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34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收料装置,包括导轨架、收集堆叠架、固定组件及推动组件,收集堆叠架包括多个固定棱板,各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导轨架上,并且各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回弹固定件和第二回弹固定件,第一回弹固定件和第二回弹固定件分别设置于导轨架上,第一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转动块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座设置于导轨架上,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座上,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座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转动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收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保证料盘堆放整齐完整,避免出现操作人员不方便取出料盘的情况,进而提高物料转移效率以及收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模块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料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模块,是数字数传电台(Digitalradio)的模块化产品,是指借助DSP技术和无线电技术实现的高性能专业数据传输电台模块。无线模块延伸到很多的系统中,工业控制的开关量io设备,485无线传输设备dw-m1,模拟量采集和控制设备。从使用最早的按键电码、电报、模拟电台模块加无线MODEM,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电台模块和DSP、软件无线电;传输信号也从代码、低速数据(300~1200bps)到高速数据(N*64K~N*E1)。然而,在生产无线模块的过程中,需要将成功的无线模块放置在料盘中,然而,当无线模块放满料盘的时候,需要将料盘堆叠起来,而现有的堆叠料盘的过程是用机械手将料盘夹起来,然后放置在其他堆叠好的料盘上,这种方式则需要增设一个机械手以及较大范围的机械手转移皮带,这使得整个收料装置结构复杂,而且还容易使得料盘堆叠不整齐的情况,进而使得操作人员不方便将料盘取出,降低了对物料转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收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保证料盘堆放整齐完整,避免出现操作人员不方便取出料盘的情况,进而提高物料转移效率以及收料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收料装置,包括:导轨架,收集堆叠架,所述收集堆叠架包括多个固定棱板,各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各所述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回弹固定件和第二回弹固定件,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转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块上;及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个推动驱动部,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共同推动托盘上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二转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堆叠架包括四个固定棱板,四个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四个所述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固定棱板分别具有棱角,并且所述棱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托盘堆叠区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及红外感应器,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棱板上,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感应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棱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托盘移动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推动驱动部中,所述推动驱动部包括驱动支架、驱动器及驱动板,所述驱动支架设置于第一导轨或者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架上,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驱动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为电机或气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块上设置有倒圆角部。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收料装置,通过设置导轨架、收集堆叠架、固定组件及推动组件,使得收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保证料盘堆放整齐完整,避免出现操作人员不方便取出料盘的情况,进而提高物料转移效率以及收料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另一视角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收料装置,包括:导轨架100、收集堆叠架200、固定组件300及推动组件400,所述导轨架100用于固定收料装置;所述收集堆叠架200用于堆放集满无线模块的托盘;所述固定组件300用于固定堆叠的托盘;所述推动组件400用于推动托盘,以使得托盘相互堆叠起来。请参阅图1,所述收集堆叠架200包括多个固定棱板210,各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各所述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22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棱板210用于固定托盘;所述托盘堆叠区220用于放置堆叠的托盘。请参阅图1和2,所述固定组件300包括第一回弹固定件310和第二回弹固定件320,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310包括第一连接座311、第一转动块312和第一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块上;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320包括第二连接座321、第二转动块322和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块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310用于作为一个可弹起的凸块,用于将托盘固定在导轨架上方,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320也与第一回弹固定件310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固定第一转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动块用于起到固定托盘的作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轨架,/n收集堆叠架,所述收集堆叠架包括多个固定棱板,各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各所述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n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回弹固定件和第二回弹固定件,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转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块上;及/n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个推动驱动部,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共同推动托盘上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架,
收集堆叠架,所述收集堆叠架包括多个固定棱板,各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各所述固定棱板共同围成托盘堆叠区;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回弹固定件和第二回弹固定件,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转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块上;及
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个推动驱动部,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两个所述推动驱动部共同推动托盘上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弹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二转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堆叠架包括四个固定棱板,四个所述固定棱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且四个所述固定棱板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斌冯妙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