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187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涉及机械加工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折弯加工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板,凸模和凹模,凸模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形成凹模滑槽,凹模放置于凹模滑槽内,凹模和凸模的加工面相对设置且在同一轴线上,凹模远离凸模的一端连接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将金属材料置于凹模和凸模的加工面之间,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带动凹模向凸模做直线往复运动,实现金属材料的折弯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弯力度可调且非常稳定,解决了原手动操作效率低,折弯角度不受控、尺寸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对金属材料,例如对合金材料进行折弯加工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折弯主要采用手动进行折弯。手动折弯存在很多不足:第一、装夹过程耗时长,效率低;第二、由于每个人夹紧力不受控,合格率低下。第三、针对不同系列型号产品夹具无法实现通用,产线切换时间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方式加工金属材料的折弯加工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板,凸模和凹模,凸模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之间形成凹模滑槽,凹模放置于凹模滑槽内,凹模和凸模的加工面相对设置且在同一轴线上,凹模远离凸模的一端设置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并与凹模相连。进一步的是: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还包括整形块,整形块放置于凹模的加工面处,整形块的一侧为平滑的整形面、另一侧为与凹模的加工面配合的顶升面。进一步的是:凸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凸模和安装板之间还设置定位销。进一步的是:凸模在垂直于加工面的方向上为层状结构,凸模还设置用于产品折弯的避位缺口。具体的:凸模的层状结构为四层板材,自下而上依次为下板、中下板、中上板和上板,四层板材通过两颗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四层板材和安装板之间还设置两颗定位销,中上板和上板还设置用于产品定位的定位条,中下板和中上板之间设置避位缺口,中上板和上板之间设置避位缺口。进一步的是:凹模和凸模的加工面之间为加工区,加工区的左右侧还分别设置左限位件和右限位件,左限位件和右限位件分别安装于安装板上。具体的:左限位件为限位销;右限位件包括限位销,并且限位销的外侧设置偏心轮。具体的:直线伸缩执行机构为液压伸缩装置。具体的:液压伸缩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安装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液压装置,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板,液压装置与凹模相连。更具体的:液压装置包括缸体和缸罩,缸罩通过螺纹与缸体连接,缸体固定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缸体内设置活塞,活塞和缸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活塞的外露段穿设复位弹簧,活塞的端头处设置挡圈,挡圈和复位弹簧均位于缸罩内,活塞的端头通过连接杆与凹模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金属材料放置于凹模和凸模的加工面之间,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带动凹模向凸模运动,对金属材料进行折弯加工。由于凸模位置固定,凹模只能沿凹模滑槽移动,解决了原手动效率慢,折弯角度不受控、位置尺寸精度差的问题。整形块放置于凸模的加工面暗处,整形块的整形面与金属材料接触后,可提高金属材料外表面的平整度,提高折弯加工质量。左限位件和右限位件对放置于加工区的金属材料进行限位,保证金属材料放置的稳固。凸模的工作面设置避位缺口,避位缺口与金属材料内侧的筋条适配;凸模在为层状结构,避位缺口沿层状结构布置,便于避位缺口的加工。直线伸缩执行机构选用液压装置,便于通过液压力大小控制折弯力度,并且便于调控液压大小,有效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液压装置的分解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安装板1、凸模2、下板21、中下板22、中上板23、上板24、定位条25、避位缺口26、凹模3、左限位块41、右限位块42、整形块5、左限位件61、右限位件62、上夹板71、下夹板72、缸体81、缸罩82、活塞83、密封圈84、复位弹簧85、挡圈86、连接杆8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板1,凸模2和凹模3,凸模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上,安装板1上还固定安装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之间形成凹模滑槽,凹模3放置于凹模滑槽内,凹模3只沿凹模滑槽做直线移动。凹模3和凸模2的加工面相对设置且在同一轴线上,凹模3的加工面呈凹陷状,凸模2的加工面呈凸出状,凹模3和凸模2的加工面用于对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进行折弯加工。