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19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及调节方法,涉及食用油灌装的技术领域,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方的油箱,油箱一侧设有灌装组件,灌装组件下方设有输送带,灌装组件包括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灌装头和用于安装灌装头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安装板和驱动安装板升降的注油气缸,灌装头与安装板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一种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包括三角形的工具板、设于工具板其中两边的卡位槽和设于卡位槽内的卡位板,卡位槽和卡位板之间设有限位钉。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对灌装机的灌装头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具有调节方便快捷,适应新品油的生产特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及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灌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灌装头辅助调节工具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油在营销时,为了向客户推出新品油,常常在购买大桶油时向其附赠小瓶新品,当同时有多种不同的口感的新品需要上市时,则需要将多种新品分别搭配常规大桶油出售,在出售后通过客户反馈来确定该新品的生产量,而作为赠品的新品,在灌装时通常具有如此下特点:第一,用于罐装的油瓶容积较小;第二,不同批次的赠品,瓶身样式通常会做出调整;第三,馈赠期间每种新品的生产量均较小。公告号为CN20670565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直线灌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右端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左侧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动力输出端与升降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端插接在位于安装板底部的滑柱上,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灌装组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链板输送带,且链板输送带的左侧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挡杆,所述链板输送带的左侧还安装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挡瓶机构,且两组挡瓶机构与灌装组件的位置相对应。该技术通过多组平行设置的灌装组件,利用输送带能够进行不间断的灌装工作,大大提高了灌装的效率。但是,利用该灌装机进行新品油的灌装时,由于油瓶的规格多变,因此间距不变的灌装头显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其具有能够调节相邻两灌装头之间的间距,保证灌装头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油瓶进行准确灌装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方的油箱,所述油箱一侧设有灌装组件,所述灌装组件下方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靠近灌装组件处设有挡瓶机构,所述灌装组件包括沿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灌装头和用于安装灌装头的固定架,每个所述灌装头与油箱之间连接有油管,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板和驱动所述安装板升降的注油气缸,所述灌装头与安装板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灌装头连接的连接板和沿平行于输送带的方向开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滑移槽,连接板卡接于安装板的边缘,安装板上对应所述滑移槽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及滑移槽,并在穿出端连接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油瓶从输送带输送到灌装组件下方时,在挡瓶机构的作用下停止向前传输,然后灌注油缸带动安装板下降,当灌装头下降到瓶口内时,油箱内的油经过油管被抽到灌装头,并从灌装头流到油瓶内,油瓶内的液位上升到设定高度后,挡瓶机构解除对油瓶的阻挡,已经灌满油的油瓶继续向前传送,进行下一次的注油;当油瓶的规格发生变化时,各个油瓶互相紧靠,停留在灌装组件下方时,油瓶的瓶口无法正对灌装头,此时根据新的油瓶的宽度,松开螺母,沿着滑移槽推动各个连接板,使得相邻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从而使连接于连接板上的灌装头之间的间距适应新规格的油瓶瓶口之间的间距,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油瓶中油的罐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纵移板、开设于所述纵移板上的横移槽、设于所述灌装头上的上挡边和下挡边,所述灌装头位于所述上挡边和下挡边之间的部分刚好位于所述横移槽内,所述上挡边与所述下挡边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横移槽的宽度,所述纵移板上设有至少两处纵向的腰型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纵移螺孔,所述螺孔内配设有纵移螺钉,所述纵移螺钉贯穿所述腰型槽拧紧于所述螺孔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灌装头之间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套设于所述灌装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能够根据油瓶的高度变化对灌装头进行高度方向上的调节。纵移板在进行灌装头的高度的调节时,松开纵移螺钉,将纵移板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由于横移槽上下方分别设有上挡边和下挡边,因此,纵移板的移动能够带动灌装头上移或下移,从而实现对灌装头的下端高度的调节,使之适应不同高度的油瓶。卡环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灌装头可以随着连接板的移动而发生水平的移动,还能够使灌装头在进行纵向调节的时候能够沿着卡环上下移动,保证了横向调节机构与纵向调节机构的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瓶机构包括挡瓶气缸,所述挡瓶气缸的缸体垂直于输送带连接于所述输送带一侧,活塞杆位于缸体远离输送带的一侧,活塞杆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挡瓶气缸回程状态下位于所述输送带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瓶随着输送带而经过灌装组件下方后,挡瓶气缸的活塞杆回程一次,并持续保持回程状态,从而使得挡板伸到输送带上方,对经过的油瓶进行阻挡,后续的油瓶紧随其后被阻挡,并互相紧挨着排开,从而使得随后的注油动作能够顺利而准确的进行。