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7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套管,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套管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路缘石端部的卡爪,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调节孔与第二夹持部的安装孔将两者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有效提高了路缘石搬运的便捷性,提高了路缘石铺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边缘的界石称之为路缘石,是作为路面边缘与其它构造带分界的条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设置路缘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边缘、行车道右侧边缘或路肩外侧边缘常需设置路缘石。通常路缘石铺装施工为手工作业,作业人员徒手将路缘石搬至指定位置,由于成品路缘石较重,施工起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用于路缘石的搬运,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有效提高了路缘石搬运的效率,提高了路缘石铺装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套筒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路缘石端部的卡爪,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调节孔与第二夹持部的安装孔将两者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多个,其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优选地,所述套筒为C型钢或几字型钢。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上部设置有贯通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贯通槽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为圆形钢管,其末端设置有卡爪,其前端设置有操作把手。优选地,所述卡爪为角钢,其开口相对焊接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优选地,所述卡爪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优选地,所述卡爪包括卡紧部及连接部,所连接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粗糙面。优选地,所述粗糙面为凹凸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有效提高了路缘石搬运的便捷性,提高了路缘石铺装的效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卡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第一夹持部;11.套筒;12.调节孔;13.贯通槽;20.第二夹持部;21.安装孔;30.转轴;40.卡爪;41.卡紧部;42.连接部;43.固定孔;44.粗糙面;50.操作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的相关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所述第一夹持部10设置有套筒11,所述第二夹持部20穿过所述套筒11并通过转轴30铰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路缘石端部的卡爪40,所述套筒11上设置有调节孔12,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30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10的调节孔12与第二夹持部20的安装孔21将两者转动连接。本技术中,第一夹持部10与第二夹持部20通过转轴30铰接,两者可沿转轴30转动,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的卡爪40将可靠夹持于路缘石的外端,摒弃了传统作业中徒手搬运路缘石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路缘石搬运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孔12的数量为多个,其沿套筒11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套筒11的上部设置有贯通槽13,所述第二夹持部20穿过所述贯通槽13设置。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作业人员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转轴30穿过调节孔12的位置,使得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的开口大小与路缘石的夹持宽度相适应。本技术中,所述套筒11为C型钢或几字型钢,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11为几字型钢,其上部设置有贯通槽13,第二夹持部20穿过所述贯通槽13,转轴30穿过套筒11的调节孔12及第二夹持部20的安装孔21,实现第一夹持部10与第二夹持部20的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为圆形钢管,其末端设置有卡爪40,其前端设置有操作把手50。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套筒11的两端焊接有圆形钢管,使得其外部轮廓与第二夹持部20的轮廓相一致。这样,施工人员手持操作把手50,可实现卡爪40的同步移动,实现路缘石的可靠夹持。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爪40为角钢,其开口相对焊接于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如图1及图2所示。卡角40的长度为100mm-500mm,优选地,所卡爪40的长度为200mm。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爪4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示卡爪4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图5是本技术之卡爪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爪40包括卡紧部41及连接部42,所连接部42设置有固定孔43,所述第一夹持部10及第二夹持部20的末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孔4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部42的上表面设置有粗糙面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粗糙面44为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为间隔设置的长条形凹槽,可以理解的是,其也可以为其他凹凸结构,只要能够增加卡爪40与路缘石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夹持的可靠性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用于路缘石的搬运,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有效提高了路缘石搬运的便捷性,提高了路缘石铺装的效率。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套筒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路缘石端部的卡爪,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调节孔与第二夹持部的安装孔将两者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套筒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路缘石端部的卡爪,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调节孔与第二夹持部的安装孔将两者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多个,其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C型钢或几字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上部设置有贯通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穿过所述贯通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辅助铺设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黎春庞文生张林萌闫德华陈德霞武凌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