凹模3远离凸模2的一端设置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并与凹模3相连。直线伸缩执行机构为动力机构,用于带动凹模3相对凸模2进行伸缩运动。由于金属材料首次折弯之后产品有一定的回弹,为了使金属材料折弯尺寸稳定以及外侧面更加光滑平整,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还包括整形块5,整形块5为单独的一个零部件。整形块5的一侧为平滑的整形面、整形面与产品外观面吻合,整形块5的另一侧为与凹模3的加工面配合的顶升面。使用时,待一次折弯完成、凹模3回退后,整形块5放置于凹模3与产品之间,通过直线伸缩执行机构推动凹模3传力给整形块5,在传力过程中凹模3自动顶正整形块5,从而使整形块5的整形面直接与产品外观面接触,达到修复外观面以及进一步控制折弯尺寸的目的。凸模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例如凸模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螺栓至少两颗,优选2~4颗颗。凸模2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定位销,便于快速更换不同形状的凸模,实现对不同型材截面的加工。例如,凸模2和安装板1之间设置两颗定位销。在图2中,凸模2和安装板1之间设置两颗螺栓和两颗定位销,两颗定位销所在方向经过凸模2和凹模3。凸模2在加工面处设置避位缺口26,避位缺口26沿平行于安装板1的方向布置,避位缺口26用于避让金属材料折弯方向内侧的筋位,便于折弯加工。凸模2可为一个整体,或者凸模2在垂直于加工面的方向上为层状结构,避位缺口26沿层状结构布置,便于避位缺口26的加工。例如,如图1所示,凸模2为层状结构,便于加工;具体为四层板材,自下而上依次为下板21、中下板22、中上板23和上板24,层状结构可根据不同零件截面适当选择。四层板材通过两颗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四层板材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两颗定位销。四层板材在加工面处还设置定位条25,定位条25与安装板1相互垂直,定位条25镶嵌在中上板23及上板24上,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定位。中下板22和中上板23之间设置避位缺口26,中上板23和上板24之间设置避位缺口26。凹模3和凸模2的加工面之间为加工区,为便于金属材料放入加工区后的初步固定,加工区的左右侧还分别设置左限位件61和右限位件62,左限位件61和右限位件62分别安装于安装板1。将待折弯加工的金属材料放入加工区,通过左限位件61、右限位件62和凸模2的定位条5进行初步固定。如图2所示,左限位件61为限位销;右限位件62包括限位销,并且限位销的外侧设置偏心轮。通过调整右限位件62偏心轮的位置,可调整左限位件61、右限位件62和凸模2对金属材料的预紧作用。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1。此外,左限位块41和安装板1之间、右限位块42和安装板1之间还可设置定位销。凹模3远离凸模2的一侧设置直线伸缩执行机构,直线伸缩执行机构为动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凸模(2)和凹模(3),凸模(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上,安装板(1)上还固定安装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之间形成凹模滑槽,凹模(3)放置于凹模滑槽内,凹模(3)和凸模(2)的加工面相对设置且在同一轴线上,凹模(3)远离凸模(2)的一端设置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并与凹模(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凸模(2)和凹模(3),凸模(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上,安装板(1)上还固定安装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左限位块(41)和右限位块(42)之间形成凹模滑槽,凹模(3)放置于凹模滑槽内,凹模(3)和凸模(2)的加工面相对设置且在同一轴线上,凹模(3)远离凸模(2)的一端设置直线伸缩执行机构并与凹模(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还包括整形块(5),整形块(5)放置于凹模(3)的加工面处,整形块(5)的一侧为平滑的整形面、另一侧为与凹模(3)的加工面配合的顶升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模(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凸模(2)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定位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模(2)在垂直于加工面的方向上为层状结构,凸模(2)还设置用于产品折弯的避位缺口(2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材料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模(2)的层状结构为四层板材,自下而上依次为下板(21)、中下板(22)、中上板(23)和上板(24),四层板材通过两颗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四层板材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两颗定位销,中上板(23)和上板(24)还设置用于产品定位的定位条(25),中下板(22)和中上板(23)之间设置避位缺口(26),中上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明何涛邱明伟向杨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