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490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具体涉及中医院配件领域,包括柱筒,所述柱筒内部活动设有限位胶柱,所述柱筒与限位胶柱之间设有针体,所述柱筒顶部活动设有密封塞,所述柱筒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球,所述柱筒包括主体筒,所述主体筒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顶部开设有取针槽,所述取针槽与放置槽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柱筒和导热球对针灸位置有效的热敷步骤,将导热球与患者皮肤贴合,医疗人员手持柱筒带动导热球在转向槽内部转动,蓄水空腔内的热水热量经隔水罩的热量传导,与导热球接触位置处的皮肤受到高温的导热球的热敷,降低患者的肌肉紧张感,方便后续的针体的进针,避免因患者肌肉的紧张感影响针灸的进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院配件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内部活动设有限位胶柱(2),所述柱筒(1)与限位胶柱(2)之间设有针体(3),所述柱筒(1)顶部活动设有密封塞(4),所述柱筒(1)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球(5);/n所述柱筒(1)包括主体筒(11),所述主体筒(11)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顶部开设有取针槽(13),所述取针槽(13)与放置槽(12)相连,所述主体筒(11)内部设有蓄水空腔(14),所述蓄水空腔(14)内壁固定设有保温层(15),所述主体筒(11)与导热球(5)连接处设有转向槽(16),所述转向槽(16)与蓄水空腔(14)之间设有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内部活动设有限位胶柱(2),所述柱筒(1)与限位胶柱(2)之间设有针体(3),所述柱筒(1)顶部活动设有密封塞(4),所述柱筒(1)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球(5);
所述柱筒(1)包括主体筒(11),所述主体筒(11)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顶部开设有取针槽(13),所述取针槽(13)与放置槽(12)相连,所述主体筒(11)内部设有蓄水空腔(14),所述蓄水空腔(14)内壁固定设有保温层(15),所述主体筒(11)与导热球(5)连接处设有转向槽(16),所述转向槽(16)与蓄水空腔(14)之间设有隔水罩(17),所述隔水罩(17)与蓄水空腔(14)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胶柱(2)包括主体柱(21),所述主体柱(21)中心处贯穿设置有通孔(22);
所述针体(3)包括主针体(31)和针柄(32),所述针柄(32)与针体(3)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4)包括塞体(41),所述塞体(41)一端外壁固定设有限位环(42),所述限位环(42)与塞体(41)一体成型,所述塞体(41)和限位环(42)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坤利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