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系统、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9615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制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工作指令,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门体转动,根据工作指令控制电机朝向第一方向工作;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根据门体位置信息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在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驱动门体缓慢到达开门或关门位置,实现门体的缓慢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系统、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机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一种制冷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普遍的控制开门的方法均检测到目标位置后执行控制动作,一般立刻停止电机驱动,停止齿轮驱动,然后断开电磁离合。因门体具备较大自重,惯性较大,当电机突然失电时,速度降低过大,仍有较大的力施加于齿轮及机构。一方面,对机构产生较大冲击,对零部件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当电机失电后,门体仍会沿原方向运行一段时间超过目标位置,甚至发生门体与门铰链限位反弹的情况,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工作指令,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门体转动,根据工作指令控制电机朝向第一方向工作;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在接收到工作指令后,首先控制电磁阀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以使得驱动机构的传动部分连接,保证电机扭矩的传递;然后根据工作指令控制电机朝向第一方向工作,以驱动门体转动。具体地,第一方向是由工作指令所决定的,即开门或关门方向;进一步地,在门体旋转的过程中,当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时,逐渐地分步降低电机的运行转速,使得门缓缓运行直至停止,以实现门体的缓慢停止,避免电机骤停后门体的转速仍然很大,而与门铰链限位反弹的情况,同时避免由于门体惯性而产生的力施加于驱动机构,进而延长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驱动机构的可靠性。具体地,第一预设位置为门体停止位置的1/2处。在旋转式门体中,如果门体转动100°后停止,则第一预设位置为门体转动50°所在的位置;在移动式门体中,如果门体移动100cm后停止,则第一预设位置为门体转动50cm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在开门或关门过程中获取门体位置信息,并根据门体位置信息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使得电机的转速与门体的具体位置相适配,在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驱动门体缓慢到达开门或关门位置,实现门体的缓慢停止。避免电机骤停由于门体惯性产生的力对驱动机构造成损害,以延长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驱动机构的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获取电机的工作时长;根据电机的工作时长、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计算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根据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门体的目标旋转角度计算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分别获取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及获取电机的工作时长,然后可根据电机的工作时长、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计算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已知旋转角度及工作时长,可获得平均角速度,而电机正常运转时处于稳定状态,平均角速度即为当前角速度);在计算得出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后,根据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门体的目标旋转角度计算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已知当前旋转角度及目标旋转角度,可计算得出剩余旋转角度,根据当前旋转速度及剩余旋转角度可计算出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然后根据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控制电机转速逐级递减,从而使得电机转速的递减速率与门体剩余旋转角度相适配,从而保证门体到达开门或关门位置时,电机的转速恰好降为0,门体刚好停止在开门或关门位置。在实现门体缓停的同时避免门体与其余部件之间的碰撞,避免电机骤停由于门体惯性产生的力对驱动机构造成损害,以延长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及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获取电机的工作时长;根据电机的工作时长、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计算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根据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门体的目标位置信息计算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分别获取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及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及电机的工作时长,然后可根据电机的工作时长、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计算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已知当前位置信息及初始位置信息,可计算得出门体的位移,根据门体的位移及工作时长可计算出平均速度,而电机正常运转时处于稳定状态,平均速度即为当前速度);在得到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后,根据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门体的目标位置信息计算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根据门体当前位置信息及目标位置信息可计算得出剩余位移,根据当前旋转速度及剩余位移可计算出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然后根据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控制电机转速逐级递减,从而使得电机转速的递减速率与剩余位移相适配,从而保证门体到达开门或关门位置时,电机的转速恰好降为0,门体刚好停止在开门或关门位置。在实现门体缓停的同时避免门体与其余部件之间的碰撞,同时避免电机骤停由于门体惯性产生的力对驱动机构造成损害,以延长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电机的转速递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断开。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电机的转速递减的步骤之后,当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断开,以断开电机扭矩的传递,进而实现门体的缓慢停止。即门体的转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门体开始转动至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的阶段,当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的阶段时,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当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的阶段时,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断开。具体地,第二预设位置为门体停止位置附近。在旋转式门体中,如果门体转动100°后停止,则第一预设位置为门体转动97°所在的位置;在移动式门体中,如果门体移动100cm后停止,则第一预设位置为门体转动97cm的位置。更具体地,第二预设位置为门体依靠其自身惯性即可到达停止位置的位置,即当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断开啮合后,门体依靠其自身惯性能够到达停止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断开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门体的第二旋转角度;计算第二旋转角度与目标角度的第二差值的绝对值;根据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及第二阈值判断门体是否到达第二预设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过程中,实时检测门体的运动状态并获取门体的第二旋转角度,然后计算第二旋转角度与目标角度的第二差值的绝对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工作指令,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n驱动门体转动,根据所述工作指令控制电机朝向第一方向工作;/n所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工作指令,控制电磁组件驱动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驱动门体转动,根据所述工作指令控制电机朝向第一方向工作;
所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
获取所述电机的工作时长;
根据所述电机的工作时长、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计算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
根据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角度、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所述门体的目标旋转角度计算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及所述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电机的工作时长;
根据所述电机的工作时长、所述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门体的初始位置信息计算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
根据所述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门体的当前旋转速度及所述门体的目标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电机的转速逐级递减的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递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磁组件驱动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电磁组件驱动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断开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门体的第二旋转角度;
计算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与目标角度的第二差值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及所述第二阈值判断所述门体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秀亮袁进国史慧新宁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