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带一侧设有卡瓶机构,所述卡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带一侧的滑杆、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杆上的若干卡板,所述卡板靠近所述输送带中间一侧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为V形或等腰梯形,所述卡板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贯穿所述卡板抵紧于所述滑杆上,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输送带一侧设有推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瓶在挡瓶机构的阻挡下不再向前传输时,为防止油瓶方向出现歪斜而使瓶口无法正对罐装口,推送机构带动滑杆向靠近输送带的方向动作一次,瓶身在卡口的作用下逐渐使瓶口对正,方便灌装头的顺利注油。滑杆上滑槽的设置使得松开顶紧螺栓后,卡板能够沿着滑杆滑移,从而调整卡板之间的间距,使得卡口正对油瓶的位置,从而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油瓶瓶口进行限位和辅助对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输送带一侧的卡瓶气缸,所述卡瓶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输送带一侧,所述卡瓶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所述滑杆而连接于所述滑杆上;所述卡瓶气缸两侧固定设有导向套,所述滑杆上水平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瓶气缸的活塞杆顶出时,带动与之连接的滑杆靠近输送带,实现对油瓶的限位,由于滑杆的长度较长,因此可能在移动过程中两端移动距离不同步,导向杆与导向套的配合恰好能够解决此问题,使得滑杆两端实现同步移动,对油瓶瓶口的对中效果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的至少四个支腿,所述注油气缸竖直设于所述下固定板下方或所述上固定板上方,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且安装板套设于所述支腿上,所述注油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与之连接的上固定板或下固定板而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设置能够较好的限制四个支腿的位置,使之始终保持竖直且平行,从而在注油气缸竖直动作时,支腿能够对安装板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进而保证罐装口能够顺利将油注入油瓶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灌装头调节的辅助调节工具,其具有保证任意相邻两灌装头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包括机架(1)和设于所述机架(1)上方的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一侧设有灌装组件(4),所述灌装组件(4)下方设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的输出端靠近灌装组件(4)处设有挡瓶机构(8),所述灌装组件(4)包括沿所述输送带(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灌装头(41)和用于安装灌装头(41)的固定架(42),每个所述灌装头(41)与油箱(2)之间连接有油管(3),所述固定架(42)包括安装板(424)和驱动所述安装板(424)升降的注油气缸(425),所述灌装头(41)与安装板(424)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6),所述横向调节机构(6)包括与所述灌装头(41)连接的连接板(61)和沿平行于输送带(5)的方向开设于所述安装板(424)上的滑移槽(62),所述连接板(61)卡接于安装板(424)的边缘,安装板(424)上对应所述滑移槽(62)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63),所述螺栓(63)贯穿所述通孔及滑移槽(62),并在穿出端连接螺母(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包括机架(1)和设于所述机架(1)上方的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一侧设有灌装组件(4),所述灌装组件(4)下方设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的输出端靠近灌装组件(4)处设有挡瓶机构(8),所述灌装组件(4)包括沿所述输送带(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灌装头(41)和用于安装灌装头(41)的固定架(42),每个所述灌装头(41)与油箱(2)之间连接有油管(3),所述固定架(42)包括安装板(424)和驱动所述安装板(424)升降的注油气缸(425),所述灌装头(41)与安装板(424)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6),所述横向调节机构(6)包括与所述灌装头(41)连接的连接板(61)和沿平行于输送带(5)的方向开设于所述安装板(424)上的滑移槽(62),所述连接板(61)卡接于安装板(424)的边缘,安装板(424)上对应所述滑移槽(62)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63),所述螺栓(63)贯穿所述通孔及滑移槽(62),并在穿出端连接螺母(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调节机构(7),所述纵向调节机构(7)包括与所述安装板(424)可拆卸连接的纵移板(73)、开设于所述纵移板(73)上的横移槽(74)、设于所述灌装头(41)上的上挡边(71)和下挡边(72),所述灌装头(41)位于所述上挡边(71)和下挡边(72)之间的部分刚好位于所述横移槽(74)内,所述上挡边(71)与所述下挡边(72)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横移槽(74)的宽度,所述纵移板(73)上设有至少两处纵向的腰型槽(75),所述安装板(424)上设有纵移螺孔,所述螺孔内配设有纵移螺钉(76),所述纵移螺钉(76)贯穿所述腰型槽(75)拧紧于所述螺孔内;所述连接板(61)与所述灌装头(41)之间设有卡环(611),所述卡环(611)套设于所述灌装头(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瓶机构(8)包括挡瓶气缸(81),所述挡瓶气缸(81)的缸体垂直于输送带(5)连接于所述输送带(5)一侧,活塞杆位于缸体远离输送带(5)的一侧,活塞杆上连接有挡板(82),所述挡板(82)在所述挡瓶气缸(81)回程状态下位于所述输送带(5)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一侧设有卡瓶机构(9),所述卡瓶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输送带(5)一侧的滑杆(94)、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杆(94)上的若干卡板(91),所述卡板(91)靠近所述输送带(5)中间一侧设有卡口(92),所述卡口(92)为V形或等腰梯形,所述卡板(91)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93),所述顶紧螺栓(93)贯穿所述卡板(91)抵紧于所述滑杆(94)上,所述滑杆(94)远离所述输送带(5)一侧设有推送机构(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头直线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95)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输送带(5)一侧的卡瓶气缸(951),所述卡瓶气缸(951)的缸体固定于所述输送带(5)一侧,所述卡瓶气缸(951)的活塞杆垂直于所述滑杆(94)而连接于所述滑杆(9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双阳杜俊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爱菊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