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台管梁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7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及汽车,该仪表台管梁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主驾驶管梁、调节管和副驾驶管梁;调节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小于第二外螺纹的螺距;主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主驾驶管梁和调节管螺纹连接,副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副驾驶管梁与调节管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驾驶管梁和副驾驶管梁分别与调节管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管来调节仪表台管梁总成的Y向尺寸,以满足不同车宽对仪表台管梁总成的长度要求,从而减少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台管梁总成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仪表台管梁总成是汽车仪表板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支撑零件,除了作为仪表台本体、方向管柱、空调以及其他电器件的安装固定载体之外,还对整车Y向强度起到加强作用。现有的管梁本体由同一管径或不同管径的两根管梁焊接一体形成,在做平台化车型开发时,例如同一平台的商用轻卡车,根据驾驶室宽度不同,分为窄体、中体和宽体车型,不同车宽的仪表台管梁必须各自单独开发。然而不同车宽的仪表台管梁必须各自单独开发具有以下缺点:既增长开发周期,也增加开发成本,同时性能得不到充分的验证及持续稳定,另外Y向的装配无法调节吸收公差,影响装配精度及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解决现有的仪表台管梁总成无法通用于不同车宽且Y向装配精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主驾驶管梁、调节管和副驾驶管梁;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距;所述主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主驾驶管梁和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所述副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副驾驶管梁与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仪表台管梁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主驾驶管梁和副驾驶管梁分别与调节管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管来调节仪表台管梁总成的Y向尺寸,以满足不同车宽对仪表台管梁总成的长度要求,从而减少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还可以为仪表台管梁总成Y向尺寸精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仪表台管梁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主驾驶管梁上设置一方向管柱安装支架,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包括套筒和沿所述套筒的侧壁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套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主驾驶管梁外,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还包括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与所述套筒的侧壁一体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板位于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架座的顶部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一安装支板,所述安装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座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支板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副驾驶管梁上设置一功放安装支架,所述功放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分离的两个纵向板,所述两个纵向板分别与所述副驾驶管梁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板之间设有横向板。进一步地,所述主驾驶管梁和所述副驾驶管梁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设在所述主驾驶管梁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副驾驶管梁上设置一储存箱安装支架,所述储存箱安装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储存箱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功放安装支架和所述连接支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主驾驶管梁的管径大于所述副驾驶管梁的管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仪表台管梁总成。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的方向管柱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顺时针旋转的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仪表台管梁总成逆时针旋转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号:10、主驾驶管梁;20、调节管;30、副驾驶管梁;40、方向管柱安装支架;41、套筒;411、安装支板;42、安装板;43、支架座;431、减重孔;50、功放安装支架;51、纵向板;52、横向板;60、连接支架;61、连接主板;62、第一连接片;63、第二连接片;70、储存箱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主驾驶管梁10、调节管20和副驾驶管梁30,定义主驾驶管梁10的高度方向为Y方向(即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所述主驾驶管梁10和所述副驾驶管梁30的形状都为圆柱形,驾驶管梁10和副驾驶管梁30的管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管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有的车型由于空调的空间布置需求,副驾驶管梁30管径比驾驶管梁管径小,适当增加空调布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驾驶管梁10的管径略大于所述副驾驶管梁30的管径,所述主驾驶管梁10的长度小于所述副驾驶管梁30的长度。所述调节管20的形状为圆柱形,为双头螺纹调节管20,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距;所述主驾驶管梁10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主驾驶管梁10和所述调节管20螺纹连接,所述副驾驶管梁30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副驾驶管梁30与所述调节管20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主驾驶管梁10和副驾驶管梁30分别与调节管20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管20来调节仪表台管梁总成的Y向尺寸,以满足不同车宽对仪表台管梁总成的长度要求,从而减少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还可以为仪表台管梁总成Y向尺寸精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大管径的主驾驶管梁10的螺距较密既可以增强与调节管20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也使得在旋转调节管20的过程中,利于调节管20的载荷分布均匀,从而增加调节管20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主驾驶管梁10上设置一方向管柱安装支架40,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40的形状呈塔状,其用于安装方向管柱,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40包括套筒41和沿所述套筒41的侧壁向外延伸的安装板42,具体的,安装板42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42与方向管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实现方向管柱的初步固定,所述套筒41套设并固定在所述主驾驶管梁10外。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40还包括支架座43,支架座43的形状为四棱台状,所述支架座43与所述套筒41的侧壁一体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板42位于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架座43的顶部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所述方向管柱通过一板件与所述支架座43的顶部通过螺纹实现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驾驶管梁、调节管和副驾驶管梁;/n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距;/n所述主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主驾驶管梁和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所述副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副驾驶管梁与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台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驾驶管梁、调节管和副驾驶管梁;
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距;
所述主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主驾驶管梁和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所述副驾驶管梁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副驾驶管梁与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台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驾驶管梁上设置一方向管柱安装支架,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包括套筒和沿所述套筒的侧壁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套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主驾驶管梁外,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台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管柱安装支架还包括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与所述套筒的侧壁一体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板位于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架座的顶部用于与方向管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台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优勇单丰武姜筱华聂小勇全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