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莉莉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80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涉及临床针灸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弹簧和卡块,使用前,将针灸放入凹槽内,并将其顶部的固定块卡入卡块内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时,握住主体一侧的把手,并将主体底端对准患者的穴位,按压连接杆顶端的压板,促使连接杆带动卡块下压,便可将针体插入,方便快捷,与目前人工进行的方式相比,精准度和稳定性都更好,完成针灸后,弹簧便会带动压板进行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针灸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针灸过程中,针体需要长时间安擦在患者的穴位,所以因尽可能保证针体重量不受变化,但同时由于针灸所使用的针,针体过于纤细,导致工作人员安插极为不便,而现有的辅助设备大多无法帮助工作人员以合适的角度进行安插,影响针灸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医疗人员在针灸时由于针体纤细导致安插极为不便,同时无法以准确的角度进行针灸的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杆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卡块延伸至凹槽内,所述卡块的内部设置有针体,所述针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针体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所述主体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量角器,所述量角器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滑块。优选地,所述主体呈中空结构,所述针体的大小与凹槽相匹配,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大小与卡块相匹配,且针体通过第二固定块与卡块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量角器通过转轴与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大小与滑轨相匹配,且滑块位于滑轨内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把手位于主体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结构与卡块相同。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底端与滑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内,所述主体采用的材料为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弹簧和卡块,使用前,将针灸放入凹槽内,并将其顶部的固定块卡入卡块内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时,握住主体一侧的把手,并将主体底端对准患者的穴位,按压连接杆顶端的压板,促使连接杆带动卡块下压,便可将针体插入,方便快捷,与目前人工进行的方式相比,精准度和稳定性都更好,完成针灸后,弹簧便会带动压板进行复位;2、通过设置的量角器、滑轨和滑块,在针灸过程中,可利用主体端的量角器与患者身体接触,根据主体与量角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可转动主体并观测滑块位于滑轨内所对应的角度,最后重复操作将针插入患者穴位,提高装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凹槽;3、第一固定块;4、连接杆;5、压板;6、弹簧;7、卡块;8、针体;9、第二固定块;10、磨砂层;11、量角器;12、滑轨;13、滑块;14、转轴;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凹槽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顶端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连接杆4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7,且卡块7延伸至凹槽2内,卡块7的内部设置有针体8,针体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针体8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10,主体1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量角器11,量角器11的内部设置有滑轨12,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滑块13。通过设置的连接杆4、弹簧6和卡块7,使用前,将针灸放入凹槽2内,并将其顶部的第二固定块9卡入卡块7内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时,握住主体1一侧的把手15,并将主体1底端对准患者的穴位,按压连接杆4顶端的压板5,促使连接杆4带动卡块7下压,便可将针体插入,方便快捷,与目前人工进行的方式相比,精准度和稳定性都更好,完成针灸后,弹簧6便会带动压板5进行复位,通过设置的量角器11、滑轨12和滑块13,在针灸过程中,可利用主体1端的量角器11与患者身体接触,根据主体1与量角器11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可转动主体1并观测滑块13位于滑轨12内所对应的角度,最后重复操作将针插入患者穴位,提高装置的准确性。请着重参阅图1-3,主体1呈中空结构,针体8的大小与凹槽2相匹配,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5,第二固定块9的大小与卡块7相匹配,且针体8通过第二固定块9与卡块7卡合连接,通过设置的凹槽2,用于安放针体8,避免外力影响发生掉落。请着重参阅图1,量角器11通过转轴14与主体1转动连接,滑块13的大小与滑轨12相匹配,且滑块13位于滑轨12内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滑块,可观察滑块13位于滑轨12内所对应的角度,最后重复操作将针插入患者穴位,提高装置的准确性。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把手15位于主体1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固定块3的结构与卡块7相同,主体1的底端与滑轨1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内,主体1采用的材料为塑料,通过设置的把手15,便于医疗人员进行长时间进行针灸。工作原理:使用前,将针灸放入凹槽2内,并将其顶部的第二固定块9卡入卡块7内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时,握住主体1一侧的把手15,并将主体1底端对准患者的穴位,按压连接杆4顶端的压板5,促使连接杆4带动卡块7下压,便可将针体插入,方便快捷,与目前人工进行的方式相比,精准度和稳定性都更好,在针灸过程中,可利用主体1端的量角器11与患者身体接触,根据主体1与量角器11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可转动主体1并观测滑块13位于滑轨12内所对应的角度,最后重复操作将针插入患者穴位,提高装置的准确性,完成针灸后,弹簧6便会带动压板5进行复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连接杆(4)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7),且卡块(7)延伸至凹槽(2)内,所述卡块(7)的内部设置有针体(8),所述针体(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针体(8)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10),所述主体(1)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量角器(11),所述量角器(11)的内部设置有滑轨(12),所述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滑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设置有压板(5),所述压板(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连接杆(4)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7),且卡块(7)延伸至凹槽(2)内,所述卡块(7)的内部设置有针体(8),所述针体(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针体(8)的外侧设置有磨砂层(10),所述主体(1)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量角器(11),所述量角器(11)的内部设置有滑轨(12),所述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滑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呈中空结构,所述针体(8)的大小与凹槽(2)相匹配,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莉吕怀仲
申请(专利权)人:马莉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