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615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包括车辆唤醒并解锁后,玻璃开始一次微降;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玻璃开始二次微降;关闭车门,玻璃开始一次微升;进行安全行驶判断后,玻璃开始二次微升;车辆停止之后,玻璃开始一次微降;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玻璃开始二次微降;关闭车门,玻璃开始一次微升;锁车,玻璃开始二次微升,至此一个循环结束。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增加新的硬件,通过一种新的逻辑,在现有硬件的条件下,把开门玻璃微降动作分为了两次,既能解决开门刮擦问题,又能保证车辆在锁车和行驶过程中的密封问题,可靠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在提升了产品品质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出于外形设计的需要,跑车及轿跑车的车门经常采用无上框设计。无框式车门开门时,为了保证车门能够顺利打开,车窗玻璃需要同时下降一段距离,由于控制逻辑和成本限制造成很多无框车型快速开门时,车窗玻璃和上窗框出现刮擦。有资料显示,现有无框车门开门玻璃下降的控制逻辑为:车辆解锁后,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车门打开时门开信号反馈给BCM,BCM再通过LIN给玻璃升降器ECU发送玻璃下降指令,玻璃升降器执行下降动作。因为玻璃下降发生在车门打开之后,快速开门时,会存在玻璃未完全降到位置,导致车窗玻璃和上窗框导轨刮擦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一些主机厂会尽量减少玻璃和上窗框导轨的插入量,这样又可能造成密封不严,出现漏水、高速风噪大等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140878A公开了一种“无上框车门的玻璃微升微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车身控制器、车门开关、车窗升降器和车门防夹模块,所述的车身控制器与车门开关相连接;车身控制器检测车门开关的开闭状态后控制车窗升降器。该控制方法包括车身控制器检测到车门开关由关闭到打开时,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控制车窗升降器将车窗玻璃上升/下降至距车顶为设定值的位置;车身控制器检测到车门开关由打开到关闭时,控制车窗升降器将车窗玻璃上升至顶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快速开门时无法及时反应,易导致车窗玻璃和上窗框导轨刮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无框车门开门玻璃下降不及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无需增加新的硬件,通过一种新的逻辑,在现有硬件的条件下,把开门玻璃微降动作分为了两次,既能解决开门刮擦问题,又能保证车辆在锁车和行驶过程中的密封问题,可靠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在提升了产品品质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唤醒并解锁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2)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3)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4)进行安全行驶判断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5)车辆停止之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6)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7)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8)锁车,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上升到上止点,至此一个循环结束。作为优选,所述的一次微降是将车门玻璃从玻璃上止点下降到一次微降位置,所述二次微降是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下降到二次微降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一次微升是将车门玻璃从二次微降位置上升到一次微降位置,二次微升是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上升到玻璃上止点。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的安全行驶判断包括:驾驶员或乘客按中控锁闭锁,或者车辆开始提速至自动落锁的速度设定值。作为优选,所述的玻璃上止点由窗框导轨和车顶密封条配合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车门玻璃的插入量为一次微降玻璃的下降尺寸a与开门瞬间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滑出上窗框导轨需要下降的尺寸b之和。当驾驶员或者乘客完成开关门上下车动作之后,按钥匙锁车或者中控锁车,或车辆速度达到闭锁设定值以后,玻璃又会从一次微降位置上升到上止点,此时玻璃的入槽深度又变为了a+b,避免出现漏水或者高速风噪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次微降下降量为开门瞬间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滑出上窗框导轨需要下降的尺寸b与玻璃从上窗框滑出到二次微降位置c之和。假设设计上玻璃的插入量为a+b=8mm,其中一次微降a=5mm,那么b=3mm;当打开车门时,由于玻璃是从a下降到滑出b的距离为3mm,较从上止点滑出b的距离8mm,距离缩短了2.7倍;玻璃下降速度一般在100mm/s到180mm/s,按照最小下降速度计算(因速度最小时更容易出现刮擦),玻璃下降8mm需要80ms,而玻璃下降3mm,仅需要30ms,减少50ms,节省约2/3的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的车门开启时的角度为内倾,车门开启时玻璃沿着玻璃上边沿开门运动方向滑出。当车门开启时玻璃不是正Y方向滑出窗框导轨,而是沿着玻璃上边沿开门运动方向滑出,当插入量较少时,开门时玻璃有自动滑出的趋势,从而避免和窗框导轨干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增加新的硬件,通过一种新的逻辑,在现有硬件的条件下,把开门玻璃微降动作分为了两次,既能解决开门刮擦问题,又能保证车辆在锁车和行驶过程中的密封问题,可靠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在提升了产品品质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作流程图。图中1窗框导轨,2车顶密封条,3玻璃上止点,4玻璃一次微降位置,5玻璃出槽位置,6二次微降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如图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唤醒并解锁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将车门玻璃从玻璃上止点3下降到一次微降位置4。其中,玻璃上止点3由窗框导轨1和车顶密封条2配合决定。(2)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4下降到二次微降位置6。(3)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将车门玻璃从二次微降位置6上升到一次微降位置4。(4)进行安全行驶判断,即驾驶员或乘客按中控锁闭锁,或者车辆开始提速至自动落锁的速度设定值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4上升到玻璃上止点3。(5)车辆停止之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将车门玻璃从玻璃上止点3下降到一次微降位置4。(6)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4下降到二次微降位置6。(7)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将车门玻璃从二次微降位置6上升到一次微降位置4。(8)锁车,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4上升到玻璃上止点3,至此一个循环结束。窗框导轨1和车顶密封条2配合决定玻璃能够上升的最高位置玻璃上止点3.车门玻璃处于玻璃上止点3时和车顶密封条2紧密配合保证密封性能,而密封性能又和玻璃插入量有关系。其中a为一次微降玻璃的下降尺寸,b为开门瞬间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4滑出上窗框导轨1需要下降的尺寸,c为玻璃从上窗框滑出到二次微降位置6下降的尺寸。a+b为玻璃的插入量,b+c为二次微降下降量。假设设计上玻璃的插入量为a+b=8mm,其中一次微降a=5mm,那么b=3mm;当打开车门时,由于玻璃是从a下降到滑出b的距离为3mm,较从上止点滑出b的距离8mm,距离缩短了2.7倍;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车辆唤醒并解锁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n(2)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n(3)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n(4)进行安全行驶判断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n(5)车辆停止之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n(6)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n(7)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n(8)锁车,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唤醒并解锁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
(2)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
(3)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
(4)进行安全行驶判断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
(5)车辆停止之后,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降;
(6)拉动车门把手,车门打开的同时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降;
(7)关闭车门,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一次微升;
(8)锁车,车门玻璃开始执行二次微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微降是将车门玻璃从玻璃上止点下降到一次微降位置,所述二次微降是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下降到二次微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无框车门开门玻璃刮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微升是将车门玻璃从二次微降位置上升到一次微降位置,二次微升是将车门玻璃从一次微降位置上升到玻璃上止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行赵大山李绅郭寅郭大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