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55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生物质材料、无机稀土盐和溶剂;将生物质材料和无机稀土盐加入溶剂中,获得第一混合体系;将第一混合体系进行溶剂热反应处理,获得第二混合体系;对第二混合体系依次进行抽滤、透析和真空干燥,获得造影剂;造影剂用于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材料成本低,且能够快速制备,制得的造影剂在应用中弛豫率较高,且同时具有的荧光特性使得该造影剂具有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核磁共振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自1973年被提出以来已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在临床疾病诊断、化学分析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临床应用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有着诊断非侵入、软组织成像能力强、图像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危害等优点而在世界各地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中广泛使用。但其对于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成像对比度较低,以至于癌症组织不能够被有效地分辨出来。因此,临床上常使用造影剂(如马根维显、多它灵等)来提高成像对比度,使得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变得更为有效。目前,临床用核磁共振造影剂普遍存在弛豫率低(4.3~7.2mM-1s-1)的缺点,为了达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往往需要加大造影剂的使用剂量。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临床用造影剂中所含有的钆离子会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逐渐游离,而游离钆离子可能会引起肾部或脑部疾病,如肾源系统性纤维化等。同时,通过在同一造影剂上集成多种成像功能(如核磁共振成像、荧光成像等)进而实现双模态或多模态的肿瘤成像,可大幅度提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生物质材料、无机稀土盐和溶剂;/n将所述生物质材料和所述无机稀土盐加入所述溶剂中,获得第一混合体系;/n将所述第一混合体系进行溶剂热反应处理,获得第二混合体系;/n对所述第二混合体系依次进行抽滤、透析和真空干燥,获得所述造影剂;所述造影剂用于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生物质材料、无机稀土盐和溶剂;
将所述生物质材料和所述无机稀土盐加入所述溶剂中,获得第一混合体系;
将所述第一混合体系进行溶剂热反应处理,获得第二混合体系;
对所述第二混合体系依次进行抽滤、透析和真空干燥,获得所述造影剂;所述造影剂用于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为植物各部位或动物毛发,所述稀土无机盐为硝酸盐,所述溶剂为丙三醇、水、乙醇或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钆、硝酸铽、硝酸镝或硝酸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的加入量为0.01gmL-1~1gm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无机盐的浓度为0.001μmolmL-1~0.5mmolmL-1。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慧李永强杨思维丁古巧谢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