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49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包括圆环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端都固定设有齿轮架,所述齿轮架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有销轴,两个所述齿轮架中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通过销轴与齿轮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盘向背侧都固定设有扳手,两个所述齿轮架中间固定设有套筒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旋转拉环可以使退套轴机构中的支撑板扩大或者缩小,这样就能适应各种孔径的盲孔薄壁套,而不用更换装置,简单操作,通过扳动扳手,改变传统的受力方式,使紧固在退套轴机构上的盲孔薄壁套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出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航空产品生产与修理的数量日益增加,壳体组件的需求也不期增加,加工过程或返场修理过程中,需要高频繁的去除衬套,保证壳体与衬套的相关尺寸和使用性能,现阶段加工中退套分机械加工退套和钳工退套,机械加工退套,需将壳体件装夹在虎钳夹上进行套孔找正并将镗套去除,产生铝屑污染零组件或由于二次装夹,在加工时容易伤到壳体,导致壳体组件报废且加工周期延长,钳工退套时,由于衬套壁簿,在冲击频繁时伤到壳体孔,导致壳体组件报废;现有技术的退套装置只能适应一种孔径大小的盲孔薄壁套,在需要退除另一种孔径大小的盲孔薄壁套时,就需要更换设备,十分麻烦,而且现有的退套装置是通过将装置一端嵌入盲孔薄壁套中,另一端通过把手往外拔盲孔薄壁套,显得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需要更换另一种孔径大小的盲孔薄壁套时,就需要更换相应的退套装置的规格,更换的过程十分繁琐,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包括圆环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上端都固定设有齿轮架(4),所述齿轮架(4)中心设有轴孔(6),所述轴孔(6)中设有销轴(12),两个所述齿轮架(4)中设有齿轮盘(5),所述齿轮盘(5)通过销轴(12)与齿轮架(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盘(5)向背侧都固定设有扳手(3),两个所述齿轮架(4)中间固定设有套筒环(10),所述套筒环(10)中心设有退套轴机构,所述套筒环(10)与退套轴机构滑动连接,所述退套轴机构侧壁对称设置有两排齿轮孔(14),两个所述齿轮盘(5)上的齿卡嵌于齿轮孔(1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包括圆环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上端都固定设有齿轮架(4),所述齿轮架(4)中心设有轴孔(6),所述轴孔(6)中设有销轴(12),两个所述齿轮架(4)中设有齿轮盘(5),所述齿轮盘(5)通过销轴(12)与齿轮架(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盘(5)向背侧都固定设有扳手(3),两个所述齿轮架(4)中间固定设有套筒环(10),所述套筒环(10)中心设有退套轴机构,所述套筒环(10)与退套轴机构滑动连接,所述退套轴机构侧壁对称设置有两排齿轮孔(14),两个所述齿轮盘(5)上的齿卡嵌于齿轮孔(1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套轴机构包括中心套筒(8)、滑块(13)、支撑板(20)、蚊香状螺纹盘(15)、内轴(16)、拉环(17)、轴承(18)、定位销(19)组成,所述齿轮孔(14)分布于中心套筒(8)的侧壁,所述中心套筒(8)前端设有封口板,且封口板还均匀设有三个滑槽(7),且三个所述滑槽(7)与中心套筒(8)的内部连通,三个所述滑块(13)与三个所述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中心套筒(8)中心前部侧壁均匀设有三个支撑板槽(23),三个所述滑块(13)的顶部固定设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果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