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组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29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依次设置有:腹板对中部,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底座的第一门架,第一门架上设置有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还设置有驱动其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翼板调节部,包括固设于底座的第二门架,第二门架内部滑移设置有两根心轴,第二门架上设置有驱动两根心轴反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两根心轴上均设置有上滚轮和下滚轮;压紧部,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底座且呈矩形的第三门架,第三门架内部相对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压紧轮,第三门架内部另外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输送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H型钢组立机,有效减小在钢带输送过程中的晃动、精确调整并定位腹板以及两块翼缘板的位置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钢组立机
本技术涉及型钢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型钢组立机。
技术介绍
H型钢断面形状类似于大写拉丁字母H的经济断面型材,又叫万能钢梁、宽缘(边)工字钢或平行翼缘工字钢。H型钢的横断面通常包括腹板和翼缘板两部分,又称为腰部和边部。H型钢的两翼缘板相互平行,腹板固定于两块翼缘板之间且均垂直于两块翼缘板。在生产H型钢时需要将两块翼缘板和腹板对中夹紧并拼装组立在一起,再通过后续的焊接装置加工成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9532338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组立机架、分布在组立机架两侧的若干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若干平行设置的上料辊,H型钢的两侧设有若干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活塞杆上的三叉杆,所述三叉杆上设有转轮。上述专利中通过两个气缸分别驱动H型钢两侧的转轮来实现对于H型钢夹紧,在夹紧过程中由于难以控制两侧的气缸同步运动,腹板与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对中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影响H型钢成品质量,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型钢组立机,具有减小在钢带输送过程中的晃动、精确调整腹板以及上下两块翼缘板的位置、腹板和翼缘板对中效果好等特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矩形且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腹板对中部,所述腹板对中部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一门架,所述第一门架内部升降设置有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所述上对中辊和所述下对中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门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对中辊和所述下对中辊沿所述第一门架长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翼板调节部,所述翼板调节部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二门架,所述第二门架内部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根心轴,所述第二门架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心轴沿所述第二门架宽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两根所述心轴上均沿其长度方向上下设置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分别位于所述上对中辊和所述下对中辊的两侧;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呈矩形的第三门架,所述第三门架内部于所述第三门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压紧轮,所述第三门架内部另外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输送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腹板以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的姿态垂直输送入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之间,并在沿底板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多组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作用下保持垂直的姿态并对中于第一门架内部,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在第二门架的上滚轮和下滚轮的作用下逐渐向腹板靠近,并最终在第三门架内部与腹板抵紧,完成组立。本技术通过多组腹板对中部以及压紧部的设置,将腹板以及上翼板和下翼板精准定位并组立在一起,具有减小在钢带输送过程中的晃动、精确调整腹板以及上下两块翼缘板的位置、腹板和翼缘板对中效果好等特点。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于所述第一门架内部固设的第一定轴和转动设置的第一螺柱,第一门架上固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螺柱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柱两端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对中辊一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定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柱上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下对中辊一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定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柱下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相互配合,将腹板保持垂直且对中于第一门夹内部的姿态向前输送;将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柱的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端上,驱动第一螺柱转动即可实现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沿第一门架的长度方向同步反向运动,使其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H型钢腹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于所述第二门架内部转动设置的第二螺柱和固设的第二定轴,所述第二螺柱和所述第二定轴均平行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且沿所述第二门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门架上固设有驱动所述第二螺柱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柱两端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心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第二定轴之间,一根所述心轴一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定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柱左螺纹段螺纹连接;另一根所述心轴一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定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柱右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将位于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两侧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向腹板方向压紧,有利于后续组立加工;并且驱动第二螺柱转动,实现两心轴同步反向运动,使得两个心轴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H型钢上翼板和下翼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表面于所述腹板对中部和所述压紧部之间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翼板调节部,且各所述翼板调节部上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之间距离逐渐缩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距离逐渐缩短的上滚轮和下滚轮将上翼板和下翼板逐渐压紧到与腹板抵接的位置上,减少因上翼板或下翼板弯折角度过大,所带来的钢带晃动或甩尾现象,有利于加工安全以及提高H型钢成品质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门架各内壁上均固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与所述第三门架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压紧轮或所述输送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伸缩架自由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轮将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压紧组立在一起,通过输送轮将其向前输送,并且通过弹性的压紧力有利于适应不同规格H型钢的组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滚轮、所述下滚轮、所述上对中辊和所述下对中辊周侧均开设有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卡接入与其对应的梯形槽内部,有利于减小在其运动过程中,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产生的晃动,稳定其运动,有利于提高后续H型钢的加工质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轮和所述输送轮周侧均包设有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轮、输送轮和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其表面,有利于提高H型钢的产品表面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多组腹板对中部以及压紧部的设置,将腹板以及上翼板和下翼板精准定位并组立在一起,并能够减小在钢带输送过程中的晃动、腹板和翼缘板对中效果好。(2)设置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驱动上对中辊和下对中辊以及上滚轮和下滚轮同步反向运动,能够适应不同规格H型钢的组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一(主要展示腹板对中部);图3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二(主要展示各翼板调节部中上滚轮及下滚轮相对位置);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三(主要展示压紧部)。附图标记:1、底座;2、腹板对中部;201、第一门架;202、第一定轴;203、第一螺柱;204、第一电机;205、上对中辊;206、下对中辊;3、翼板调节部;301、第二门架;302、第二螺柱;303、第二定轴;304、心轴;305、上滚轮;306、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矩形且所述底座(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n腹板对中部(2),所述腹板对中部(2)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一门架(201),所述第一门架(201)内部升降设置有上对中辊(205)和下对中辊(206),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门架(201)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沿所述第一门架(201)长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n翼板调节部(3),所述翼板调节部(3)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二门架(301),所述第二门架(301)内部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根心轴(304),所述第二门架(301)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心轴(304)沿所述第二门架(301)宽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两根所述心轴(304)上均沿其长度方向上下设置有上滚轮(305)和下滚轮(306),所述上滚轮(305)和所述下滚轮(306)分别位于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的两侧;/n压紧部(4),所述压紧部(4)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三门架(401),所述第三门架(401)内壁于所述第三门架(401)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压紧轮(402),所述第三门架(401)内壁另外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输送轮(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组立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矩形且所述底座(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
腹板对中部(2),所述腹板对中部(2)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一门架(201),所述第一门架(201)内部升降设置有上对中辊(205)和下对中辊(206),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门架(201)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沿所述第一门架(201)长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翼板调节部(3),所述翼板调节部(3)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二门架(301),所述第二门架(301)内部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根心轴(304),所述第二门架(301)上设置有驱动两根所述心轴(304)沿所述第二门架(301)宽度方向反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两根所述心轴(304)上均沿其长度方向上下设置有上滚轮(305)和下滚轮(306),所述上滚轮(305)和所述下滚轮(306)分别位于所述上对中辊(205)和所述下对中辊(206)的两侧;
压紧部(4),所述压紧部(4)包括至少一个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呈矩形的第三门架(401),所述第三门架(401)内壁于所述第三门架(401)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压紧轮(402),所述第三门架(401)内壁另外两侧面上均弹性设置有输送轮(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组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于所述第一门架(201)内部固设的第一定轴(202)和转动设置的第一螺柱(203),所述第一门架(201)上固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螺柱(203)转动的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螺柱(203)两端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对中辊(205)一端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定轴(20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柱(203)上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下对中辊(206)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博轻钢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