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57907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包括:增加尾门加强筋,并通过拓扑优化进行加强筋的分布;增加所述塑料尾门的厚度,并通过自由尺寸优化进行厚度的分布;增加扰流板侧翼固定结构,实现模态增加和模态分离;增加塑料尾门限位块;增加尾门撑杆加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增加尾门加强筋,并通过拓扑优化进行加强筋的分布,实现了轻量化;通过增加所述塑料尾门的厚度,并通过自由尺寸优化进行厚度的分布,进一步实现轻量化;通过增加扰流板侧翼固定结构,实现了模态增加和模态分离,整车怠速噪声提升;通过增加塑料尾门限位块、通过增加尾门撑杆加强结构,实现了塑料尾门模态达标,进一步改善怠速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NVH性能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车身轻量化是汽车领域研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塑料材质的尾门可实现造型多样化的同时,可使车身质量更轻,因此塑料尾门是目前主机厂轻量化开发的重点。塑料尾门上面通常需要要设计扰流板,以降低空气阻力、增加动感、从而提高行驶稳定性。然而,对于部分车型,尤其是对于SUV车型而言,塑料尾门的使用往往存在塑料尾门和扰流板存在模态耦合和塑料尾门模态偏低的情况,尾门模态偏低会导致整车怠速噪音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可以以加强本体结构的方式来解决塑料尾门模态偏低问题;但是,如果从本体结构加强方面着手解决塑料尾门模态偏低的问题,又会导致塑料尾门的质量大幅增加,且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既能提升塑料尾门模态,又能不增加塑料尾门的质量成为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提升塑料尾门模态,又不增加塑料尾门质量的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增加尾门加强筋,并通过拓扑优化进行加强筋的分布;/n增加所述塑料尾门的厚度,并通过自由尺寸优化进行厚度的分布;/n增加扰流板侧翼固定结构,实现模态增加和模态分离;/n增加塑料尾门限位块;/n增加尾门撑杆加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加尾门加强筋,并通过拓扑优化进行加强筋的分布;
增加所述塑料尾门的厚度,并通过自由尺寸优化进行厚度的分布;
增加扰流板侧翼固定结构,实现模态增加和模态分离;
增加塑料尾门限位块;
增加尾门撑杆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尾门包括沿所述尾门的开闭方向上划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所述塑料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尾门加强筋分布于所述塑料尾门的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尾门及扰流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
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再起汤志鸿赵允玲彭鸿丁智顾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