仓5的外壁固定有支撑立板6,支撑立板6的下部开设有便于主管道1穿过的穿孔,相邻两个药粉仓5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板。药粉仓5的内部固定有横座7,横座7中沿水平方向共同穿设有驱动杆8,沿竖直方向各自穿设有从动杆9。驱动杆8的一端转动限制在左侧的支撑立板6中,另一端贯穿右侧的支撑立板6并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连,驱动电机10通过电机支架11与右侧的支撑立板6固定。从动杆9的上端通过伞形转向齿轮组12与驱动杆8进行传动连接,从动杆9的上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若干搅拌杆13,从动杆9位于加药管14中的下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螺旋输送叶16。本实施例中,加药管14与主管道1的连接点均位于两个第一开度阀3之间。支撑立板6的底端设有便于与地基固定的锚固板。本实施例中,横座7中开设有便于伞形转向齿轮组12活动的空腔。搅拌杆13倾斜设计,且内端的水平位置高于外端的水平位置。螺旋输送叶16的直径等于加药管14的内径。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利用法兰盘15将主管道1接入洗井车的注水管中,当只需要注水时,关闭两个第一开度阀3,打开两个第二开度阀4,主要利用侧管道2进行供水;当需要加药注水时,打开两个第一开度阀3,关闭两个第二开度阀4,即可利用驱动机构将药粉仓5中药粉加入主管道1,驱动机构主要由驱动电机10、驱动杆8、从动杆9、伞形转向齿轮组12、搅拌杆13以及螺旋输送叶16构成,利用驱动杆8带动各个从动杆9转动,进而利用螺旋输送叶16进行防堵加药,通过预先设计不同传动比的伞形转向齿轮组12,即可控制各个药粉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侧管道、药粉仓和加药管,所述主管道的两端设有便于将其接入至洗井车注水管中的法兰盘,所述侧管道的两端与主管道的内腔接通,所述主管道位于与侧管道连接点的内侧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一开度阀,所述侧管道位于靠近与主管道连接点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二开度阀,所述主管道的上方设有一排药粉仓,所述药粉仓的下部通过加药管与主管道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药粉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的下部开设有便于主管道穿过的穿孔,相邻两个所述药粉仓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板,所述药粉仓的内部固定有横座,所述横座中沿水平方向共同穿设有驱动杆,沿竖直方向各自穿设有从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左侧的支撑立板中,另一端贯穿右侧的支撑立板并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右侧的支撑立板固定,所述从动杆的上端通过伞形转向齿轮组与驱动杆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上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若干搅拌杆,所述从动杆位于加药管中的下部轴体外侧固定有螺旋输送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洗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侧管道、药粉仓和加药管,所述主管道的两端设有便于将其接入至洗井车注水管中的法兰盘,所述侧管道的两端与主管道的内腔接通,所述主管道位于与侧管道连接点的内侧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一开度阀,所述侧管道位于靠近与主管道连接点处对称装有两个第二开度阀,所述主管道的上方设有一排药粉仓,所述药粉仓的下部通过加药管与主管道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所述药粉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的下部开设有便于主管道穿过的穿孔,相邻两个所述药粉仓之间焊接有支撑横板,所述药粉仓的内部固定有横座,所述横座中沿水平方向共同穿设有驱动杆,沿竖直方向各自穿设有从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左侧的支撑立板中,另一端贯穿右侧的支撑立板并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右侧的支撑立板固定,所述从动杆的上端通过伞形转向齿轮组与驱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马月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